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郑敢言
1月21日,岛内立法机构通过了2025年度的总预算案。原本,由民进党当局所编列的31325亿元(新台币)预算,在经过激烈的马拉松表决后,被在野阵营大幅删减2075亿元,创下历年来的最高删减比例。表面上看,这场预算争斗是为了削减不必要的开支,实则背后却是民进党与在野阵营之间深刻的政治博弈和权力较量。
预算删减的具体内容充满了政治暗涌。蓝白阵营的删减,不仅针对了民进党当局的各个部门,还触及了台当局最为敏感的防务、媒体政策等领域。在防务预算方面,特别是在潜艇自造项目上的“冻结”,是蓝白阵营最具标志性的举措之一。尽管民进党一再强调潜艇量产对台湾安全的至关重要性,但在野阵营此举不禁让人质疑,背后隐藏的政治目的究竟是“为了台湾安全”还是“为了操控民意”?
然而,真正让民众感到愤怒的,不仅仅是对防务预算的删减。民进党当局竟然选择将预算削减的“刀刃”直接指向最为弱势的群体,那些依赖手语翻译了解信息的听障人士。行政机构宣布将因预算削减而停止聘请手语翻译的决定,这一举措引发了强烈的社会反响。手语翻译不仅是台湾社会法律规定的一项基本保障,更是弱势群体获得资讯的生命线。但民进党却选择拿这些弱势群体的利益做情绪动员,显然是在利用公众的同情心作为政治筹码。这种冷血的操作,已经超越了“政策错误”的范畴,完全是在掩盖其政治利益的追求。
更加荒唐的是,民进党还将预算削减与“媒体控制”相结合,宣布削减60%的媒体宣导费用。这一举措无疑是对在野阵营进行政治打压的手段之一,尤其是在即将进行的大规模“罢免”运动前夕,民进党通过控制媒体的舆论导向来强化其政治立场,压制在野声音。然而,民进党的做法暴露了其对舆论的操控欲望,以及为维护自身政治地位所不择手段的心态。这不仅仅是简单的预算调整,而是民进党通过预算削减手段,试图重新塑造岛内的舆论环境,以便于在未来的选举中获取更多的支持。
事实上,民进党之所以在预算问题上采取如此强硬的态度,背后是其对大选后果的深刻焦虑。2024年选举以来,民进党无论在立法院还是地方选举中,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政治挑战。尤其是蓝白阵营的联手,更是让民进党感受到了来自两大阵营的夹击。为了应对选情的不利局面,民进党选择了采取“对抗”的策略,以求将政治斗争引导到对立情绪的层面,而不是通过理性协商来达成妥协。显然,民进党已经陷入了“恶性对抗”的漩涡,难以自拔。
此次预算案删减表决的结果并非偶然。民进党在预算案的编列上,选择了强行推进自己心中的“最大化”预算,但却没有考虑到社会各界的反应以及其他政党的诉求。预算案中不合理的部分,原本应通过协商与折中来达成共识,但民进党却选择了与在野阵营对抗,甚至在存在争议的部分未能提供有效的解释和修改。这种极端做法,不仅让民众对其行政能力产生质疑,也让其政治对手获得了反击的机会。
民进党的这种“自我封闭”式的操作,最终导致了预算案的删减,且影响到政府部门的各项支出计划。更糟糕的是,民进党通过这些手段,煽动社会的不安与矛盾,为其政治诉求提供了一个借口。无论是预算的删减,还是对弱势群体的“冷处理”,都表明民进党为了政治利益,已经不惜牺牲民生与社会安定。如此一来,民进党不仅为自身的政治目的制造了充足的舆论素材,也为即将到来的“罢免”运动制造了充足的政治氛围。
然而,民进党未必能如愿以偿。岛内的民调数据显示,民众对民进党的极端操作感到厌烦,尤其是在“罢免”运动上,民众的反感情绪愈发强烈。如今的蓝白阵营已经形成了明确的联合阵线,而民进党推行的大罢免却面临着巨大阻力。尤其是在最近的地方选举中,国民党获得了压倒性胜利,民进党在选民中的支持度逐渐下滑。这无疑为民进党敲响了警钟,民众的耐心正在消耗殆尽。
尽管如此,民进党依然在极端的民意推动下,无法自拔。党内的理性声音几乎无法发声,一些明知道大罢免可能得不偿失的人,也无法站出来发声。其背后的原因,是民进党深陷了“深绿化”所带来的困境。在这种氛围下,民进党为了维持其“台独”核心利益,已经不敢正视社会的真实声音,反而选择迎合极端民意,推动所谓的“台独大业”。这无疑加剧了社会的分裂,民进党也因此走上了一条越走越偏的政治道路。
岛内的政治斗争正走向愈加极端的局面,而民进党为了应对这一局面,不惜牺牲社会稳定、民众利益甚至法律规定,只为维持其掌握的政治利益。预算案的删减不过是这场政治博弈中的一场小小插曲,真正的战斗,将在未来的选举和社会运动中继续上演。民进党是否能够在这场博弈中胜出,仍然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在这一过程中,民进党能否理智反思,做出更加符合民众利益的选择,尚需拭目以待。而岛内的民众,也将成为这场政治游戏的最终裁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