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深一度#1986年3月,曾经是全国农业劳动模范、将大寨经验带到全国的陈永贵因为肺癌在北京去世了。
陈永贵在生命的最后,深受病痛的折磨,虽然他距离大寨千里,但是他的心中始终牵挂着这片土地,在他还清醒的时候他留下了遗愿,希望在他死后,可以将自己的骨灰撒在虎头山上。
在陈永贵去世后,也遵照了他的遗愿,并且给他立了一块碑,碑上刻着“功盖虎头,绩锚大地”几个字,这就是对陈永贵传奇一生的评价。
在1991年,陈永贵的墓地被重修,没想到这次重修墓地,却引来了很多的争议,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从普通农民到全国典型
陈永贵出身贫寒,因为从小受苦,所以他的一生都很勤俭,作为农民,他和很多人一样,将土地看做是自己的生命。
土改后分到土地的陈永贵十分激动,勤奋肯干是很多农民的特质,陈永贵也是如此。
在得到属于自己的土地后,陈永贵更加努力,希望能够通过耕种改变一家人的生活。
于是在他的努力下,他成为了当时大寨村有名的生产能手,并且开始担任一些领导职务。陈永贵被注意到是在1963年。
这一年对于大寨村的村民来说,是十分艰难的一年。大寨村的村民们先后经历了洪水、风灾、雹灾、霜冻,甚至是干旱。
这对于靠天吃饭的农民来说,每一次几乎都是致命的打击。
但是面对天灾,大寨村爆发出了惊人的精神,他们不仅没有被灾害所打倒,还完成了粮食生产任务,在没要国家救济的基础,还向国家缴了24万斤的商品粮。
这在当时是非常令人震惊的新闻,于是大寨村的事迹很快传到了上级领导的耳中。
一时间大寨村成为了整个山西学习的榜样,而领导大寨村走过灾害的陈永贵在省农业劳模大会上因为介绍了大寨村的经验,也成为了所有人学习的对象。
陈永贵的讲话虽然朴实,但是充满着毛主席思想和辩证法。这是作家赵树理对他的评价。
当时赵树理在台下听到陈永贵的讲话后,十分激动,他找到了当时山西省委书记陶鲁笳向他介绍着陈永贵。
赵树理是这样夸奖陈永贵的,“他没有一处讲到毛泽东,却处处都是毛泽东思想,没有一处提到哲学,却处处都是辩证法。 我佩服得五体投地, 人才啊! 陈永贵了不起!”
很快陈永贵的名字越传越广,第二年陈永贵就来到了北京参加会议。当时毛主席和周总理早已听到了陈永贵的事迹,于是在会议结束后,叫来了陈永贵。
周总理告诉陈永贵,当天是毛主席的生日,毛主席特意嘱咐要将陈永贵叫来吃饭。见到陈永贵后,毛主席紧紧握住了陈永贵的手。吃饭的时候还给陈永贵夹菜,招呼他多吃点。
第二天毛主席和陈永贵握手的照片就刊登在各大报纸上,陈永贵也成为了全国的名人。
此后陈永贵的位置水涨船高,毛主席的那句“永贵好!永贵好!”也成为了很多报纸在报道陈永贵时使用的标题。
不忘本色的陈永贵
陈同贵评价着他的大寨经验,一路走到了中南海,在1975年成为了国务院副总理。
在“当官”后,陈永贵倍感骄傲,有一次回到山西开会的时候都忍不住对底下的干部说到:“古今中外还没有把一个农民提到国家领导岗位上的……”
虽然后来身居高位,但是陈永贵始终保持着农民的本色,当时很多人飞黄腾达了以后,就将自己的妻儿老小一家人接到北京居住,这也是人之常情。
但是陈永贵就不,他让老婆儿子留在队上挣工分,他的口粮都是依靠这些工分。
即便他后来在这周总理劝说下当上了国家副总理,他还是一个住在胡同小院里。
不仅如此,他的衣着打扮也没有改变,每次开会他都要包着他的包头巾,穿着农民爱穿的对襟衣服,他当上副总理后要给他发工资,他说什么都不要。
回到大寨村后,依然一头就扎到地里和年轻人一起干活。
在陈永贵的心中,他始终是个农民,即便他来到了北京,他依然改变不了他农民的身份,从日常穿衣,到吃喝拉撒,他都依然保持着自己原来的习惯。
吃饭就跟原来一样,吃着小米粥或者馒头,就着咸菜、苦瓜。
他当了官后,有关部门给他配了警卫员,他刚到北京的时候住在京西宾馆,警卫员看到起床了就抢着帮他收拾。
陈永贵向来都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后来当上副总理了也是如此。
于是每次有秘书或者警卫员帮他收拾的时候,他都直接拒绝,坚持要自己收拾。
在辞去了副总理的职务后,他被安排到东郊农场当顾问,听到任命后,陈永贵马上退掉了公家给他安排的这种东西,搬离了原来的住所,没有了公车后,陈永贵每次出门不是走路就坐公交。
成为顾问后,陈永贵好像又找回了原来的自己,他对土地实在是太热爱了,空闲的时间都放在农场里,不仅要亲自过问作物的搭配,还时常深入到地头检查作物的长势和病虫灾害。
虽然在工作中,陈永贵可能有各种各样的问题和错误,但是他从农民到副总理,再到农场顾问,陈永贵始终坚持着勤俭节约的生活作风。
所以陈永贵在去世后,他的葬礼没有大操大办,在他生前他曾专门叮嘱过这个问题。
虽然他表示不要给自己举办追悼会,但是当他的骨灰回到大寨后,为了纪念他,大寨村的村民还是举办了一个简单的纪念活动。
异常豪华的墓地
为了表达对陈永贵的纪念,当时大寨村还给陈永贵的墓地设计了一个简单的样式,再没有重修之前,陈永贵的墓地外形就像一把太师椅,墓地也是用常见的青石砌成的,两边也就多了个虎头装饰,墓前是一座青石碑,这样也算是符合陈永贵的要求。
但是没想到在1991年重修后,陈永贵的墓地变得很是豪华。当时郭凤莲来大寨,担任党支部书记。
她在看到陈永贵的墓地后,就决心要重修。
当时她的设计是要按照南京中山陵的样子来重新修建。
于是在重修的时候,原本的材料和装饰都被去掉了,墓碑也从原来的青石变成了汉白玉。
除此之外,豪华的地方还在于,在陈永贵的墓前修建了228级台阶,还在去往墓地的山脚下树立了一个陈永贵的大雕像。
据说修建228级台阶是有一定意义的,因为陈永贵的党龄是38年,于是就修建了两组38级。
因为他去世的时候72岁,于是又修建了两组72级,剩下八级就是象征着陈永贵在北京工作的八年。
墓地修建完成后,很多人对陈永贵的墓地规格产生了质疑。
有人怀疑,以陈永贵的身份修建如此豪华的墓地真的有必要吗?
有些人认为,陈永贵生前有遗言,而且他一生生活朴实节俭,最不喜欢这些东西。修建这样规格的墓地岂不是跟陈永贵生前的要求相违背。
其实更多人质疑的是以陈永贵曾经的经历,用如此豪华的规格来重修是否合适。
众所周知,陈永贵在工作中的确有过不少的错误,特别是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左右,陈永贵和他的大寨也遭受了一些批评。
比如在1980年,由《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新华社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一些记者曾联合组成的调查组来到山西采访,并且写出了“《大寨走向了反面》、《一部充满谎言的“大寨斗争史”》、《“七斗八斗”给大寨造成严重恶果》、《昔阳学大寨,“大干社会主义”的成败得失》、《昔阳学大寨,“大批资本主义”的真相》”等文章。
由此来看,当时一些官方报道对陈永贵的评价就不同于之前的风格了,并且有人认为陈永贵的一些做法是给中国的农业发展造成了影响。
所以一部分人认为既然陈永贵行为存在错误,那么大张旗鼓给陈永贵修建如此豪华的墓地就有些不合适了。
这些说法各有各的道理,因为特殊的时代原因,陈永贵站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因为他的认识难以匹配自己的位置,所以产生了一些错误,导致了后续的影响。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曾经他的确带领大寨村做出来一定的成绩,并且他也让大寨村的名字走出了山西,被全国人熟知。
大寨村想要以这样的方式纪念他,也代表了村民对陈永贵真挚的感情。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陈永贵的墓地如今已经成为了一个纪念、文化场所,在新时代也在以另一种方式介绍着大寨村的历史,给大寨村创造了新的财富。#头条深一度#
参考文献:
- 袁自强.陈永贵从政始末[J].党史天地,2009,(01):45-4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