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子们,新年好呀~

这两天大家都挺忙的吧??

封神、唐探、哪吒2

我看看是谁,差点住在了电影院里。


让小编来做个小小的问卷调查,开年第一场电影,都有谁把票房贡献给了天庭第一反骨仔,邪魅狂狷小哪吒??


原班人马续作,《哪吒2:魔童闹海》的故事发生在天劫之后,尽管哪吒和敖丙的灵魂得以保存,但仍面临着即将魂飞魄散的危险。

太乙真人计划使用七色宝莲为他们重塑肉身,但却在重塑肉身过程中遇到诸多挑战和障碍。申公豹释放了被囚禁的四海龙王,陈塘关遭遇灭顶之灾,哪吒为保护陈塘关挺身而出,和四海龙王展开激烈对抗,命运又将走向何方…


作为50亿票房奇迹《哪吒之魔童降世》的续集,《哪吒2》依旧保持超高水准,上映两天总票房突破11亿,稳坐春节档的榜首,更是刷新了中国影史动画电影单日票房纪录。

网上几乎是清一色零差评,首映当日猫眼开分9.7、淘票票开分9.8,微博推荐度99%,豆瓣评分8.6,超过80%的观众都给出了4星以上的评价。


《哪吒之魔童闹海》的创意,起源于《哪吒之魔童降世》中埋下的“四海龙王”彩蛋。虽然团队一开始就有意打造一个系列故事,但其实《哪吒之魔童闹海》的真正筹备,是在首部作品上映之后。

电影的成功,绝对离不开背后完整的成都本地动画制作产业链的支持。导演饺子和制作团队在首部电影上映后,探讨了如何延续和发展写故事,最后通过《哪吒之魔童降世》结尾的一个彩蛋为续集埋下伏笔,巧妙链接了两部电影。


《哪吒之魔童闹海》还是有点太全面了,除了剧情精彩,又巧妙地融入了地方特色元素,如火锅、四川普通话以及三星堆文化符号,使影片既具有国际视野又不失地域色彩。


玉虚宫的设计更是采用了纯白如玉的色调,结合泼墨山水画的晕染效果,又不失雕梁画栋的精细,“高处不胜寒”的意境呼之欲出,完美诠释中式美学。


角色设计方面,几乎是重新将主角们做过一遍,皮肤上的绒毛、 包括敖丙服饰上的刺绣,细腻纹样彰显低调的奢华与典雅;敖钦角色的短脖子和茂密毛发的设计;哪吒腰带上纹路…每一个细节之处都尽显匠心,绝对是一场诚意满满的视觉盛宴。

除此之外,不知道有没有宝子发现了暗搓搓隐藏着的“西游”元素。龙宫设计分为了三层,而将敖丙一家镇压在海底的法宝就是猴哥后来的兵器如意金箍棒,也就是定海神针。孙悟空取走定海神针,敖丙一家得以逃脱,引发后面的大战…



先是敖丙他爹,后是敖丙他姑,这一家子轮番上阵用高颜值对颜狗们展开暴击。


而让你们沉迷美色无法自拔的西海龙王敖闰,居然是白龙马的妈?!一整个梦幻联动了有没有。


除了这些暗藏着的小巧思,《哪吒之魔童闹海》台前炸裂,幕后也很精彩。相比前作,《哪吒之魔童闹海》进行了全面升级,制作规模是前作的2-3倍,过程充满了热血和挑战。耗时五年半,参与人数超过4000人,总镜头2427个,其中特效镜头就有1948个。

影片还增加了大规模群体对抗场景和超大场景的展示,即使一些在第一部中作为重要视觉奇观呈现的场景,在第二部中可能只作为一个普通的过场动画出现,但其细节程度却远远超过前者。


导演“饺子”强调对作品质量的追求,力求为观众提供一种史诗级别的震撼视觉体验。《哪吒之魔童闹海》将视效难度分为S、A、B、C、D五个等级,就算是《哪吒之魔童降世》中的名场面“火莲花”,放到第二部也顶多就是排在了B等级。

导演和制作团队对小细节也要尽善尽美的严谨态度,更是贯穿了整个制作流程。制作标准无上限,精益求精成为了常态,打造了一个又一个名场面。

陈塘关大战

光是陈塘关大战的美术概念,就花费了团队半年的时光,经过一次次打磨才最终定稿。



仅陈塘关一分钟打戏的分镜就画了半年:手拿6把剑的章鱼怪,要和手里只有1把剑的李靖如何对打,如何表现它最终不敌李靖…整个过程画师们绞尽脑汁。

另外一个头疼的环节就是特效,牵扯到多环节跨领域去协同解决一个问题。从角色动画资产绑定、灯光到美术,都需要介入,才能呈现出最终的视觉效果。整个环节涉及大量镜头,很多镜头效果从导演角度都没办法通过描述来形容,就需要团队一同一点点进行尝试和摸索。



每个打斗场景都堪称史诗级,最壮观的一场戏,足足2亿个人物同时出现在了同一帧画面上。

导演饺子重新定义了什么叫神仙打架,其中海底妖兽对战神仙捕妖队的场景灵感来自于飞行的鸟群,因为交战双方都是能够在空中自由移动和作战的部队,因此设定中战斗不仅仅发生在地面上,而是扩展到了3D空间,形成类似“立体洪流”的状态,为观众带来了更为震撼的视觉体验。


哪吒穿心咒

电影中的穿心咒来源于剔骨削肉,打破穿心咒的束缚,象征着哪吒冲肉身浴火重生和精神凤凰涅槃。


就是短短十秒的穿心咒画面,花费了团队整整一年的时间来制作。更让人想不到的是,创作灵感居然来自于渔线。

为了呈现真实的撕裂感,团队成员直接上手用自己做起了实验,最后发现用渔线的表达最接近大家想要的效果。


先画,然后手K,再加特效,一遍遍迭代,最终得到了最满意的视觉效果。



导演希望穿心咒画面,观众看上去的第一眼就能感受到很强的疼痛感,可以看到一根根刺穿破皮肤,从体内刺出;团队想要呈现类似玻璃碎片一样,透明又锋利的视觉效果。



团队总共制作了大约上千根刺,每一根刺的轨迹都不一样,都拥有独立的控制器。


为了更接近真实效果,团队手K了600多块割破的碎肉,为了控制碎肉的运动轨迹,又特意开发了工具,每块肉都有自己的绑定器。


采用手K、动画、特效多种方式结合,画面可以清晰地看见穿心咒在身体上割裂的过程。


最终画面代入感太强了,爆裂出来的身体碎片细节处理细腻逼真,隔着屏幕就能感受到那一刻角色趁手的巨大痛苦和牺牲自己的决心。


《哪吒之魔童闹海》中,有很多类似的高度精细的表现手法,加强了整个故事的情感表达,让角色变得更加立体,经历和情感变化也更具说服力和感染力。



五年磨一剑,国产动画是真的崛起了。

小编的开年第一场电影虽然给了《封神2》,但也不能冷落了我们三太子,不说了,我这就去为《哪吒之魔童闹海》贡献票房了,告辞了各位。

最后,向工作在CG行业的所有小伙伴们说一声辛苦了,之所以有了你们的坚持,才诞生了那么多优秀的视觉画面,向所有CG人致敬

end

这位大神!请你不要误入歧途啊(狗头)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