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尤其是苏德战争初期的德三坦克,大家可能都会有个德三坦克当时使用的24倍口径的75毫米坦克炮性能非常的差,远不如同时期苏联坦克使用的76毫米坦克炮的印象。
但是,当时的实际情况真的是大量印象当中那样么?
不得不说,如果仅仅考虑上述两种火炮的初速和穿甲能力(苏联的F-3476毫米坦克炮初速是662米/秒,在500米距离可以击穿59-70毫米厚的装甲,而同一时期德三的KwK37坦克炮初速是385米/秒,500米距离穿甲能力是39毫米),所以认为战争初期苏联的76毫米坦克炮比德三75毫米坦克炮更好确实有一定道理。
当然啦,这种纸面上的更好并不一定会得到实战的证明,因为在战争初期的战斗当中,使用KwK37坦克炮的德三坦克曾经不止一次的击毁了使用F-34型75毫米坦克炮的苏联军的T-34坦克。
不过需要说明的是,苏联的T-34毁于德三坦克之手并不仅仅是坦克炮的问题,同时也和交战双方坦克兵的战术水平密切相关,尤其是当时德三坦克普遍采用三人炮塔比T-34坦克的两人炮塔更是给己方坦克在战斗中加分不少。
当然,德三24倍75毫米火炮性能略差和德三对这种武器的定位也有关系,因为一开始,德三并不打算用装备这种火炮的坦克同对方进行坦克战,而按照德三军队的设想,他们安装24倍75毫米火炮的坦克主要是用来进行火力支援的,打击对方对坦克、装甲车辆只能算是这种火炮副业,而在副业当中表现不佳,其实大家也没什么可以嘲笑的。
当然,其实严格的说当时并不是所有的德三75毫米坦克炮都不如苏联的76毫米坦克炮。例如当时苏联T-28坦克和BT-7A坦克使用的KT-28型76毫米坦克炮就不如德三的KwK37坦克炮。
不过还是要为KT-28坦克炮辩解一下,因为这种坦克炮的技术指标源头是苏联的M-1927型76毫米步兵炮,所以这种武器在转行做坦克炮以后性能不佳是可以理解的!
所以至少从这个角度来说,苏联的KT-28和德国的KwK37坦克炮是同一种类型的东西,而且前者还不如后者!
当然,德三坦克在战争初期较长时间使用KwK37坦克炮并不仅仅是因为他们没有更好的坦克炮,因为在战争爆发之前(1941年3月)德三军事工业就曾经考虑过给自己的坦克装上33倍口径(初速580米/秒)的75毫米坦克炮,只是由于战争的爆发,德三军事工业的这个计划没有实现而已,而到了1941年10月,德三军事工业还曾经设想过采用一种34.5倍口径的75毫米坦克炮,只是由于当时战争打的正热闹,德三军事工业没有机会把这个设想变成现实!
估计提到德三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75毫米坦克炮,肯定会有人想到那些长管75。
毋容置疑,德三的长管75确实比苏联的那些76毫米坦克炮要好,当长管75毫米坦克炮出现的时候,意味着苏德战场的坦克技术形势已经翻转了,不过在战争初期德三军队的长管75坦克炮还是不存在的,所以本文提到德三的长管75坦克炮也没什么实际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