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将至,中国新春旅游市场热潮涌动。在过境免签等入境利好政策推动下,外国游客扎堆来华过节成为新春旅游市场的一大亮点。地处中俄朝三国交界的边境小城吉林珲春,即便天气寒冷,依然迎来了不少外国游客。
除了"离得近"、"性价比高",这座东北小城还有哪些特殊魅力?环球资讯广播记者朱宛玲、林路近期就前往珲春,寻找这座城市吸引国际游客的密码。来听环球资讯广播2025新春走基层特别策划《跨国"串门"常来常往 吉林边境小城冬日里的暖意融融》。
戳这里,听音频报道
"‘斯耶尼拉嘎耶尼拉那巴路’,就是猪肉牛肉蒸饺;猪肉牛肉煎饺是‘斯耶尼拉嘎耶尼拉瑞尼拉’,他们爱吃这个。"
"‘拉叶赫’,走吧,‘拉列娃’‘拉不拉娃’,左转、右转,‘彼瓦瓦利亚’,啤酒屋。"
"像羽绒服‘布哈维克’,‘巴米尔里’试试,‘尼耶斯迪戈拉’不打折……"
俄罗斯游客在珲春一家美甲店做美甲
饺子店服务员,出租车司机,服装店员……在吉林珲春,各行各业的服务人员似乎都能讲上几句俄语。细问之下,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并没有在学校系统学习俄语的经历,更多是在工作中习得一些常用词汇——这座位于中朝俄三国交界处的小县城,常年是颇受俄罗斯游客追捧的目的地。看病、治牙、美容美甲……除了吃喝以及购物,这类服务性消费是俄罗斯游客的最爱。
元旦后、春节前原本是珲春的旅游淡季,不过记者发现,在珲春的街头巷尾,不用刻意搜寻,总能看到外国游客的身影。在一家宾馆大堂,我们遇到了带团来珲春的俄罗斯某旅行社领队奥科萨娜。2024年,她平均每月带团来珲春三次,每次要在珲春待五到十天不等。用她的话说,一年里在中国待的时间"比在俄罗斯的都要长"。她说,对于俄罗斯游客而言,珲春算是个可以"无障碍"游玩的城市。
俄罗斯某旅行社领队奥科萨娜在接受采访时比划出"骑自行车"的样子
奥科萨娜:"有很多上了年纪的懂俄语的人跟我们打招呼,让我们感到很亲切。比如说我在公园散步的时候,会有一个老爷爷过来跟我谈普希金的诗,我感觉到很开心。有时候有人可能骑个自行车过来就用俄语对我说‘你好’,让我感到很温暖。来到这里所有人都能理解你、欢迎你。"
珲春某国际旅行社总经理许丽从事入境游业务已经十年了,据她观察,俄罗斯游客来珲春最青睐的并不是旅游景点,反倒是喜欢去一些本地居民也会去的早市、餐馆、商场……
许丽:"主要就是说‘换城生活’,是一个度假(的)态度。并不是说珲春这个地方我来过了,我就不来了。我们有好多(俄罗斯)游客都是一年来好几次,只要有假期他就来,拖家带口的或者几个朋友(到)中国度假。像走亲访友似的来珲春,真的是这样。"
因此,对于不少俄罗斯游客而言,来珲春并不是"一锤子买卖",而是反复多年,常来常往。
在一家餐馆里,我们遇到了正在吃饭的俄罗斯游客柳德米拉。她和几位同事一起来珲春,这次打算待五天。
俄罗斯游客柳德米拉
柳德米拉:"来多少次数不清了,我从十几年前就开始来中国,几乎每个月都会来,在这里休息,我非常喜欢这里。我们非常喜欢中国、喜欢珲春。 所有的重大节日我们都尽可能来中国过,因为离得很近,来往很方便。在这里还可以享受到各种美食,可以得到很好的休息。我们有很多中国的朋友,我们来到这里就像在自己家里一样。他们非常热情地接待我们,我们之间的交流非常愉快。"
这种常来常往,也催生了某种感情上的连结和友谊。李顽是一家当地餐馆的负责人,餐馆2002年开业,也是珲春较早做俄罗斯游客生意的餐馆之一。他说,有些客人是他"看着长大的",有的客人来吃过一次饭,还辗转托人送来印有两人合影的短袖衫。他的餐馆因故歇业过一段时间,重新开业后,许多客人都特意来跟他合影。
李顽(左)同俄罗斯客人的合影,他手里拿的是这位客人送给他的、印有两人合影的短袖衫,短袖衫上还印有李顽餐厅的名字(受访者供图)
李顽:"我这个心脏2017年做的手术,(店)关了挺长时间又重新开,当时大伙都传说我已经不在人世了,在俄罗斯人是这么传的,我(重)开了之后他们来都挺高兴,因为像见到老朋友一样。"
在一家杂货店,店里一进门的位置贴了不少店主同俄罗斯游客的合影。这位俄文名叫"米沙"的店主告诉我们,合影最初是俄罗斯游客提出的,慢慢地越贴越多,许多人也是来往很多次的"熟面孔"。照片在店里,招揽生意是一方面,更多地是提供了某种安心。
张志强的店中贴了不少他和俄罗斯游客的合影
张志强:"很多都是他们介绍来的,到我家来我不认识他,他说我是谁(的)朋友,你家有他的照片。每个照相的人,我都知道他是来(自)哪个城市,我都记得他们当时在这的情况。他们回去说上珲春买这样的东西,就上我朋友家找米沙。我感觉俄罗斯(人)和中国人是一样的,你是真诚的,他就真诚。他认为你是他的朋友,是这样。"
按惯例,一开春,珲春就将再一次迎来俄罗斯游客的入境高峰,届时,迎接他们的不光有美景,还有一贯温暖的珲春人。
记者丨朱宛玲 林路
摄像丨王赛
后期丨王赛
俄语审校丨苑听雷
签审丨魏郁 王洹星
监制丨蔡耀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