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鹤楼,当之无愧的“天下江山第一楼”。
每当在网上提到黄鹤楼时,总有人会留言说到:“黄鹤楼是一个武汉人不想去,外地人去了觉得不好玩的景点”。
这句话,确实挺容易迷惑人的。
对于武汉人而言,黄鹤楼就像一位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老友,从小看到大,觉得没有什么新鲜感。再加上还需要购票参观,兴致愈发的淡漠。而外地游客们,往往是被李白、崔颢等诗人笔下那充满诗意与浪漫的意境所吸引,满怀憧憬前来打卡。当他们近观黄鹤楼时,看到的是一座近代重建的建筑,与心中古朴的印象有了落差。登楼后放眼望去,周围密密麻麻的现代建筑破坏了意境,自然会觉得体验感不佳,甚至发出“名不符实”的感慨。
如果你也有同感,其实也能理解,毕竟现代人基本都没有时间细品黄鹤楼的意境。
黄鹤楼一直是一座被严重低估的宝藏景点。除非你掌握了正确的“打开方式”,你才能领略到它的魅力。
黄鹤楼的“三宗最”
第一,黄鹤楼的历史文化底蕴深厚。
黄鹤楼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三国时期,修建于三国吴黄武二年(223 年),距今已有1802年。它最初是作为军事建筑,用于瞭望和防御。随着时间的推移,它逐渐演变成了文人墨客们登高揽胜、吟诗作赋的地方。从唐代诗人崔颢的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到李白的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无数文人雅士在此留下了千古名句,为黄鹤楼增添了浓厚的文化气息。据不完全统计,与黄鹤楼相关的诗词多达 1500 余首,这些诗词不仅描绘了黄鹤楼的壮丽景色,更寄托了诗人的情感与思绪,使黄鹤楼成为了中华文化的重要符号之一 。
第二、黄鹤楼的建筑风格独树一帜。
如今的黄鹤楼是以清同治楼为蓝本,于1985年重建而成。它采用钢筋混凝土仿木结构,飞檐五层,攒尖顶,金色琉璃瓦屋面,通高 51.4 米。黄鹤楼的建筑特色十分鲜明,各层大小屋顶交错重叠,翘角飞举,仿佛是展翅欲飞的黄鹤,极具灵动之美。楼内的装饰也十分精美,有精美的壁画、雕刻和彩绘,展现了独特的民族特色和高超的建筑工艺。例如,一楼大厅的 “白云黄鹤” 陶瓷壁画,讲述了黄鹤楼的神话传说,画面栩栩如生,让人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
第三,黄鹤楼是武汉绝佳的观景处。
黄鹤楼坐落于蛇山之巅,濒临万里长江,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在这里,你可以俯瞰长江的波澜壮阔,远眺武汉三镇的繁华景象。长江大桥如巨龙般横跨长江;龟山电视塔高耸入云,与黄鹤楼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城市画卷。
白天,你可以看到江面上船只往来穿梭,感受城市的繁华与活力;夜晚,黄鹤楼在灯光的映衬下熠熠生辉,长江两岸灯火辉煌,别有一番韵味 。
黄鹤楼的五种“玩法”
之所以有人说黄鹤楼不值得一去,是因为他们用的是走马观花式的方式,打个卡就“闪了”。
黄鹤楼实际上有五种“打开方式”。
第一种、建筑欣赏
当你踏入黄鹤楼景区,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那气势恢宏的主楼。黄鹤楼采用传统的木结构体系,以柱、梁、枋、檩等构件组成框架 ,形成了稳固而灵活的空间结构。楼体分为五层,层层叠加,逐级升高,这种结构既符合力学原理,又富有节奏感和韵律美。从远处看,黄鹤楼就像一座拔地而起的巨人,屹立在蛇山之巅,俯瞰着武汉三镇。
走进黄鹤楼,你会被它独特的造型设计所吸引。它的屋顶采用重檐歇山顶式,四角翘起,形如飞鸟展翅,仿佛随时都会腾空而起。这种独特的造型不仅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美感,更寓意着黄鹤楼如同一只展翅欲飞的黄鹤,充满了灵动与活力。楼的每一层都有不同的装饰,门窗、栏杆和斗拱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和纹饰,如龙凤呈祥、莲花出水等,这些图案不仅美观大方,还寓意着吉祥如意、繁荣昌盛 。楼内还有许多精美的木雕、石雕和彩绘,它们共同构成了黄鹤楼独特的艺术魅力 。
第二种、人文故事
黄鹤楼不仅是一座建筑,更是一部生动的历史文化教科书。这里流传着许多动人的传说故事,其中最著名的当属仙人驾鹤的传说。相传,一位仙人骑着黄鹤经过此地,被这里的美景所吸引,于是便在山上建了一座楼阁,这就是黄鹤楼的由来。除了仙人驾鹤的传说,黄鹤楼还有一个与诗歌有关的故事。唐代诗人崔颢曾登上黄鹤楼,留下了一首千古名诗《黄鹤楼》。这首诗以其雄浑的气势和深沉的情感,被誉为唐人七律的压卷之作 。后来,李白也来到黄鹤楼,本想赋诗一首,但看到崔颢的题诗后,自愧不如,于是搁笔而去,并留下了“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的佳话。这个故事不仅体现了两位诗人对黄鹤楼的喜爱,也让黄鹤楼的文化内涵更加深厚 。
第三种、城市风光
黄鹤楼的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它位于蛇山之巅,濒临万里长江 。在黄鹤楼的脚下,长江就像一条巨龙,蜿蜒穿过武汉三镇,江面上船只往来穿梭,汽笛声此起彼伏,构成了一幅繁忙而又壮观的画面 。站在黄鹤楼上,你还可以将武汉长江大桥、龟山电视塔以及武汉三镇的全景尽收眼底。更特别是,武汉长江大桥是新中国成立后在长江上修建的第一座公铁两用桥。它如一条钢铁巨龙般连接南北。对面山顶上的龟山电视塔则高耸入云,与黄鹤楼遥相呼应,双双成为成为武汉的一对标志性建筑。
而不同时段的黄鹤楼景色各异,各有千秋。白天,阳光明媚,黄鹤楼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显得格外雄伟壮观。傍晚,落日余晖洒在黄鹤楼上,整个楼被染成了金黄色,与天边的晚霞相互辉映。夜晚,黄鹤楼在灯光的映衬下熠熠生辉,宛如一座梦幻的宫殿。长江两岸灯火与黄鹤楼交相辉映,构成了一幅美轮美奂的夜景图。
第四种、文创周边体验
黄鹤楼文创产品设计注重传承传统文化,同时融入了现代元素,让古老的黄鹤楼文化以全新的形式走进人们的生活。文创产品涵盖了文具、饰品、食品等多个领域。例如,以黄鹤楼为造型的书签,小巧玲珑,既可以作为书签使用,又可以作为装饰品收藏;黄鹤楼主题的冰箱贴,色彩鲜艳,图案精美,贴在冰箱上,为你的生活增添一份艺术气息;还有黄鹤楼特色的糕点,口感鲜美,包装精美,让你在品尝美食的同时,也能感受到黄鹤楼的文化魅力 。
当你游览完黄鹤楼后,顺手挑选一些自己喜欢的文创产品作为纪念。让这些文创产品印记下你的旅行回忆。
第五种、夜赏黄鹤楼
当夜幕降临,黄鹤楼便换上了一身璀璨的华服,开启了一场如梦如幻的夜游之旅。如果从黄鹤楼南门进入,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鹅池表演。在灯光的映照下,鹅池波光粼粼,一位红衣女子翩翩起舞,为你讲述黄鹤楼的传说故事。接着,有两位女子在古色古香的壁廊前舞蹈,她们的舞蹈与壁廊的建筑风格相得益彰,让人感受到了浓厚的古典韵味。再往前走,你会在亭子里看到演员表演吟诗、舞剑,展现了古代文人墨客的风采。最后,是以黄鹤楼为背景的主体灯光秀,这也是夜游黄鹤楼的重头戏。灯光秀通过光影的变幻,讲述了黄鹤楼从三国时期的军事建筑,到唐代的文人墨客聚集地,再到现代的文化地标,一幕幕历史画卷在你眼前徐徐展开。
作为2025年央视春晚分会场,黄鹤楼又有了新看点。
为了配合春晚的舞台呈现,黄鹤楼增添了许多具有春晚元素的灯光布置和特色装饰。当夜幕降临,镭射灯闪耀,黄鹤楼被五彩斑斓的灯光勾勒出轮廓,仿佛披上了一层梦幻的外衣。从长江上看,黄鹤楼呈现出船形结构,周围的灯光放射出力量感,整个楼就像一个悬在空中的 “航空母舰”,在光影四射中,通过节目的融合,宛如 “国之重器”。黄鹤楼前的光屏寓意着长江、浪花,亮起来时俯瞰就像一条绝美的“凤尾”,与周围的长廊、亭台相互映衬。
黄鹤楼,这座屹立在长江之畔的千古名楼,承载着千年的历史文化,散发着独特的魅力。它不仅是武汉的地标性建筑,更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象征。
我们武汉人熟悉的黄鹤楼已经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妨放下对它的固有印象,重新走进它,发现那些美好;外地的游客,道听途说,不如眼见为实。当你亲自感受到黄鹤楼的独特魅力时,你一定会被它深深吸引,沉醉在它的古韵今风之中。
#头条深一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