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在临近上台之前对外释放中美关系友好的信息,邀请中国代表参加典礼等,但在成为总统的第一天工作日,也就是1月21日,公开场合扬言要对中国加征关税。
这位商人出身的总统,难道又要在中美贸易战上加码吗?
但在我国外交部回应后,不到48小时特朗普“变脸”了,在1月23日开始称赞“中美关系非常良好”。
面对中方迅速的回应,特朗普的“变脸”背后,究竟发生了什么呢?
众所周知,特朗普一向是以“刚愎自用”的个性著称,他的外交风格和做事方式往往直接而果敢,但也常常因为过于自信而忽视了细节。
这次他显然在打了自己的算盘,通过加征关税,来达到制衡中国,使中国在中美关系中让步,获取美国在全球经济中的主导地位。
这次上台特朗普对华加关税的理由是“芬太尼问题”,芬太尼问题时美国长期抱怨的问题,是美国“瘾君子”的下位替代。
美国向中国“泼脏水”称中国没有遵守芬太尼走私问题上的承诺,毒品正在通过墨西哥进入美国,因此美国正在考虑,在2月1日开始对中国加征10%的关税。
之后特朗普并没有满足于仅仅威胁中国,他还将矛头指向了金砖国家。
特朗普公开要求金砖国家放弃推动“去美元化”的计划,声称如果这些国家继续推进本币结算、企图打造替代美元的货币,美国将对其征收高达100%的关税。
特朗普的言论几乎没有任何外交修辞,直接的威胁,能看出他对全球金融体系的主导地位格外在意。
毕竟,美元作为全球储备货币,不仅为美国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利益,更让美国在国际事务中占据了无可撼动的地位。
因此,当金砖国家开始推进去美元化,尤其是在中国和俄罗斯的推动下,特朗普显然感到了威胁。
这些威胁言论不仅仅是特朗普的个人看法,背后有着美国全球主导地位的焦虑,面对中国的崛起,特朗普恐惧的是美国失去全球霸权,因此他选择了最直接的方式——施压。
通过加征关税和强硬立场,他试图通过经济手段阻止中国进一步扩大影响力,进而维护美国在全球经济中的主导地位。
实际上,这些做法反映了特朗普对中国崛起的深深忧虑,他知道,中国在制造业、科技创新、甚至在全球治理中的崛起,已经逐渐改变了世界格局,而美国的霸权正面临空前的挑战。
对于特朗普做出的威胁,我国外交部也第一时间做出来回应。
首先是对特朗普因“芬太尼”对我国加征10%的关税的回应:中国是世界上禁毒最严格的、最彻底的国家之一,我们秉持着人道主义,对美国芬太尼问题提供支持,希望美国珍惜这份善意,维护好这来之不易的局面。
商务部也紧接着发声,明确表态支持继续推动中美经济关系朝着健康和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商务部提出希望双方能够基于相互尊重和合作的基础展开对话,这实际上是在为未来的谈判留出空间。
如果特朗普愿意回到桌前,双方仍然有机会坐下来通过对话解决争议,而不是一味用关税、制裁等手段去对抗。
之后是特朗普威胁金砖国家的言论,中方也做出了明确的回应,金砖国家的目标始终是合作共赢,而不是去挑战第三方的利益。
能看出来,我国的意思已经很明显了,就是告诉特朗普,并没有针对你,也没有想取代你们的意思,处于全球大局的考虑,可以坐下来好好谈。
但如果真的“一条路走到黑”,我们也不会妥协,也不会让步,坚决捍卫国家的利益,而特朗普掀起的贸易战和关税战,只会危害自身。
特朗普之所以突然改口,最重要的还是中国强大的综合国力,以及反制措施,给特朗普带来了不小的压力。
现在中国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单纯的通过关税来威胁压迫中国,根本行不通,更关键的是中国也有能力对美国进行反击。
除了经济上,在科技和军事领域,中国的反击给美国带来实质性的痛点,比如我国禁止出口的稀土资源,对美国军事领域造成了重大的打击。
美国过度对抗中国的结果,可能会带来更多的国内外压力,最终的结果,就是美国遭不住经济对冲带来的伤害。
所以就算特朗普奉行单边主义,依旧要照顾到两国贸易战造成的不利影响,这也就是为什么特朗普显得很“矛盾”的原因,既想制裁,又不能让关系太僵硬。
虽然这次特朗普释放了善意,但特朗普对华的制裁政策想要完全取消,几乎不太可能。
特朗普和美国政府高层其实还是把中国视作最大的战略竞争对手,不管怎么说,这个对手越来越强大,让美国在很多领域都感到威胁。
美国的全球主导地位正受到挑战,尤其是在中美经济关系中,双方的紧密联系使得美国无法忽视中国的影响力。
因此,特朗普虽然可能通过一些言辞软化对中国的态度,但背后的战略博弈仍然没有改变——美国仍然视中国为主要的竞争对手。
中美关系的未来,注定不会是简单的“非黑即白”局面,而是充满了复杂性,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双方可能会在“竞争、合作和冲突”这三者之间摇摆前行。
双方的合作空间依然广阔,但如何管控竞争和冲突,如何在不断变化的全球背景下找到平衡点,这就要看两国的智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