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天龙八部》只是一部独立的作品,那这个故事已经足够完整,金庸通过书中各个角色的经历将“求而不得”的主题诠释得恰到好处。
但金庸的野心明显不至于“写出一部完整的作品”,他是要打造一个庞大的武侠世界观,若你不理解,且看新修版《射雕英雄传》第十二回中的这段描述。
“北宋年间,丐帮帮主萧峰以此邀斗天下英雄,极少有人能挡得他三招两式,气盖当世,群豪束手。当时共有‘降龙二十八掌’,后经萧峰及他义弟虚竹子删繁就简,取精用宏,改为降龙十八掌,掌力更厚。这掌法传到洪七公手上,在华山绝顶与王重阳、黄药师等人论剑时施展出来,王重阳等尽皆称道。”
(天龙三兄弟剧照)
这即是新修版中新加入的剧情,这段文字是将《天龙八部》与“射雕三部曲”的世界观打通了,也正因为金庸强调了这样的传承关系,那虚竹的去向就值得玩味了。
后世武林中出现了段誉的孙子“南帝”段智兴,为何不见虚竹的后人?甚至连虚竹本人也消失不见了?
一、下落不明的虚竹
正如前文所言,金庸在新修版原著中还将段誉和段智兴的关系说清了,最后一回中提到段誉当了四十年皇帝之后出家为僧,接着传位给了自己的儿子段正兴。
没错,段正兴,这个名字是历史上确有其人的大理皇帝,而他的儿子,就是后来的“南帝”段智兴,也就是说,段誉确实是南帝的爷爷。
段誉虽没能将北冥神功、六脉神剑以及凌波微步传承到孙子这一代,但好歹留下了后人,可虚竹这一脉却断了传承。
(虚竹剧照)
显然,虚竹最后一次在武林中现身并非《天龙八部》书末的那次宋辽大战,在那之后,他至少还将丐帮的两门神功传给了一位丐帮少年,这才是他在江湖中的“绝唱”。
事实上他也不该就此沉寂,毕竟以他的武功水平,说他是后天龙时代的武林至尊也不为过,当一僧、三老、四绝退场之后,能与他平分秋色的人,也就只有他的义弟段誉了。
既然如此,虚竹又如何会突然消失,以至于灵鹫宫一脉都断了传承?
或许这与后来崛起的一位魔头有关。
二、后世崛起的魔头
关于那魔头,还得结合《倚天屠龙记》的剧情来看。
从金庸安排萧峰传功虚竹,继而由虚竹将丐帮的降龙十八掌和打狗棒法传给一位丐帮少年,以达到让“洪七公、郭靖得到降龙十八掌的设定变得合理”的目的来看,金庸是十分注重“传承”二字的。
所以任何一个强者的崛起,都应该是邮局可循的,可《倚天屠龙记》中提到的一位高手,就没人知道他的来历。
说来,这位魔头可是让张三丰和张无忌都闻风丧胆的存在,熟悉原著的人肯定已经猜出,笔者所指那人即是百损道人。
关于那人,金庸是借张三丰之口提到了他的名号:“张三丰皱眉道:‘我只道三十年前百损道人一死,这阴毒无比的玄冥神掌已然失传,岂知世上居然还有人会这门功夫。’……张三丰叹了口气,并不回答,脸上老泪纵横。”
(玄冥二老剧照)
这名字对于张无忌而言,无疑是噩梦一般的存在,毕竟他可是被那玄冥神掌折磨得死去活来。
而张三丰若遇上百损道人,其实多半也没有胜算,因为此时即便是拥有了百年功力的他,也依旧无法化解张无忌体内的寒毒,何况是三十年前的他呢?
所以这位让张三丰和张无忌都心惊胆战的隐藏高手究竟是何来头?
若他的祖师爷是一位活跃于天龙时代的高手,那一切就说的通了。
而笔者所指的那人即是丁春秋。
三、改名换姓的老怪
当年丁春秋为了从师父无崖子那儿夺得逍遥派的武功秘籍,与师娘李秋水联手将无崖子害残。
而无崖子则是收了虚竹当关门弟子,让虚竹武功大成之后好为自己报仇。
(丁春秋剧照)
虚竹也确实是不负所托,于少室山大战时将丁春秋制服,他将那生死符打入那星宿老怪体内,令其求生不得求死不能,但虚竹这人宅心仁厚,并未下死手。
关于丁春秋的去向,书中只留下这么一句:“虚竹又说起已将丁春秋交给了少林寺戒律院看管,每年端午和重阳两节,少林寺僧给他服食灵鹫宫的药丸,以解他生死符时发作时的苦楚,他生死悬于人手,料来不敢为非作歹。萧峰拊掌大笑,说道:‘二弟,你为武林中除去一个大害。这丁春秋在佛法陶治之下,将来能逐步化去他的戾气,亦未可知。’”
萧峰的愿望是美好的,但一个魔头要诚心忏悔又谈何容易,对于丁春秋这种心狠手辣之人而言,一旦他有机会逃出少林寺,他就难免对虚竹发起疯狂的复仇。
而金庸的故事里有不少高手都是因“毒”而“因祸得福”,比如连载版中的段誉得到朱蛤神功,又如殷离修炼的千蛛万毒手都是如此。
(丁老怪剧照)
丁春秋本就擅长用毒,假以时日,那生死符必将被他参透,反而能为他所用,久而久之,他反倒凭借阴毒无比的内里创出了一套全新的武功,若无意外,那武功就是玄冥神掌。
而丁春秋从此便以“玄冥老祖”自居,他神功大成之后便杀向缥缈峰,真正意义上的做到了“以彼之道还施彼身”,当初虚竹让他受的苦,此时他全数奉还,虚竹被打得措手不及,只能认栽,最终惨死在丁老怪手中。
而丁老怪则创立玄冥宫,继而将自己的邪功代代传承下去,直至百损道人、玄冥二老这一代。
如此一来,诸如“虚竹的去向”“百损道人的师父是谁”“玄冥神掌的来历”就都得到了合理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