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好奇,为何以前那些专家都不出来了,各种拍卖公司也少了大半,古玩市场直接喊价工艺品,再也不敢假的当真的卖了?
很简单,因为法律完善了!这是好事,并不能因为没有“完全放开文物流通”就一概否定,相反以后的造假、诈骗和鉴宝行业,都将进行强有力的限制。
过去的混乱,是因为不完善的法律,让很多人有了钻空子的机会。
我亲眼见过,有些知名的文博专家,刚在台面上讲些冠冕堂皇的话,转头就去了拍卖公司当“客座嘉宾”,各种前期费用打着这些专家的名号,收得那叫一个欢快。
我也见过,有人花了上百万收了几百件“官窑瓷器”,上万枚银元,结果都是同一个作坊出来的大瞎货。最后把卖家告上法庭,但是因为交易过程中没有明确证据可以证明卖家在骗人,他只是说卖货,并没有说卖古董,所以受骗一方败诉了。
这怪不了别人,只能怪自己贪心。法律是讲究证据的,并不能凭借一面之词不是吗?
拍卖现场
我更见过,民间不乏一些真正的精品,但因为“寻路无门”,得不到该有的身份,最后贱卖掉成就了他人。
比如我常拿来举例的那件湖田窑牡丹纹梅瓶,出自民间一位藏友,七万元卖给一位圈内有身份的收藏家,最后在北京拍出了2500多万。
还有位古玩商,透露自己也是几万元卖出的西汉玉壁,几经转手然后现身香港佳士得,变成了“海外回流”,拍出了500多万。
这一切最本质的原因在于:古玩收藏想要上台面,必须具备合法性!
一切合法的前提就是能得到国家部门的认证,但民间藏友手上的精品,基本都变成了“来源不明”,甚至会默认为“盗墓出土”所得。
哪怕你在合法的经营场所,比如说古玩市场购买的,但因为查不到来源,就变成了处于“灰色地带”的藏品。哪怕你去捐给博物馆,人家都不要!
没办法,因为打击“文物犯罪”是近些年的重点,哪怕民间藏友99%都没有参与过,但因为市场淘到的古玩,只要达到真品、精品的标准,绝大部分是出土的,又不知道具体是什么时候出土,只能“一刀切”全部限制了。
相反,各大拍卖行因为有足够的人脉资源,可以通过某些方式“洗白”,化身为传承有序、海外回流,这是民间藏友们远远不具备的条件。
一件藏品想上拍,必须要有文博部门给予的“身份”,但又因为查不到来源,形成了一个死循环,就变成了我们常常提出的“文物私生子”。
你要么贱卖给圈内人,要么就自己留着欣赏,没有其他选择。
我们常说专家能力不行,其实就我接触的一些资深专家来说,他们的能力很强。但却不露面不参与商业活动,问就是“不敢”,那也没办法,人家也不想冒风险。
所以,现如今还是有些公司诱导你去和他们合作,然后在合作过程中会产生各种费用。告诉你都是白费力气,只要上面没松口,一切所谓的民间天价拍卖都是假的,交前期费用都是打水漂。
收藏是和经济息息相关的,未来当民藏展现出可观的经济潜力,彻底释放出巨大的红利时,国家就会制定相应的政策来推动发展,任何行业都是如此。
从最新的《文物法》放开部分收藏文物的限制,就可以看出来,有限的“松开”也是一个巨大的进步。
不要贱卖你的精品古玩,不要去参与那些劳什子拍卖了,静静的欣赏传承,守护好文物资源。国家有需要,民藏人就会第一时间站出来支持,届时必定收获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