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提起印尼,这几年谈论最多的恐怕就是雅万高铁。实际上,这条铁路只是我国在印尼投资的缩影。

我国已连续11年是印尼最大的贸易伙伴,无论是国内企业在印尼的投资建设,还是两国的经贸来往,我们对印尼的影响可以说是涉及到了方方面面。

那么,除了高铁,我国在印尼的投资兴建还有什么?两国双边合作的深化,又触及到了哪些领域呢?



先来看看去年开通的雅万高铁,其整体的运营情况吧。

基础设施是发展的动力

印尼虽是群岛构成的国家,但超过2.7亿的人口规模,使得各个岛上都显得很拥挤。人口多、基础设施落后,是印尼发展的最大短板。



雅加达所在的爪哇岛上,人口更是稠密。首都人口在千万人以上,另一座大城市万隆也有200万人。

然而,两者之间直线距离不过一百多公里,多年来却没有良好的交通系统。过去多年,雅加达到万隆之间有一条老旧的铁路在运行。



铁路还是殖民时期修建的,时速仅有50多公里,运行时间过长,乘坐舒适度更是谈不上。

公路运行的时间,最少也在3小时左右。如果遇到大型节假日或是恶劣天气,交通拥堵更是让通行时间延长到4到5小时。



两个城市间人们的来往,不管使用哪种交通工具,短短的一百多公里,基本都要花费一天的时间。

更不要说物流和货运,耗费的时间更多,这何以谈经济和社会发展?

此前,印尼很多学者就多次提到,中国之所以能从一个贫穷的国家,发展成为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背后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基础设施建设



所以早在2008年,印尼政府就提出了高铁修建规划。长远规划,是将雅加达和泗水用高铁连接起来,其中雅加达到万隆的高铁,是第一个被实施的部分。

印尼没有技术和资金,需要国外投资者参与。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和日本后来是一起竞标的。



我国不仅是在修铁路

印尼的综合实力,注定其单靠国家投入不能完成基础设施大规模建设,国外投资者的参与势在必行。

竞标之前印尼政府提出,希望国外的投资是纯商业行为,即不提出“额外要求”。与此同时,不能对国家预算造成财政负担。



2015年,我国的工程技术人员,正式前往选址路段进行勘察和可行性研究。这里遍布雨林,除了各种野生动物,还有火山、滑坡和接连不断的地震。但最终,技术人员拿出了一份长达400多页的研究报告。

相比日本的方案,我国企业后来拿出的方案没有额外要求,不用主权担保也不用动用国家预算。



最关键的是,我们提出在修建过程中,要推动印尼本土化的生产和发展。从建筑材料到工程器械,再到管理、技术和施工人员,都尽可能让印尼人参与。

围绕高铁修建,不但能带动建筑原材料行业的发展,同时也给铁路沿线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在建设过程中,部分技术还给予了转让。



上述本土化的发展,可不仅仅是一句空话。根据印尼官方的统计数据,在2019年到2023年的铁路修建期间,整个项目为雅加达和西爪哇地区,贡献了86.5万亿印尼盾的国内生产总值,相当于400亿人民币的GDP。

579万人次,改变当地人出行方式

去年10月,雅万高铁正式启用,到今年已运营一年时间。截止到今年10月,累计发送旅客达到579万人次,单日旅客上座率接近100%。



高铁满座运营,可以说正在改变着印尼人的出行习惯。与此同时,铁路的辐射带动作用也在显著增强。

过去3个小时的路程,已经缩短到了46分钟。运输能力的增加,使得沿线各个地区的人员往来更加密切。

这不但促进了沿线的消费和经贸发展,而且推动了铁路沿线和周边服务设施的持续完善。



比如,沿线的各个站点餐饮等服务设施在持续增长,既带动了消费也增加了就业。对很多国外旅行者来说,设施的不断完善,让他们的旅游体验更美好。

而在高铁的运维方面,印尼借鉴了我国大量的先进经验,同时我们也在为他们持续培训各类运维人才。



截止到今年10月,已经有419名印尼学员完成了资格性培训。在一些岗位,印尼人已经不用中国师傅带领,可以做到独立上岗了。

所以说,高铁的修建,不但深刻影响了印尼人的出行,更是在持续输出中国的经验和标准。



为什么现在的标准铁路轨距,是欧洲人制定的,就是因为当初欧洲率先把建设标准运用到了世界各地。

以雅万高铁为起点,接下来我国持续在世界各地修高铁,同样也能将很多经验标准固定下来,并最终成为他国参照的指标。

就像文章开头所说,雅万高铁仅仅是我国和印尼合作的一个缩影。在矿产资源领域,我国和印尼的合作同样越来越深厚。



资源开发和产业链布局

我国是各类矿产需求大国,而印尼恰恰是矿产资源丰富的国家。两国之间的合作,不但能满足我国的需求,同时又能推动印尼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全面发展。

从镍到锡和铜,再到铝土、煤炭和黄金,印尼的资源储量都位居世界前列。但印尼的技术和资源开发有限,同样依靠我国的技术和资金,才能弥补这一短板。



比如最重要的矿产资源镍,因为新能源技术的发展,它成为锂离子电池中关键原材料之一。而印尼镍的储量,以40%到45%的占比,位居世界第一。

我国的很多企业,已参与到印尼镍矿的开采和冶炼中。尤其是印尼政府在禁止镍矿石出口后,很多国内的投资者开始在印尼兴建冶炼厂。



矿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不再仅仅是单纯的开采,冶炼到运输等一系列产业链的布局,正在持续推动。

再比如煤炭,印尼的煤炭质地优良,是火力发电的理想选择。国内像长江电力、浙能电力等多个上市电力公司,都将印尼的煤炭列为主要的采购对象。



而围绕煤炭开采,像基础设施建设、矿业机械设施等企业,也都参与到了基础设施建设和煤炭开采中。

在铝土矿的开发利用上,我国的企业也是大力参与。目前,中铝国际和中铝股份两家企业,正在印尼建设一座铝土矿冶炼厂。



工厂预计2027年前完工,届时铝土矿原料的年生产能力为330万吨,氧化铝年生产能力为100万吨。

上述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不但能给印尼各地带来直接的开采效益,更能带动产业链的构筑和就业。

产业链最长的不锈钢生产基地,东南亚最大的氧化铝厂,都是我国企业在印尼投资兴建的。矿产领域的合作,对标的是更长的未来。



最关键的是,在诸多合作项目中,我们还为其培养了大量的专业技术人才。8月份一个联合研究实验室在万隆理工学院设立。

根据规划,未来6年时间,这个实验室将给印尼培养100名工程博士、1000名工程硕士、10000名技术人员。



这些人才在未来,将在新能源材料和绿色冶金技术领域发挥重大的作用。从开采到产业链的构筑,再到人才的培养,我们给印尼的,是全套的矿产资源开发和利用。

经济产业的发展,又会反过来促进和带动其他领域的发展与合作。



30架中国客机

2022年底,印尼的翎亚航空公司购买了我国30架客机,属于中国商飞生产的ARJ21-700支线喷气式飞机。

飞机除了执行印尼国内的航班外,还将执行飞中国和澳大利亚等国的国际航线。购买中国客机而不是其他国家的,这就是我国长期投资潜移默化的影响结果。



再比如一些并不大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印尼人也愿意把工程给中国企业。目前,中国路桥、北京城建集团、中国水电建设集团,正在印尼建设一条27公里长的高速公路。

最新的数据也显示,我国是印尼第二大外资来源国,印尼则是我国在东南亚地区第二大投资目的地。



今年1到8月份,两国的贸易额为927.9亿美元,我国已连续11年是印尼最大的贸易伙伴。

就在上个月,我国和印尼又签署了新的合作协议。

100亿美元的新合作

11月中旬,我国和印尼达成了100亿美元的合作协议。合作的项目涉及了新能源、生物科技、食品等多个领域,重点的项目则是绿色能源和技术。



我国在新能源汽车和电池制造领域发展强劲,印尼有着丰富的矿产资源。所以下一步围绕矿产产业链的打造,制造产业链的稳定,存在更大的合作空间。

这期间来华访问的印尼总统也表示,不仅视中国为强国,更将中国看作是一个伟大的文明,因此加强在各领域的合作就是顺理成章的。

随着新合作协议的签署,下一步在多个领域,我国的企业将会更多出现在印尼国内。



结语

一个国家对另一个国家的影响,在现代世界的发展模式下,更多是以经贸往来以及投资建设来完成。

我国的技术和经验输入到了印尼,打造矿产资源供应体系,再加上越来越多的基础设施建设融入了中国元素,这些影响在未来都会持续很长时间。



影响可以是直接的,也可以是间接的,可以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也能隐藏在各种经贸往来和产业体系中。这些,正是大国和其他国家的交往模式。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