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玩表,我还喜欢围棋。自己有四十多年的棋龄,指导过的学员中有六人成为职业棋手。最近的LG杯事件,引爆全网,由此,谈谈有关围棋的话题。

一,碾压

围棋作为中国的传统文化,据史书记载有四千年的历史,被誉为人类智慧的顶峰。然而阿尔法围棋(Alpha Go)的出现,使人认清:在现代科技面前,人类的智慧是多么弱小。虽然有那句“电脑也是人造的”聊以自慰,但围棋的神秘面纱已经被剥得干干净净。

谷歌公司轻描淡写地击碎了令人们引以为傲的东方文化之后飘然而去,在一片惊讶和慌乱之中,东方的围棋人工智能开始研发,成为了专业棋手和业余高手们的老师。

图片来自网络



二,胜负

很久以前,我讲:职业棋手在比赛中只谈胜负。因为职业棋手,赢了,得奖金,输了,被淘汰。胜负直接决定生活质量。

那些附着在围棋身上的礼仪,道德,美学等,不是竞赛项目,属于社交属性和个人修养;是非职业棋手借助围棋,展现出来的个人品质,或通过围棋表达内心追求。

比如瑞士举办过的钟表精度大赛,表盘再花哨,表壳镶钻,或者来个装饰性打磨,对于比赛成绩没有用。而一枚完美的钟表作品,无论机芯还是设计,外观件,都必须是优秀的。



这次比赛,韩国棋手靠棋盒盖子成了冠军,从道德上批判人家是无效的。他和他们只想赢,只要结果。

再打个比方,网上靠各种擦边,直播带货(假,劣),或者利用饭圈等不符合传统道德标准的行为,取得流量,获取财富,不也大行其道,令人习以为常。时代变了,很多人的道德观也变了:挣到钱,就赢了。本质上讲,职业围棋也是一样。



三,影响

职业围棋这么多年,一直是靠大企业,大财团供养。企业赞助巨资举办各种比赛,为棋手提供丰厚奖金并提高棋手们的社会地位。随着世界经济形势的变化,大企业的投资热情也日渐衰微。一些世界大赛停办,棋赛奖金缩水,而职业棋手的队伍却在不断扩大。

这个事件出来,对本就不断降温的围棋大赛是一个打击。在不统一规则的前提下,矛盾随时会发生。

出资方希望本国选手夺冠是一定的。我们国内有些优秀的钟表作品送到瑞士参赛,结果名落孙山,不见得全是作品的问题。这样的现象,哪都一样。想想足协,篮协的裁判,也就心平气和了。



四,这棋还学不学

我的答案是:学。教棋多年,从开始带孩子们冲段(职业段位)到后来做普及教育,随着教学内容和时代的变换,对学棋的目的也有改变。

以前是为了让孩子们出成绩,现在更多是为了让孩子们养成思考的习惯,这样的习惯在快节奏,手机短视频覆盖各个角落的时代,尤为难得。孩子们可以静静的坐在那里,在一段时间内集中精力,认真做自己喜欢的事。还有就是能够体会到学习时的快乐。能有以上的收获,这棋就学成了。在一定水平上的提升、再学习;定段,升段,就需要更长时间的努力。

围棋对于小朋友们是很好的游戏,能给孩子们带来快乐和好的习惯,也是成年后很好的社交方式。



被赋予了太多的围棋,越来越沉重。多年前看过了太多的名利争夺,勾心斗角,在2007年退出了围棋圈,此后便很少接触棋界了。现如今,也不愿花长时间去下一盘完整的对局,偶尔会看看大赛直播。更想用这些时间陪家人,散步,读书,品茶,学学做菜。。。不是对围棋没了兴趣,而是觉得这棋子越来越重。

最后,支持柯洁的做法。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