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适应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的形势,1939年1月国民党在重庆召开了五届五中全会以制定相应的抗日方针和对内对外政策。会上,蒋介石先后作了《唤醒党魂发扬党德与巩固党基》和《整顿党务之要点》的报告,五届五中全会是国民党抗战政策发生转变的标志,此后国民党开始消极抗日,先后制造了三次军事摩擦事件。中国共产党为了自卫和保持人民武装,坚持“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的原则,坚决开展反摩擦斗争。



首次军事摩擦发生在1939年冬到1940年春,国民党军队对八路军的进攻主要集中在陕甘宁边区、山西和太行山区。1939年12月中旬,国民党军胡宗南部九十七师对甘肃宁县、镇原两地的八路军驻军发动突袭,占领两城并造成八路军300余人伤亡。

1940年2月,国民党绥德专员何绍南纠集五个保安大队,袭击了八路军河防部队。后八路军三五九旅进行了反击,收复了绥德地区并将绥德、米脂、葭县、吴堡、清涧五县的国民党势力清除了出去。



阎锡山

1939年11月,阎锡山在山西制造了“晋西事变”,以陈长提为总指挥,出动6个军的兵力,在日军的配合下向隰县出击,攻击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第二纵队和八路军第一一五师晋西独立支队。在对阎锡山军进行反击后,决死队和独立支队放弃晋西南地区,转移至晋西北地区。12月,阎锡山又命令所部赵承绶、郭宗汾两军夹击抗日决死队第四纵队、暂一师和工卫旅。



1940年1月,“在中央军委统一指挥下,八路军一二〇师、一一五师和山西抗日决死队二、四纵队等协同发动了岚县、临县战役,歼灭了阎部赵承绶军主力。” 使晋西北地区成为八路军完整的抗日根据地。为使阎锡山及其所部继续保持抗日立场,八路军主动提出停战谈判条件,中共中央派出王若飞、肖劲光携毛主席亲笔信前往宜川与阎进行谈判。3月达成的停火协定划定“以汾(阳)漓(石)公路” 为双方双方驻防区域界线。

大家还知道关于这段故事的其他细节吗?

欢迎转发和留言分享哦!

也请您给这个爱国爱党的文章点个免费的赞!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
400x320-vip-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