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比绍1月31日电 全球新春走笔丨中国援几内亚比绍专家的春节日程表

  新华社记者司源

  中国欢庆蛇年新春之际,西非国家几内亚比绍中部的巴法塔地区正值旱季。热巴河蜿蜒流淌,河岸绿树成荫,静静的河水在干旱的季节里滋养着广袤土地,造就超过2.5万公顷的可灌溉低洼田,被誉为“几内亚比绍的粮仓”。

  当记者来到当地一处农场时,看到村民们正在中国专家的指导下播种,他们有的弯腰播下催芽后的稻种,有的细心整理秧苗。不远处,拖拉机在农田间穿梭忙碌。这一派农忙景象,让人恍惚感觉是在国内。

  几内亚比绍的水稻种植分为旱、雨两季,而每年旱季的播种期恰逢中国的农历新年。为了不误农时,中国援几内亚比绍农业技术专家组的专家们有自己独特的“春节日程表”。

  第12批中国援几比农技专家组的专家均来自湖北省。按照家乡习俗,他们在除夕一早便打扫驻地、挂起红灯笼和彩旗、贴上春联,热情迎接前来拜年的当地村民。中午,大家围坐在一起共进团圆饭,与远在国内的家人朋友视频连线,互道新春祝福。对他们来说,这一难得的休息日显得格外珍贵。

  正月初一一早,吃完热腾腾的汤面,专家们便驱车前往加布区的卡兰塔巴农场,查看水稻播种前的土地平整进度。通往农场的唯一通道是一条坑洼不平的土路,雨季泥泞,旱季尘土飞扬,他们对此早已习以为常。

  中国援几比农技专家组高级农艺师谈兵告诉记者,卡兰塔巴农场是专家组的先进水稻栽培技术示范区,筛选出的优质水稻品种将移栽到这里进行扩繁试验,获得的种子将由几比农业部门推广至全国。

  正月初二,专家们受邀前往奥约区的曼班科村,为村民送去上一季收获的水稻种子。人们载歌载舞,热情欢迎中国农业专家的到来。曼班科村村长奎巴·桑托斯·塞迪说:“正是一批批中国农业专家的坚守,让我们这个偏远的村庄也能种上优质的水稻,感谢你们!”

  自1998年起,中国援几比农技专家组就扎根巴法塔地区,进行水稻良种选育和高产栽培示范、组织水稻种植技术和农机维修保养技术培训等。

  孔图博埃尔农场是中国援几比农技专家组进行水稻品种比较试验的基地。中国援几比农技专家组负责人郑俊杰告诉记者,中国农业专家们加班加点,在除夕前完成17个从国内引进的优质水稻品种播种,后续将通过品比试验筛选出3至5个最适应当地环境的耐旱、抗虫品种,进行大田移栽。

  农业专家们的辛勤工作吸引了周边农场的农业技术人员和种植大户前来观摩学习。他们仔细看着每类水稻品种对应的编码牌,眼中满是敬佩和期待。孔图博埃尔农场场长拉萨纳·坎拜说:“水稻育秧确实是技术活儿,既要控制温湿度,又要防治病虫害。只有这样的精心呵护,才能培育出优质秧苗。”

  卡兰塔巴农场场长萨纳·卡马拉在向中国援几比农技专家组发来的感谢信中写道:“消除贫困和饥饿、实现粮食自给自足是崇高的发展权利,感谢中国专家们给予我们的无私帮助。”(完)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