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李小梅,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城中村。家里有爸爸、妈妈,还有比我大两岁的哥哥李国强,和比我小四岁的弟弟李晓东。我们家虽然不富裕,但总算过得去,直到那几年,村子开始拆迁,日子才有了些不同。

那时,村里的人都沸腾了。拆迁款分发的时候,大家都在盯着这笔钱,心里琢磨着要怎么花。我妈一开始就把钱分得很清楚,心里想着,公平是最重要的。结果,我就从我妈那儿分到了五十万。这让哥嫂的眼睛都变了,他们觉得我不该拿那么多,毕竟我是个姑娘。

“妈,你就不能稍微考虑一下吗?小梅就算了,钱该给国强,家里以后还是要靠他。”嫂子周芸那天对着我妈说。

我妈一边忙着做饭,一边懒洋洋地回答:“家里事情谁都知道,拆迁款我分得清楚,平等公平。你们有了孩子,自己养,别指望我。”



每次我回娘家,嫂子的态度都特别冷淡。她不会主动和我说话,也不会做任何打招呼的动作。每当我进门,她都会有意无意地翻个白眼。好像我偷了她的什么东西似的。再加上哥哥在我面前经常说“你那五十万真是白捡的”,让我总觉得嫂子有些嫌弃我。

直到今年,家里发生了些变化,嫂子的态度变了,我才知道原来一切的变化,都来自一个不可预见的理由。

今年春节前,我照旧回了娘家。家门一开,我先听见嫂子熟悉的嗓音,带着一丝笑意:“小梅回来了啊,快进屋,妈在厨房呢。”

我愣了一下,抬头一看,嫂子站在门口,脸上不再是冷漠的表情,而是笑容满面。她甚至走上前来,伸手想要帮我拿包。“小梅,去厨房吧,妈在等你呢。”

我错愕了一下,心里暗想:这嫂子今天怎么这么热情?我一时有些反应不过来,但还是笑着答应了:“谢谢嫂子。”

进了厨房,看到妈正在包饺子,周芸也跟了进来,帮着捏饺子皮。嫂子的脸上满是笑容,看到我进来,她立刻站了起来:“小梅,妈做了你最爱吃的饺子,快来尝尝。”

我坐下,心里开始犯嘀咕:这到底怎么回事?嫂子什么时候这么温柔了?以前每次回家,她总是端着架子,好像我欠了她钱似的。

“你们俩这么热乎,能不能别把我当外人了?”我笑着调侃。

嫂子却笑得更甜了:“小梅别说笑,大家都是一家人,哪儿能这么见外呢?国强他在外面忙,这些年也辛苦了,家里的事儿还是靠你来照顾。”

我愣住了,嫂子说这话是什么意思?以前我一回娘家,她总会提国强多辛苦,现在怎么忽然变得这么关心我?

我还没反应过来,就看到她轻轻地拉了拉我的袖子:“妈说了,分拆迁款的事儿,咱们都不提了,咱们就当啥都没发生过。”

“这话怎么说?”我心里有些不解,“妈分得很清楚,不是都公平吗?”

嫂子低声笑了笑,目光闪烁:“是啊,公平。但是今年,拆迁款的事儿,你知道吧?其实,国强他也拿了一部分,妈给了他几万块,咱们家这块地其实还没完全安置。”

我一时愣住了,脑袋里一片空白。嫂子的意思是,我的拆迁款并不是唯一的那一部分?我妈竟然悄悄地给了哥哥一笔钱?

“什么?国强也拿了?”我有些不敢相信。

嫂子点了点头,眼中带着一丝狡黠:“嗯,妈也是为了公平。你也知道,国强做生意最近有点困难,没法负担家庭开销,妈想着分点钱给他,减轻点负担。”

我突然意识到,嫂子今天的态度并不是为了讨好我,而是她知道了其中的秘密。她想要我支持她,维护家里的和谐,毕竟这笔钱虽然归我,但她和国强并不打算让这事继续传下去。

我心里一阵复杂的情绪交织,突然感到有些难受。没想到,原来自己一直以为的公平,竟然有些变味。那五十万,我确实拿到了,但和哥哥嫂子背后的默契相比,这些钱显得那么不重要。

“妈这么做,是为了什么呢?”我忍不住问。

嫂子轻叹一声:“她也想平衡家里的关系,你知道的,毕竟国强那边也有压力,咱们做女儿的,不该太过于斤斤计较。”

我沉默了。或许,妈妈做得对,毕竟家里关系的和谐比金钱重要。只是,这笔钱并没有带给我我想象中的那么多满足感。反而,这样的平衡让我感到些许的难过和无奈。

春节过后,我并没有再回家一次,而是决定和妈妈谈谈。那一天,坐在妈妈床前,我终于明白了她的良苦用心。她说:“你不理解,国强一直忙碌,压力大,作为母亲,我自然希望家庭能够安定。”

我点点头,心中有些释然。拆迁款,也许并不单纯是钱,而是妈妈对家庭的担忧和付出。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