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每一个人都是主角,每一份付出都弥足珍贵,每一束光芒都熠熠生辉”。光荣属于每一个挺膺担当的奋斗者,无论是非遗传承人,还是志愿者,抑或是大学生,他们以坚定的信念和无畏的勇气,书写着时代的华章。

当好“守艺”人 跑好“接力棒”

□全椒县第二实验小学 昂 路

秧歌轻扬,花灯如梦,映照岁月流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2024年,省级非遗全椒民歌的传承与发展,如春日之花,绽放新的生机与辉煌。

这一年,全椒县第五届学生组花灯表演大赛犹如一颗璀璨的夜明珠,点亮了全椒民歌的天空。赛前,师生们沉浸于民歌的海洋,研习唱腔,探索创作,为古老的艺术注入青春的活力与创意的火花。赛中,学生们身着彩衣,手执花灯,演绎《玩花灯》《八朵云》等经典节目,犹如一幅幅流动的画卷,展现着全椒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也点燃了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火。赛后,定制的新年台历记录着学生们的笑颜与全椒民歌的温馨,让这份文化记忆更加深刻。

然而,全椒民歌的传承之路并非坦途。老一辈民歌爱好者的身影逐渐远去,年轻人的目光被现代文化所吸引,传统文化的光芒在逐渐黯淡。面对挑战,文化部门积极行动,民歌文艺小分队深入民间,慰问老艺术家,传承薪火;民歌培训班、校园社区演唱活动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激发着年轻人对全椒民歌的热爱与探索。

在这一年的传承之旅中,我深切感受到全椒民歌的深厚底蕴与无穷魅力。它不仅是全椒人民历史的见证,更是他们智慧与情感的结晶。通过传承与发展,我们不仅能够守护这份珍贵的文化遗产,更能够激发全椒人民的文化自信与民族自豪感。

回顾2024年,民歌传承与创作在保留全椒民歌传统元素的基础上,我尝试将现代音乐理念和技巧融入其中,使得新创作的民歌既具有传统韵味又不失现代感。这种创新不仅丰富了全椒民歌的表现形式,也为其在当代社会的传播和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展望未来,我们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全椒民歌的创作与传承中。通过采风和实践创作更多以全椒地区为背景和主题的民歌作品。比如,《花开千万家》将如一幅绚丽的画卷,描绘全椒地区的自然风光和人民的美好生活;《儿时》则如同一首深情的诗篇,唤起人们对纯真岁月的共鸣,通过回忆的滤镜展现全椒人民的纯朴与善良。与此同时,我还将进一步加强与传承人、民间艺术家和传唱人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全椒民歌的传承与发展。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全椒民歌将如同一颗颗璀璨的明珠,在文化的天空中熠熠生辉,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芒。


昂路(右一)在音乐课上与学生们唱响全椒民歌。

□本报记者 傅 军/摄

报道日期:2024年7月26日《让志愿服务成为一种信仰》

在志愿服务路上挺膺担当

□返家乡社会实践全国优秀个人、灵璧县青年志愿服务队 李 珂

一年的时间眨眼即逝,在这一年的志愿服务路上,我和灵璧县青年志愿服务队共成长,我和我的队友共担当。这一年,经历了许多事情,每一件事情于我而言都是成长。

感受到青年的信仰与担当。2024年春节前后,令我和青年志愿者们印象最深的四个字就是“冰天雪地”,接到扫雪除冰任务的时候,我们率先成立青年突击队,100余名青年志愿者主动申请加入,记得有一天,我们扫雪除冰10小时。王沐泽是我们当中年龄最小的,刚上八年级,一向娇生惯养的他和我们这些成年人一样,拿起铁锨,手磨出水泡也不放弃。他说:“我也是一名志愿者,我不累!”他的母亲说:“他说这是他过得最有意义的一个假期,不仅认识了大学生哥哥姐姐们,每天的生活也很充实。游戏玩得少了,来家就和我分享在志愿服务队的日常。”

学会了规范志愿服务。2024年以来,我参加了团省委、共青团中央举办的共青团“伙伴计划”示范项目培训,在江苏无锡市见到了10个省份的青年志愿服务组织,他们有情怀更有规范,他们有专业的社工机构,有来自各行各业的大咖。作为安徽省唯一代表,我参加了10省座谈会,认识到了要争创一流志愿服务组织,就必须有健全的制度,不能光凭一腔热血往前冲,要学会规范化运营才能实现持续性发展。共青团中央的领导叮嘱我要带好队伍,依靠共青团力量和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探索出符合自己发展的道路。自此以后,我主动制订相关规章制度,开展的志愿服务活动都有相应的流程与机制。

在小事中彰显责任担当。坚持党建团建引领,坚持实践育人,这是我们组织一向的原则。正是在党团引领下,我们灵璧青年的“善小而为”彰显越发明显,志愿者冉现民在捡到手机后原地等待很长时间没有等到失主,主动将捡得的手机上交到公安机关,志愿者王夫景捡到3000元现金在原地等待归还失主,失主杨闯被志愿者的行为所感动,主动送上锦旗并要求加入志愿者组织。这些都是小事,但就是因为这些小事,才让我们这座小城更加温暖。

坚持做一件事真的不容易。“伙伴计划”自开展以来,我每周、每次都坚持在现场,风雨无阻地开展活动,为社区青少年有一个假期的好去处而努力。我们主动设计五大系列十大活动,不断去邀请专业老师来支持青少年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有被顽皮孩子气哭的青年志愿者,有不被家长理解的委屈,但是无论怎样,我们一直在坚持,因为我们本着“做一事,成一事,青春就是用来吃苦用来成长的”。

前些天,谭建光教授发表的《青年志愿者要用心用情做好“小事”》引起了我的共鸣,团灵璧县委搭建青年志愿服务这个平台,我们要倍加珍惜!我们灵璧县青年志愿服务队的定位就是发挥团属青年志愿服务组织作用,打造实践育人的平台,畅通青年为人民服务、为社会奉献的渠道。我坚信,我们在志愿服务的道路上会越走越宽。


李珂(后)为学生讲解试题

报道日期:2024年10月11日《合肥师范学院120名志愿者服务环巢湖骑游大会》

擎行知旗勇担当 走行知路葆初心

□合肥师范学院文学院2022级汉语言(师范)专业 鹿月蕾

岁月如流,星霜荏苒,2024 年在欢声笑语中悄然远去。这一年,合肥师范学院行知学堂社会实践活动迎来了第十二个年头,累计建设行知学堂4580个,直接参与的“小先生”达2.0602万人次,指导教师1858人次,服务留守儿童和农民工子女8.1万余人。

回望暑假,我第三次踏上“行知之旅”。作为实践团队负责人,我率队奔赴铜陵市义安区金榔中学,开启了为期 28 天的“三下乡”行知学堂实践活动,与学堂的 40 余名小学员共度了一个意义非凡的假期。在抵达金榔中学前,该校教务处主任何淼告知我们此地偏远艰苦,我当即回应:“这是我们义不容辞之责,教育工作者本就应扎根基层、奋战一线,践行服务人民的使命担当。”

陶行知先生曾言“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2万余名大学生化身“小先生”,建设行知学堂4000余个,服务城乡儿童8万余人。我们七名金榔行知学堂“小先生”融入其中,接续书写着合师学子对行知精神传承与实践的故事。站在金榔行知学堂的讲台上,我始终坚信我们“既是知识的传递者,更是希望的播种者”,面对学生们眼中满是对知识的炽热渴望,那股坚毅深深触动着我。我们尽情描绘世界的斑斓与知识的广袤,只为回应他们眼中的憧憬,助力其追逐梦想。

在此,“担当”二字愈显厚重,它既意味着坚守教学阵地,更意味着守护学生们的梦想。艰苦的生活条件没有成为我们退缩的理由,每一次难题的攻克、每一点知识的积累,都让学生们的笑容与自信化为我们担当的强大动力。我们竭尽所能,利用有限资源满足学生们对知识的渴求。夜幕笼罩时,金榔中学总有一间办公室灯火通明,那是我们在精心备课、热烈讨论教学细节,只为给学生们呈现更优质的课堂。看到他们积极参与小实验,脸上洋溢着纯真笑容,所有的疲惫瞬间消散。这段经历恰似一把锋利刻刀,在我们生命中刻下深刻印记。它让我们懂得,担当绝非空洞的口号,而是平凡岗位上的默默坚守与奉献;初心亦非短暂的激情,而是历经风雨仍坚定不移的信念。

展望未来,我们将继续发扬行知精神,无畏艰难险阻,笃定前行。我们会将这份担当与初心传递给更多有志者,让行知精神在华夏大地蔚然成荫,为莘莘学子点亮希望灯塔,引领他们迈向美好未来。因为我们深知,我们肩负的是沉甸甸的责任,守护的是民族的希望之光,此途纵有万般艰辛,我们亦无怨无悔。


鹿月蕾(右)为小学员们讲授《生态文明》课程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