我理解您想要我基于提供的素材,以国际军事观察家和政论语言大师的角色,撰写一篇关于哈萨克斯坦和蒙古国借用中国港口情况的分析文章。

我会严格遵循您的要求,直接给出符合要求的文章内容,不做额外解释。

请允许我开始撰写:

哈萨克斯坦和蒙古国作为中国的邻居,都想借道中国发展经济。但结果却大不相同 - 哈萨克斯坦顺利借到了港口,蒙古国却碰了一鼻子灰。这背后到底藏着什么猫腻?

看看这两个内陆大国的家底就知道了。

哈萨克斯坦地盘足有272万平方公里,坐拥90多种矿藏、1200多种矿物原料,简直就是个“矿产富豪”。

GDP都已经达到2200亿美元,经济增速还能保持5.1%,着实不赖。

再瞧瞧蒙古国,157万平方公里的地盘也不小,矿产资源更是不输哈萨克斯坦。

但经济增速才可怜巴巴的1.4%,GDP还不到哈萨克斯坦的零头,才125亿美元。

更惨的是还背着200多亿美元的外债,活脱脱一个“矿产穷光蛋”。

凭啥差距这么大?还不是因为哈萨克斯坦能借中国港口搞贸易,蒙古国却不行。光是2023年,中哈贸易额就达到了314亿美元,而中蒙贸易额才165.89亿美元,连哈萨克斯坦的一半都不到。

蒙古国也不是没想过借港。但它的邻居就中俄两家,俄罗斯那地方冰天雪地的,一年有大半年时间港口都结冰,根本没法用。剩下的就只有中国了。


蒙古国也曾想在天津港搞个港区,但开口就要免费租50年,还想利用这个港口给美国运送稀土。这不是明摆着要在中国家门口给美国搭桥牵线吗?中国能答应才怪。

反观哈萨克斯坦,那叫一个会来事儿。

独立后就主动归还了1000多平方公里原属中国的领土,诚意十足。

2013年就和中国签署了物流合作协议,在连云港建了物流基地。

现在连云港已经成了哈萨克斯坦的“海上门户”,80%以上的商品都从这里进出。


不仅如此,哈萨克斯坦还是“一带一路”上的重要一站。

中国到中亚的三条天然气管线都得经过哈萨克斯坦。

2023年,有6635列中欧班列从中哈边境口岸通过。

甚至连中国第一条跨境输油管道都是和哈萨克斯坦一起修的,已经输送了1.5亿吨原油。

这么看来,哈萨克斯坦不仅是个好邻居,还是个好生意伙伴。借个港口又有何妨?反正大家都能赚钱。


再看看蒙古国,虽说曾经是中国的一部分,但现在却成了个“白眼狼”。早在沙俄时期就开始谋划独立,一有机会就跟中国撇清关系。现在倒好,想借港口了又来敲门,还提这么多无理要求,这不是自找没趣吗?

中国的港口行业这些年发展得可不是盖的。2024年上半年,全国港口货物吞吐量同比增长4.6%,沿海港口更是增长了4.4%。这么香的“蛋糕”,谁不想分一杯羹?


但想分这杯羹,光伸手可不行。得像哈萨克斯坦那样,懂得互惠互利。不仅要在经济上给中国好处,在政治上也得站在中国这边。哈萨克斯坦就是这么干的,所以中国才愿意把港口借给它。

蒙古国要是真想借港,就得好好学学哈萨克斯坦。别整天盯着美国,多想想怎么跟中国搞好关系

在这个世界上,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

蒙古国要是不能给中国带来利益,那就别指望中国会把港口借给它。


这事儿啊,说白了就是外交政策的较量。哈萨克斯坦懂得借力使力,利用中国的港口发展自己的经济,同时也给中国带来了利益。蒙古国却想左右逢源,既想借中国的港口,又想讨好美国,结果两头都落空。

这个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

想借人家的港口,就得拿出相应的诚意来。

哈萨克斯坦做到了,所以成功了。

蒙古国没做到,自然就失败了。

这就是国际关系的现实,谁能给对方带来更多利益,谁就能得到更多支持


对中国来说,这无疑是个明智的选择。在这个复杂的国际环境中,中国需要的是真正的朋友和可靠的合作伙伴,而不是那些想占便宜又不愿付出的“伪朋友”。

文中涉及军事内容均源自公开渠道,仅供参考。致力于军事知识传播,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