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三上午8:00,人们还在家中享受着温暖喜庆的春节长假,江苏省肿瘤医院(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的医护人员默默坚守在岗位上,用责任与爱心为群众健康保驾护航,成为节日里最温暖的守护者。
放疗中心:我们的节日长假从来不超过3天
一大早,何侠副院长、放射治疗技术中心孙丽主任早早来到放疗中心看望工作人员。技术人员温东洋、王洋等人专心致志地为患者治疗,机房里和平常一样井然有序。
为了保证放射治疗的最佳效果,几十年来,放疗中心的日程表里从来没有超过3天的长假。正月初三,老病人的治疗正常延续,新病人的治疗也正式开启,一天为400多位患者进行治疗。
对于这样的工作安排,工作人员都表示积极支持。“我们不休息没关系,患者的治疗不能等待。大家都已经习惯了节日值班,家里人也都能够理解和支持我们”。放疗技师王洋说,自己的老家在南京,节日不需要东奔西走,更加应该坚守在岗位上。
造口门诊:7:30开始“插队”治疗
8:00门诊正式开诊,7:30伤口造口门诊就开始排队。专科护理人员全部到岗,提前为患者换药,清理伤口,更换造口袋。
主管护师黄爱梅一边向患者和家属解释注意事项,一边维持着医疗秩序。她介绍:“参照往年的就诊人数,我们春节前就放出了专科门诊的预约号源。今年病人比较多,这两天有老病人反映,专科门诊号挂满了。我们就决定提前上班,先给他们现场加号‘插队’做治疗,8:00前完成了他们的治疗,就不会影响正常预约挂号患者的治疗。今天我们也会延迟下班,保障前来就诊的病人都得到治疗。”
患者李女士一早从安徽赶过来,8:00不到已经完成治疗准备回家了。“专科护士动作很麻利,把伤口料理得干净又舒服,她们还告诉我们一些注意事项,我们可以安心回家继续过节了”。
PICC门诊:9名工作人员全部到岗,还借了6名“外援”
血管通路中心是医院门诊最忙碌的地方。早上8:30,已经有100多个病人挂号就诊。春节长假很多病人都戴着静脉留置导管回家过年,中心在科室和医院的公众号都发布了信息,告知患者携带PICC导管回家过年的主要事项,还安排了初三和初七两个上午的专科门诊。
“预计今天会迎来就诊高峰。我们提前把置管中心和维护中心打通,在原来5个治疗台的基础上增加了8个治疗台。这样患者的等候时间缩短了一大半,很多外地的病人可以早点回家”。血管通路中心的护士长施如春将工作安排得井井有条。她介绍:“年初二的晚上,中心的9名工作人员分别从安徽,盐城等地赶回南京,今天全部到岗,没有一个人请假;节前我们从临床各科室借来了6位经验丰富的护师,共同为患者服务。今天接诊了平常2倍的患者,其中还有一些是导管情况复杂、基层医院处理不了的,在我们这里都解决了问题。他们能够安心过节,我们也就放心了。”
万家团圆时刻,正是无数个医护人员舍弃了小家的团聚,守护着大家的生命安全。
通讯员 胥林花 吴梦然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刘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