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疑,2024年表现最为出色的新势力造车就是鸿蒙智行。
从市场份额、用户体验、品牌价值等方方面面,鸿蒙智行完整勾勒出了中国汽车智能制造希望中的样子。
2024年全年,鸿蒙智行全系累计交付新车44.5辆,其中问界品牌交付量达到42.7万辆。
同样无可争辩,问界的就是鸿蒙智行的基本盘、压舱石。
众所周知,问界是2021年,赛力斯与华为联袂推出的品牌。短短四年时间,华为因为问界,全面彰显了其在造车圈超一流智能供应商的身份;
赛力斯因为问界,成为继特斯拉、比亚迪、理想之后,全球第四家实现盈利的新能源车企,实现了从传统车企向新能源车企的成功转型。
问界是合作共赢的典范。
在2024年之前,几乎所有人看到了华为在问界发展中的作用;在2024年之后,相信很多人会得到一个全新的更全面的认知。
一群人潜意识里观点的改变,或者说认知的修正,一定是因为一些重要现象的出现,以及一些关键事件的发生。
随着华为智选车升级到鸿蒙智能汽车技术生态联盟,站在2024-2025岁末年初的时间节点回头一望,才发现,除了与鸿蒙智行“四界”关联的赛力斯、奇瑞、江淮、北汽之外,广汽、比亚迪、吉利、长城、哪吒、长安、奥迪、上汽、一汽等,都或深或浅与华为在智能造车领域产生了交集。
然而,在这一场对多的合作关系网中,赛力斯不是最早的,最早建立合作关系的车企应该是2017年的广汽;
同时,在技术层面,赛力斯也不一定是最深的,华为技术介入最深的应该是阿维塔,长安、华为、宁德时代甚至联合打造了全新一代智能电动车技术平台CHN为阿维塔赋能。
事实上,主机厂采用同一供应商技术的现象在造车圈非常普遍。
比如博世、爱信、米其林、采埃孚等行业巨头在汽车领域享有盛誉。
然而,在新能源起势之前,传统车企通常不会对这些供应商品牌进行大范围宣传。
甚至有些用户车开到报废,都不知道自己那辆车的变速器是来自爱信还是采埃孚?
唯独在与华为的合作中,即便是采用入门级的华为Hi Car产品源代码,也会成为车企宣传的重点。
无需避谈,几乎所有与华为合作的车企都希望借助“含华量”来提升产品的市场接受度,继而提升品牌的影响力。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问界首屈一指的表现反倒值得深思。
始建之初,问界品牌定位为高端智能新能源品牌。彼时,问界M5(参数丨图片)主销区间在25万元-30万元之间,产品售价与品牌定位完全符合。
2025开年,赛力斯集团董事长张兴海向全体员工发布了题为《一个目标干到底》的新年寄语中提到,2024年,公司主要干了三件事:
一是年初提出要实现倍增计划,全年实现新能源汽车销量42.69万辆,同比增长1.8倍,超额完成计划;
二是问界进入豪华车阵营;
三是问界M9持续蝉联中国市场售价50万元级豪华车型销冠,全年单车交付15万辆,M7单车交付20万辆。
张兴海提及的三件事可以浓缩成为一句话,问界在2024年因为量变而实现了质变。
因为M7特别是M9 的强势表现,促成了问界品牌单车成交均价超过36万元。问界已然从最初的高端智能新能源品牌“进入豪华车阵营”。
我们知道,一辆豪华车,不管它是传统能源还是新能源,承载它豪华属性的除了软件一定还有硬件。
我们知道,一个汽车品牌,从高端演进到豪华,一定是综合层面的提升,才可以得以实现。
赛力斯在这个过程中,应该被看到。它完全具备打造豪华车的能力,通过4年时间,用最真切的市场表现,得到了充分验证。
所以,关于问界,可以得出一个公认的结论,问界因华为而破冰、出圈,问界因赛力斯而扬帆起航,基业常青。二者缺一不可。
2024年,因为两件重要事情发生,让问界与赛力斯的关联更加紧密。
去年7月2日晚间,赛力斯发布公告称,公司控股子公司赛力斯汽车有限公司拟收购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及其关联方持有的已注册或申请中的919项问界等系列文字和图形商标,以及44项相关外观设计专利,收购价款合计25亿元。
随后,赛力斯和华为均对媒体表示,此次转让不影响双方的合作。
2024年11月27日,赛力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披露《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的报告书》,据报告书内容显示,赛力斯拟通过发行股份的方式购买龙盛新能源100%股权。在这桩交易中,龙盛新能源的交易价格确定为81.64亿元。
作为重庆国资委旗下的产业龙盛新能源拥有一家智能电动汽车超级工厂,此前一直租赁给赛力斯使用,算是地方政府对新能源产业的支持。
因为这家工厂此前本身就是重庆国资委出资,赛力斯华为共同参与设计为量产M9度身打造而成的。
如今,又被赛力斯全资购买。
赛力斯此举,保障了公司产品生产端的安全稳定,提高了公司重要业务的资产完整性和控制力。
至此,赛力斯手握主产M5车型的两江工厂,主产M7车型的凤凰工厂,以及主产M9车型的超级工厂。
归拢了商标,盘整了工厂,赛力斯对问界实现了完全掌控。
这个过程中,不禁要问华为,作为典范,华为与赛力斯一样,希望问界能够更好,为什么如今可以如此“放心”地把问界交给赛力斯?
事实上,关于华为与赛力斯合作之初的“落地点”,已经鲜有人提及。
问界的开山之作是M5。而M5在赛力斯与华为合作之前,已经是一款成熟的量产车,彼时它的名字叫SERES(赛力斯) SF5。
2019年12月16日,在第十届全球新能源汽车大会上,“2019中国绿色汽车年度评选”结果正式揭晓。SERES SF5增程型获得“2019年度增程式电动汽车”大奖。
立足硅谷全球技术高地,坚持自主研发的SF5拥有领先的电驱动核心技术和保护性自主驾驶技术,成为获得大奖的关键。
而这是赛力斯早在2016年就率先投入到了增程技术的研究与布局的结果。
在经过了近8年的发展之后,赛力斯的增程系统已经完成了数次迭代与创新。
在2024年11月发布的全新一代赛力斯超级增程系统,已经可以实现智能主动能量管理,综合油耗降低15%,实际效率超3.6kWh/L。
更直观的表述是:仅需1L油就可发电超3.6度。
而在更早的去年4月,赛力斯自主创新的魔方技术平台发布。
魔方平台以创新多变、持续进化为特点,致力于为用户提供卓越、安全、智能的驾驶体验。
比如电驱领域,赛力斯成功推出了高集成电驱七合一总成。
这一创新技术不仅使电控体积减小了30%,整机重量减轻了15%,更将最高系统效率提升至96%,从而显著提高了整车的性能和续航里程。
比如,智能化领域,赛力斯魔方平台以“智慧引领”为核心特征之一,采用中央计算、集成式区域控制、标准化接入模块的架构,匹配云端大数据应用平台,可大幅度地减少控制器和线束,实现极高的软硬件通用率,为用户“千人千面”的极致场景化用车体验打下坚实基础。
更出彩的是,秉持“安全是最大的豪华”之理念,赛力斯在魔方平台上首创了“全景安全”体系。
该体系支持下,重视用户的隐私安全被完全摆在了台面上。
魔方平台实现了全方位的隐私保护,确保只进行检测而不收集任何数据。
同时,该平台还支持不同账号间的数据隔离,并提供了一键删除车端和云端数据的功能,从而有力地保护了用户的信息安全。
基于上述种种,华为之于问界,又有何不放心呢?
基于上述种种,用户之于问界,又有何不值得信任呢?
如今,赛力斯失去了所谓的“灵魂”吗?不,它独立而健康的状态让诸多新造车公司羡慕不已。
在去年11月12日举行的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暨展览会中,张兴海就赛力斯与华为的合作进行了阐述。
他表示,“单打独斗,车企自己做不了智能电动汽车,即便是华为单独做可能也难”。
看看紧随问界的那些后来者,我们应该明白,赛力斯真正理解了什么是“智慧造车”。只不过,大智者,若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