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苏芩曾说:“跟谁在一起舒服就和谁在一起,包括朋友也是,累了就躲远一点。”
无论是爱情还是友情,从来都是相遇容易,相处难。
遇到的人多了,经历的事多了,你会发现,在顺心的相处方式下,你是你,我还是我。
人与人之间最舒服的关系莫过于:不追问,不越界,不强求。
01
不追问,尊重彼此的隐私
网上曾流行这样的一句话:“一句话能把人说笑,也能把人说跑。”
人际交往,不只在于言谈,沉默不语有时也是一种方式。
麦家的《人生海海》一书中,不善言辞的父亲,终其一生,只交了上校一位朋友。
当上校开始养猫后,若不是“我”喋喋不休地追问,父亲绝对守口如瓶,一个字也不会讲。
父亲无比珍视与上校之间的情谊。
当上校从小瞎子手里挣脱后,临行前与父亲告别时,上校放心不下两只猫,父亲催他快走,自己找机会悄悄将猫带给了上校。
无论上校出于何种原因如此爱猫,父亲从不追问,也不提及。
相反,爷爷在发现猫不见了之后,逼问父亲猫和上校的下落。
父子俩的日常相处,充满了争执,让父亲总想逃离,只有和上校相处时,父亲才能得到平静。
不追问,不妄言,是一种自我修养,更是对他人的一种善良。
生活中,总有写人喜欢将身边的一切都打探得明明白白。
追问别人的婚姻,他人孩子的成绩,朋友的经济状况等等,过于在意他人的生活。
不放过他人,也不放过自己,久而久之生了嫌隙。
在《边城》里读到过一句话:“不要刨根问底别人的过去,那可能是永远不想触碰的回忆。”
在别人不想说的时候,一直追问,其实是欠缺修养。
真正聪明的人,懂得守住自己的心,管住自己的嘴。
与人相交不要过度追问,你要懂得点到为止。
02
不越界,保持适当的距离
《人与永恒》一书中写道:“一切交往都有不可超越的界限,而一切麻烦和冲突都源于无意识中想要突破这界限。”
胡适的妻子江冬秀对打麻将情有独钟。
当他们居住在研究院宿舍时,江冬秀经常不顾规定在宿舍内打麻将。
尽管胡适多次劝告,但效果甚微。
最终,胡适选择带着妻子搬离宿舍。
有人对此感到困惑,便问胡适:“院长是你的学生,而且打麻将也不是什么严重的事,你何必如此客气呢?”
胡适听后回答:“正是因为院长是我的学生,我更不能给他添麻烦。”
这件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实际上反映出胡适内心深处对他人的尊重,他不愿以亲近为借口,去侵犯他人做事的界限。
而有些人在生活中常无度索取,不思对方感受,一旦遭拒,便心生怨怼,责怪对方冷漠无情。
若只顾私利,无视界限,终会令人生厌,哪怕是亲人,也可能渐行渐远。
在电视剧《我在他乡挺好的》里,女主乔夕辰的大伯父生病,需要到北京求医时,她毫不犹豫地承担起了这项重任。
然而,在选择医院时,大伯母坚持要挂某位知名医院的专家号,乔夕辰提出先挂普通号,却遭到大伯母的冷脸。
为了满足家人的期望,她每天天不亮就到医院排队挂号,这严重影响了她的工作表现,导致她上班迟到,甚至在重要的会议中打瞌睡。
最终,乔夕辰历尽艰辛为大伯父找到了一位优秀的医生,但因为不是大伯母心目中的名医,又引发了一番争执。
大伯母不断的过分要求,让乔夕辰终于爆发,与她发生了激烈的争吵。
俗话说得好:“再好的感情,也会死于理所当然。”
没有什么理所应当,只有互相体谅,方能和谐相处。
老子说:“邻国相望,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治国之道,需民安和睦,政简不扰。
这个理念同样适用于人际相处。
人与人既相互依偎,又彼此独立。
为此,长久的交往之道,在于情深不侵,界限有度,尊重彼此。
03
不强求,接受彼此的不同
古语有云:“天命有归,强求无益。”
人生如逆旅,你我皆行人,各自有志,各有所求。
在唐贞元年,李师道作为雄踞一方的霸主,对才华横溢的张籍心生敬仰,希望能将这位能人收入麾下。
虽说当时的张籍只是个小官,没什么收入,但却甘于清贫,早已淡泊了名利,他的心如同闲云野鹤,自在飘逸,不愿与乱世中的权谋者为伍。
一日,张籍收到了李师道的请帖,一纸承载着权势与荣耀的邀请。
张籍心知,若他直言拒绝,很可能招致杀身之祸。
于是,他决定用文人独有的方式,以诗传情,表达自己的心迹。
他提起笔,墨香四溢,写下了《节妇吟》这首诗。
诗中的名句“还君明珠双垂泪,恨不相逢未嫁时”,委婉地诉说了张籍的心声:他感激李师道的赏识,却也遗憾自己早已心有所属,无法接受这份邀请。
有些缘分,注定只能错过,但凡强求,双方皆会痛苦。
周星驰有部电影《济公》深刻揭示了人性。
影片中,降龙罗汉与其他仙人打赌,化身济公,力图扭转朱大常、小玉和袁霸天这三位九世轮回中不幸者的命运。
朱大常,九世乞丐,即便济公赐予他金子,他的自卑让他连点菜都不敢大声,最终无法承受压力而逃离。
济公显露真身,承诺满足朱大常的愿望,朱大常却只希望能成为一个“神仙乞丐”,而非真正改变自我。
小玉,九世皆为妓女,即便济公救她于危难,劝她改过自新,卖豆腐为生,她仍旧重操旧业。
济公在梦中启发小玉,告诉她变化的可能性,但醒来后,小玉依旧未能摆脱过去的生活。
至于袁霸天,九世都是坏人,他对任何劝善的道理都置若罔闻,只有通过强硬手段才能让他暂时收敛。
一个人内心拒绝改变,即便是神仙也没有办法。
在人际交往中,不要去强行纠正或改变他人,放下那份无谓的执着。
古语有云:“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人总是习惯于从个人视角出发,提出要求,试图塑造他人以符合己见。
但过度强求,往往引发不满;试图改变他人,往往导致自身疲惫。
人生,强求无益,越强求,越灾难,不如顺其自然,方显智慧。
很喜欢这样一句话:“人生是个人的修行,其实也是‘关系’的修行。”
生活全靠自己努力,感情要靠自己维系。
与人交往,一定要切记:不追问、不越界、不强求。
保持距离,不探他人隐秘,相处自然轻松。
给予空间,不扰他人抉择,相处倍感舒适。
接纳差异,不强他人所难,相处更显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