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野在解放战争期间可谓名将如云,同时也是人数最多的野战军。而提起东野的名将,不得不说的就是东野三虎,第一位是东北猛虎李天佑,第二位是东北飞虎刘震,第三位是旋风虎将韩先楚。他们在新中国成立后,全部获得了上将军衔。

可是,东野三虎却在解放战争后期并没有担任过大兵团的司令员。不过却都在建国后担任了大军区司令员。

李天佑

他来自广西,14岁便投身红军,参与了百色起义,并在16岁时升至红七军特务连连长,由于作战勇敢,被称为“年轻的小老虎连长”。1934年,他就升任了红军的师长。



抗战爆发后,李天佑担任了团长,仅仅一年后,他就被提拔为第343旅副旅长。但是没多久他就去了苏联治病,并在伏龙芝军事学院深造,因此缺席了大部分战事。

解放战争期间,李天佑在东北担任东北野战军第1纵队的司令员,“四战四平”让他名扬天下。部队改编时,他还是王牌第38军首任军长。

李天佑在新中国成立后,在广西负责剿匪工作,担任广西军区副司令员,司令员等职。

在1955年,广州军区成立后,李天佑担任了第一副司令员。后来,司令员黄永胜去军事学院学习,而李天佑曾代理职务长达两年之久。可惜的是,李天佑最终没有把代字去掉,而且在1962年9月被调往了北京,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

其实,李天佑是有机会担任大军区司令员的,他也有这个能力。1960年的时候,成都军区首任司令员贺炳炎上将因病去世。

李天佑就是候选之一,然而最终他还是与这个职务失之交臂。这也是中央为了平衡各种因素,决定继续由二方面军的将领担任成都军区司令员。时任副司令员,也是贺老总麾下的猛将黄新廷接任了司令员的职务。

刘震



刘震来自红25军,16岁就加入了红军,参加了鄂豫皖根据地的反“围剿”战斗以及长征。不过红军时期,他主要做的是政治工作,担任过师政委。

抗战期间,他逐渐成为了军事主官,并一步步担任了旅长,可谓是战功赫赫。解放战争期间,他在东北担任2纵队司令员。他以勇挑重担、敢打恶仗、敢啃“硬骨头”的顽强战斗作风而享誉军内外,率领的东北野战军第2纵队打得敌军望风而逃,被誉为“东北猛虎军”。

刘震在建国后投入到了空军的建设,被任命为中南军区空军司令员,没多久他又调任东北军区空军司令兼志愿军空军司令员,以另一种方式参加了抗美援朝。他曾指挥年轻的志愿军空军重创水平一流的美国空军,引得美空军参谋长范登堡将军不由惊呼:“中国共产党几乎在一夜之间就变成了世界上主要空军强国之一。”

1954年3月,刘震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副司令员兼东北军区空军司令员。此后多年,刘震一直担任空军副司令员,可以说他是新中国空军的奠基者之一。

然而,到了1973年,刘震突然被任命为沈阳军区副司令员。1977年,刘震才被调到了新疆军区任军区司令员。不过他也没在此待多久,就又被调离了新疆,回到北京成为了军事科学院的副院长。

韩先楚

韩先楚和刘震一样来自红25军,也是徐海东的老部下。尽管他在革命时期打仗也非常厉害,但他的高光时刻也是在解放战场上。

尤其是他担任3纵队的司令员以后,让其成为了战场上让敌人胆寒的一支部队。国民党军东北保安司令长官杜聿明狼狈的离开东北时,说过一句话:“在这里,最难对付的是韩先楚的‘旋风部队’。”



韩先楚在建国后参加了抗美援朝,担任的仍然是兵团副司令员。当然,后来他还担任过志愿军副司令员。在杨得志离任后,他才担任了19兵团的司令员。

1957年9月,中央军委任命韩先楚为福州军区司令员,同时担任军区党委第一书记。

1973年12月,毛泽东一声令下,八大军区司令员对调。韩先楚从福州军区调到西北的兰州军区任司令员。一直到1980年,韩先楚总共担任大军区司令员23年。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