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报道,12月4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决定将“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乙巳蛇年将至,全球迎来中国春节申遗成功后的首个农历新年。春节愈益成为全球共同的节日,既是“中国年”,也是“世界年”。
12月4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19届常会评审现场。图/新华社
从历史上与“年”的概念初次邂逅到名称、习俗与内涵不断演变,再到成为全球约五分之一人口同庆的盛大节日,春节里藏着哪些文化底蕴?它缘何能申遗成功?为何春节又是“世界时刻”?
春节申遗成功有何意义?
春节非遗申报顾问、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张勃告诉我们,春节申遗成功不仅是对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肯定,更是对中华传统文化价值的国际认可。
对内,这将提升文化自信,让中国的年味更浓;对外,将进一步促进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有利于其他国家民众更好地认识中华文化。
春节成功申遗为讲好中国故事打开了新思路。除了丰富的民俗活动,春节流传着大量民间传说和诗歌谚语,“春节故事”将成为中国文化出海的超级IP。
2025年1月22日,澳门2025年度农历春节年宵市场开市
春节经历了怎样的发展?
春节从历史深处走来,其起源与年的概念形成相关。在不同年代,年有不同的称谓,据《尔雅·释天》记载:“夏曰岁,商曰祀,周曰年,唐虞曰载。”
年本意味着庄稼丰收,甲骨文中,年的写法为上“禾”下“人”,禾是成熟的谷子,人背谷子,意味着好的收成。人们将谷物成熟一次所经历的时间称为一年。
“履端于始,序则不愆。”中国人重视时间的开端。夏、商、周三代分别以建寅之月(夏历一月)、建丑之月(夏历十二月)和建子之月(夏历十一月)作为自己的“年始”,为过年习俗的形成奠定了时间基础。由于缺乏文献,夏商以前人们过年的情形难以确知。
可以确定的是,周代已形成丰富的过年习俗。周人以夏历十一月为年始。在周代,新年这天称为“正月之吉”,宫中要举行盛大的朝正仪式,诸侯百官朝见天子,天子则举行宴会活动,并表彰奖励诸侯百官的功劳。
“正月之吉”也是公布政令法律、教化百姓的日子。官府将各种政策法令悬挂在象魏(天子、诸侯宫门外的高大建筑)之上,让百姓观览。地方官吏则将各种教令传达到社会各层,使大家对照检查。
公元前104年,汉武帝颁行《太初历》,重新以建寅之月(夏历一月)为正月,由此夏历一月一日成为岁首之日,年终岁首活动相应转移到新的时间。此后两千余年,过年基本就以夏历一月一日为标志性时间展开,直到今天依然如此。
为什么是“中国时间”也是“世界时刻”?
近年来,每逢中国春节,世界各地纷纷点亮“中国红”,共同分享欢乐喜庆的节日气氛,感受中国的多彩文化和开放胸怀。
据不完全统计,如今已有近20个国家和地区将春节作为法定节假日,全球约五分之一的人口以不同形式庆祝农历新年,春节民俗活动已走进世界各地,成为全球性的文化盛事。一些国家政要、国际机构领导人在农历新年发表祝词已成为春节期间的“固定节目”。
2023年12月,第78届联合国大会还通过了将中国春节确定为“联合国假日”的决议。从这个意义上讲,春节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
在全球化时代,各国加大资金、人员、技术、信息交流的同时,不同文化与文明的交流与融合也具有历史必然性。传统节日作为国家民族的重要文化象征,更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中国春节成为全球性文化盛事的背后,是团圆、和谐、平安、敬祖、尊长等价值取向不断引发认同与共鸣。如历史学家霍布斯鲍姆所说,许多表面看来十分古老的“传统”,其实往往是当代人有意识的发明,反映着当代人的价值与行为规范。
春节,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古老传统,传递着现代中国的开放、进步,既是“中国时间”,也是“世界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