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款十元遭明嘲暗讽式道歉,并被退群,善心可以被如此侮辱吗?
文/叶雨秋




孩子捐了10块被说抠,家长称收到了明嘲暗讽的道歉,细细看了这道歉信息:“千错万错都是我的错,句子没连贯没戴眼镜,没审阅就发出去了,谢谢您的大爱无疆。”
是不是觉得丝毫没有道歉的意思,反而有点阴阳怪气的,就像做错了事,表明上承认都是自己的责任,实际是心里却憋着一肚子气。
其实这事不管怎么说,这锅肯定得工作人员背了,嫌贫爱富也就罢了,连奉献爱心都得遭受不公平的对待,这就非常不应该了。
所以,在我看来,家长以后还是不要带孩子参加这个毫无意义的活动了,纯粹是花钱找罪受。有这个闲钱了,带孩子去玩玩,哪怕是去动物园看看飞禽走兽,也比这班人要强一些,至少能给自己和孩子带来快乐。
在我们的常规认知里,捐款无论金额大小,都是一份爱心的传递,理应得到尊重和感谢。然而,一位家长近日的遭遇,却打破了这种美好的设想,在社交平台上掀起了轩然大波。
这位家长为了支持孩子学校组织的某项公益活动,捐出了10元钱。10元钱,或许在很多人眼中不算多,但它承载的是家长对公益事业的一份支持,对孩子们成长环境的一份关心。在捐款的时候,家长的内心想必是充满善意的,满心期待着自己的这份心意能为活动添砖加瓦。
可谁能想到,家长等来的不是一句温暖的“谢谢”,而是一封满含明嘲暗讽意味的“道歉信”。信中的言辞看似在道歉,实则每一句话都像是在质疑家长捐款金额的诚意,讽刺家长的“小气”。这样的道歉方式,让家长感到无比委屈和愤怒。




此事一经曝光,迅速引发了网友们的热烈讨论。有人站在家长的角度,为其鸣不平:“捐款是自愿的行为,无论多少都是一份心意,怎么能因为金额少就被这样嘲讽呢?这完全是对捐款人善意的践踏!”也有人开始反思当前社会对捐款行为的态度:“难道捐款金额的多少已经成为衡量一个人爱心的唯一标准了吗?我们是不是正在逐渐失去对每一份善意应有的尊重?”
这位母亲反映的这家公益组织就是私营的,济宁晓娅慈善公益中心,是一家民办非企业单位,其号称自己的业务范围为“慈善救助、赈灾救助、公益援助、社会公共服务。
那么这家慈善公益中心平时靠什么活下来呢,它也没有正儿八经的产业,也没有什么投资性的资产。
一般这一类的所谓“公益”组织就是靠“骗取”政府补贴和“骗取”爱心人士的捐款。
而这位女士的孩子只捐了10元钱,这就给其他爱心人士带了一个“坏”头,如果别人都学这位小朋友只捐10块钱,那这家公益组织才捞几个钱?你这不是断了人家的财路吗?
从各种媒体报道中,从水滴筹平台上有筹款人虚构病情或夸大病情严重程度来骗取捐款。比如有的患者家属在筹款时隐瞒患者有医保报销、家庭有一定经济基础等情况,筹集远超实际治疗所需的款项,筹到钱后并未将资金全部用于患者治疗。款项使用不透明,如物资采购价格虚高、部分物资未发放到位等,导致该公益项目被骂,使公众对公益捐款管理和使用产生担忧。
还有一些不法分子利用人们对佛教的信仰,在一些寺庙周边以“捐款祈福”“结缘法器”等名义,诱导游客和信众捐款,实际这些款项大多被他们私吞,根本没有用于寺庙的正常建设和宗教活动。
到现在孩子捐款10元被说“抠门”,本应是一件献爱心,做好事的事情,如今却演变成这样,这一切的背后需要我们深思,如今的捐款机构成立制度是否完善,监督管理部门是否到位?
真是让人啼笑皆非。现在的公益真是越搞越奇怪,不仅少了过去的公开透明,甚至连善款最后用到哪里,我们这些捐赠人都成了“局外人”。到底是在做公益,还是在演一场戏?




还有这种所谓的道歉——“因为捐10元钱值得生气不?千错万错都是我的错”——明嘲暗讽得让人心寒。道歉还夹枪带棒,什么意思?是捐得少不配提问,还是爱心也得看“等级”?捐款不是在比谁出手阔绰,而是每一份心意都值得被尊重。现在的公益,表面风风光光,背后到底有几分真?要真想赢得信任,靠的不是高调宣传和虚情假意的回应,而是扎扎实实地让捐赠者看到善款的去处。否则,所谓的公益不过是一场消费爱心的闹剧罢了。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