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启新篇,各地忙“招引”。迈入2025年,从繁华都市到特色小镇,从热火朝天的线下推介会到形式新颖的云端招商洽谈,从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项目引入到新兴科技领域的前沿探索,各地招商引资“火力全开”。
年初往往是各地政府招商引资的重要窗口,记者在调查中发现,今年政府在“引资”上不仅花式出招,优化营商环境,还有侧重的新动向,例如,为充分发挥招商引资对优化产业结构、培育增长动能、经济转型升级的促进作用,各地招商引资工作精准“锁定”,紧跟国家重大战略部署,将目光聚焦于新型基础设施、节能减排降碳、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等领域的优质项目。
中国商业经济学会副会长宋向清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以来,各地在招商引资方式上呈现出多元化、精准化、市场化等创新特点,这是适应经济发展新形势、应对竞争的必然选择,也是对传统招商方式的升级与突破,体现了各地主动作为、积极探索的精神。通过明确产业方向和目标企业,避免了“大水漫灌”式的招商模式,提高了招商的针对性和成功率。
“招引”新趋势愈加鲜明
今年以来,为进一步做好招商引资工作,各地纷纷转换方式,提升招商引资质效。从具体举措来看,各地招商引资工作呈现出的产业聚集明确、区域合作加强趋势正愈加鲜明。
首先,在目标项目上,一方面,部分地区抓住新时代战略机遇,积极携手全球产业链伙伴,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等新兴产业,布局元宇宙、量子信息、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新型储能等产业。
另一方面,还有部分地区以自身优势资源和域内优势产业为依托,积极寻求相关项目加速落户,以壮大原有优势。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刘向东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各地结合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聚焦产业主动出击,开展有针对性的精准招商,积极与当地龙头企业洽谈合作,这类招商引资方式有力规避广撒网式的高成本,提升产业招商的针对性,也有利于推动重大项目加快落地建设,力争把项目规划转变为发展实绩,有力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其次,在招商引资的进程中,区域间的合作呈现出日益紧密的态势,这种合作不仅体现在省内各区域之间,省级层面的跨省合作也愈发频繁。例如,1月初,四川省达州市投促中心招商小分队赴山东开展招商引资活动,考察多个企业和项目,为当地高质量发展寻求合作机会。
在宋向清看来,通过合作,各地可以整合资源,发挥各自优势,形成协同发展的局面。区域合作有助于完善产业链,推动产业集群化发展,提升区域产业竞争力。
各地纷纷拿出新招实招
为了确保项目能够顺利落户,各地在招商引资过程中,一方面,通过拓展招商渠道与创新招商模式,以吸引更多优质项目“愿意来”。
综合来看,部分地区深挖当地文化底蕴,打造特色城市品牌形象,吸引文化、旅游等项目投资落地,实现文化招商。同时,还有部分地区发挥龙头企业引领带动作用,通过政府“一对一”扶持、“一企一议”服务,鼓励龙头企业吸引上下游配套企业入驻。此外,一些地区灵活开展驻外集中攻坚行动,实行季度驻点招商制度,打造驻点小分队招商。
以浙江省磐安县为例,其“走出去”招商的同时,还通过“引进来”的形式,充分利用春节、中秋等乡贤集中返磐以及药博会等县内重点活动举办之际,邀请重要客商或乡贤实地对县内项目和营商环境进行实地考察,进一步扩大影响。
另一方面,多地还通过完善招商引资政策体系、创新资本招商、优化服务与营商环境等形式,以确保更多优质项目“留得住”。
例如,1月6日,安徽亳州市谯城区出台《关于新形势下推进招商引资高质量发展的十条措施》,从重塑工作体系、创新运行机制、完善招商布局等十个方面,全力构建招商引资新机制、新模式;1月10日,上海市投资促进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关于促进本市招商引资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从加大重点领域招商引资力度、推动招商引资方式创新、完善招商引资扶持政策、优化招商引资服务保障等方面提出了具体措施;1月13日,江西省人民政府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招商引资工作的指导意见》,提出构建招商新格局、重塑招商新模式、完善政策新体系等多方面内容。
刘向东表示,良好的营商环境能够提供稳定、可预期的政策环境,降低企业的经营风险和不确定性,增强企业的投资信心,从而显著提升地区的吸引力和竞争力。因此,各地既要吸引企业入驻,还要促进企业的长期发展,让企业进得来、留得住、发展得好。
来源:证券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