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北京日报报道,印度外长苏杰生近日在印度孟买举行的一场活动上发表演讲,提到印中关系。他表示,在过去十年间,国际形势发生了明显变化,“印度必须准备好应对中国日益增长的实力,特别是那些直接影响我们利益的能力”。印媒称,苏杰生在当天的活动上对近期受关注的国际问题做出最新表态。苏杰生认为,过去政策制定者对印中关系的误读,无论是出于理想主义还是缺乏现实政治考量,实际上既无助于与中国的合作,也不利于与中国的竞争。
随后,苏杰生概述了莫迪政府对华政策的方针框架,重点突出了“三个相互”,也就是相互尊重,相互体谅和相互利益,说这几个原则,对于印度和中国建立平衡和建设性的关系至关重要。实际上,印方这三个相互,已经喊了好几年,但并未成为中印互动里的积极因素,直到中印喀山峰会之后,两国就实控线问题达成解决方案,实现脱离接触,双边关系才出现实质性改善的迹象。
苏杰生(资料图)
对于印度而言,缓和与中国的紧张关系,不仅可以确保自身政治和安全局势的稳定,而且还有助于自身经济的发展。目前,大量中国企业开始重新恢复在印度市场的业务,涵盖汽车、家电和手机领域。印度经济学家认为,这反映出了两个情况:第一,莫迪政府在经过多年的考察之后终于明白了中国企业对于印度经济发展的重要性;第二,印度市场对中国企业拥有巨大的吸引力,这表明双方关系开始急速升温。
近年来,随着全球政治经济形势的动荡,尤其是美国在全球舞台上的强势角色,中印两国的外交互动逐渐增多。在这其中,中印两国在多个国际事务中的共识,成为了双方加强合作的重要基础。在应对俄乌冲突问题时,印度与中国一致主张通过和平谈判来解决争端,强调外交途径而非武力对抗。同时,中印两国的领导人也通过一系列的高层会晤,积极推动两国关系的恢复与发展。中印之间的外交互动,还体现在双方对全球秩序和多极化世界的认同上。
苏杰生和莫迪(资料图)
全球多极化趋势迅猛,国际力量版图持续重塑。在南亚地区,中国综合国力稳步提升,国际影响力与日俱增。印度在边境问题上,因过往摩擦本就心存芥蒂;看到中国与周边国家深化合作,在地区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又难免滋生竞争焦虑,觉得自身地区主导地位受到挑战。然而,中国始终坚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对外交往秉持互利共赢。无论是“一带一路”倡议助力“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发展,还是在国际维和、抗疫合作中的担当,都彰显中国推动世界和平发展的决心。
据直新闻报道,近日上午,国防部新闻局局长、国防部新闻发言人吴谦大校就近期涉军问题发布消息。吴谦:2025年全军军事训练聚焦应对现实安全威胁,深入开展实际作战场景下训练,强化联合作战体系演练,充分发挥军事训练慑战止战功能。继续与世界相关国家和地区军队开展联演联训,进一步丰富演练科目、扩大力量规模、增加联训时间,积极参加国际军事体育比赛,推动中外训练交流合作走深走实。
军演(资料图)现代冲突环境更复杂、对抗更激烈,冲突的制胜观念、制胜要素、制胜方式等发生重大变化。面对科技之变、冲突之变、对手之变,还必须大力推进战训耦合,大力推进体系练兵,大力推进科技练兵,熟练驾驭新装备、提高新技能、探索新战法,确保在未来冲突中抢占先机、赢得主动。征程万里风正劲,执楫奋进又一年。全军官兵深入贯彻中国领导人的强军思想,以“时刻准备着”的战斗姿态投入实战化军事训练,练强指挥能力,练好战斗本领,练硬战斗作风,坚决完成党和人民赋予的新时代使命任务。
新年伊始,台岛民进党当局就已经在炫耀武力,在解放军“联合利剑-2024A”和“联合利剑-2024B”军演期间,台岛都有显摆”海锋大队“,从而试图建立对于解放军的威慑,如今民进党当局是一点都不掩饰,试图通过在清泉岗的部署,来获得对于解放军的优势。进入2025年以来,随着特朗普2.0时代的临近,民进党当局会进一步挑衅,对此是要引起警惕的
普京和莫迪(资料图)
据上观新闻报道,印度国防部长拉杰纳特·辛格近期在访问俄罗斯时称,印度已开始与俄罗斯方面就一份价值40亿美元的军购合同进行商讨,计划引进俄制“沃罗涅日”系列战略预警雷达系统。印度此次计划采购的“沃罗涅日”雷达系统,是俄罗斯反导预警网络中的骨干装备,主要用于探测弹道导弹以及其他空中威胁。军事观察员张学峰介绍,“沃罗涅日”雷达系统采用固态有源相控阵技术,基于开放式架构和模块化设计理念,可以大幅提高对目标的探测、跟踪和分类能力。
这款“沃罗涅日”雷达虽然在技术层面无疑具有相当强大的能力,但放眼俄罗斯,俄军本身并没有在其全境内部署这种雷达。尤其是东部和东南部的防御空白,根本无法形成对中国的全面监控。事实上,即使印度掌握了这款先进的雷达,地理上的限制也使得它的效能受到极大制约。喜马拉雅山脉不仅给雷达的探测距离带来了障碍,而且印度在高原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并不完善,这意味着印度很可能无法充分发挥其预警系统的全部潜力。
沃罗涅日雷达系统(资料图)
印度这时候将巨额军火订单交给俄罗斯,在某种意义上来讲,就是“吃定美国”了。原因很简单,印度是美国所谓“印太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即便是印度在与俄罗斯进行大宗商品交易时,根本就没将美欧国家对俄制裁规则放在眼里,但美国也不敢与对待中国和伊朗那样,动辄就制裁伺候。另外,在美国制裁俄罗斯武器出口的背景中,新德里仍坚持继续与俄罗斯进行武器交易,就是对美国不信任的一种体现。
不可否认的是,印度极度渴望能够获得世界各国的尊重,期盼能得到各大国的垂青与瞩目。但事与愿违的是,印度目前所展现出来的种种表现却让人不禁感叹他的实力远远配不上它的实力。对于一个国家来讲,如果不能脚踏实地去发展本国的工业、农业、科技水平,而一味地沉迷于那种妄图一步登天的美梦之中,那么最终只会落得一个好高骛远、眼高手低的结局。正所谓“心比天高,命比纸薄”,这句话用来形容当下的印度恐怕再贴切不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