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佳节,万家团圆时,总有人在背后守护这份安宁。春节前,南部战区空军某部组织多型战机开展飞行训练。数架战鹰依次升空,到达指定空域,进行实战化对抗、对地对海打击等高强度课目训练。
在战机频繁起降的空军某机场,各类保障人员有条不紊地开展工作。他们是托举战鹰的坚实臂膀,是飞行员并肩作战的亲密战友,更是空军战斗力生成的坚固基石。
春节前,南部战区空军某机场多型战机轰鸣升空,赴指定空域展开激烈空战对抗,实施对地、对海精确打击训练。
时间倒回训练开始前,跑道养护员们迎着黎明的曙光来到跑道上,细致入微地进行检查。这条长数公里、宽几十米的混凝土跑道,养护员熊雄峰已经用脚步丈量了十年。
路面上的每处接缝、每块修补,在他的记忆中都像自己的掌纹般清晰,即便如此,在日复一日的工作中,他还是遵循着老班长最初教他的口诀。
该场站周边常年有60多种鸟类繁衍生息,其中有20多种经常出现在跑道周边的草丛和树林里,对战机和飞行员的安全构成了很大威胁。
通过探鸟雷达,记者观察到在飞行训练开始前,跑道附近还有鸟类活动。在长达十多个小时的飞行训练中,驱鸟员江东和他的战友们必须时刻紧盯战机起降空域,不间断进行巡视和驱赶工作。
战机一架架滑跃起飞,江东的工作还在继续。与此同时,机务技师刘龙和他的战友们负责的战机即将投入训练。机棚下,他们正在对战机各个重要部位进行细致检查。
南部战区空军某部 刘龙:刚才通电发现飞机报故障了,现在我们正在组织排故障。我们机务人存在的意义,就是跟故障隐患做斗争,飞机这么大一个东西,不可能没有问题。我们的意义,我们的职责体现,就是把所有的问题全部把控在地面,让飞行员在空中飞行的时候不出问题。
为了战机和飞行员平安顺利完成任务,刘龙和他的战友日夜守护战鹰,将工作做到最细。即便如此,起飞前,作为机组负责人,刘龙也还是放心不下飞机的状况。
南部战区空军某部 刘龙:我“强迫症”还是比较严重的,哪怕打过一个螺丝,动过一个插头,或者动过一个保险,我都要自己去看一眼。明明知道自己已经检查过一遍两遍,但是到放飞的时候可能还是不放心,还会再去再看一圈。
负责的战机安全起飞,刘龙和战友们悬着的一颗心得以暂时放下。一个多小时的飞行后,战机即将返航,任务的压力来到了消防员刘宗浩和他的战友们身上。
消防、抢救、救护,是飞行安全的“三保险”,作为消防员,刘宗浩像这样长时间在跑道旁待命已经8年,虽然很少真正投入救援,但他一刻也不敢松懈。
南部战区空军某部 刘宗浩:平时我们也是24小时待命状态,随时都要出动的。像机场来说,我们就属于机场的最后一道关口,战鹰起降如果出现问题了,我们要第一时间冲上去,把战鹰保护起来,把飞行员救下来。
入夜后,战鹰开始次第归巢,场务人员加紧进行检查,而为夜间飞行准备的油料也同时运达。油料是战鹰的食粮,不能有丝毫的马虎,这一批油料,是油料化验员陈龙文精心检查的。
南部战区空军某部 陈龙文:每一种油料都有不同的化验项目、不同的化验方法,还有不同的标准。所以说,我们更需要以负责任的态度去做每一个项目。要对得起油料化验这个岗位的责任,对得起身上穿的这身军装,对国家的财产还有飞行员生命安全负责。
随着最后一架战鹰稳稳降落在跑道上,一场长达14个小时的飞行训练圆满落下帷幕。此时,机场外灯火阑珊,万家灯火映衬着场站数百名官兵忙碌的身影。对他们而言,节日的喜庆只是短暂的停留,当好天梯、托举战鹰、守护蓝天,才是他们的永恒使命。
南部战区空军某部 刘晓飞:我们场站官兵长期处于这种连轴转、枕戈待旦的状态中,为战备服务,为飞行服务,具有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精神,确保战鹰能够随时起飞,确保飞行能够保证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