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五届中国书法兰亭奖的比拼里,辽宁书法家冯岩拿出了自己字数超多的行书作品,一路过关斩将,拿下了佳作奖的三等奖。兰亭奖那可是中国书法界的天花板,能入选展览已经很厉害了,更别提拿奖,那更是难上加难!
从这事儿就能看出,冯岩的书法创作实力得到了评委会的认可。作品展出的时候,评委们写的颁奖词也一起展示出来了,对冯岩的作品赞不绝口。
冯岩的行书是受赵之谦手札启发的,整体风格把握得特别好,笔法又稳又熟练。虽然他借鉴了清代书法大师赵之谦的风格,但在转折、提按这些地方,他搞出了不少新花样,和前人比起来,差别很明显。冯岩的这种探索,为把古代手札艺术变成现代大幅书法作品,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从冯岩的作品和颁奖词里,能清楚地看到他的书法风格是从哪儿来的。他的碑体行书,很明显是受清代书法家赵之谦的影响,模仿得特别到位。
在学书法的过程中,去追溯和借鉴前人的风格,这一步特别关键。不然的话,作品可能会显得很浅薄,甚至变成“野路子”。
不管学哪位书法家的风格,也不管学到了什么程度,能把人家的东西学得像模像样,这才是继续深入学习和发展的基础。
冯岩对赵之谦的书法学得很用心,从他的字里一眼就能看出根源。这说明他特别重视书法的传统和历史渊源。这种对传统的尊重和继承,为他以后的艺术探索和创新打下了特别扎实的基础。
冯岩的获奖作品在整体布局上并不显得特别紧凑,尤其是在前几行,看起来更像是一个字一个字地排列,更像是在认真地写好每一个单独的汉字。不过,这种写法在字与字之间的联系上就显得有点弱了。
书法创作其实挺讲究的,不能光盯着单个字写得好看,还得注意整篇的流畅性和整体布局。如果只顾着写好每一个字,却忽略了整篇作品的协调和和谐,那作品的气韵、层次感和整体的完美度就很难达到更高的水平。
现在有些书法展览里的作品,为了吸引眼球,就靠字数多来堆砌。密密麻麻写了一大堆,看着确实挺壮观,但观众看着看着就容易失去耐心。一开始可能还能认真看几行,但字多了,就很难一直保持兴趣了。
冯岩的行书作品也有200多字,数量不算少了。对于书法家来说,写字其实是一种情感的释放。他们写字的时候,心情会随着笔墨流动,有时候激动,有时候平静,整个过程其实是很享受的。看到冯岩这样的作品,我就在想,观众在欣赏的时候,能不能真的感受到书法家写字时的那种快乐和情绪变化呢?
冯岩把书本内容用赵之谦的书法风格抄到宣纸上,这其实也是一种创作方式。不过,有人可能会开玩笑说,这有点像“文字搬运工”,毕竟抄这么多字确实挺费劲的。
但冯岩在模仿赵之谦行书的时候,笔触处理得特别细致,写得很有味道。他的字既有碑刻的那种韵味,又没有刻意去用太多方笔,所以看起来棱角分明,但又不会显得太生硬,反而很含蓄、很内敛。
而且,他的行书还有一种厚重感。从整体布局来看,字排得很舒服;从细节上说,每个字都经得起推敲。他的作品不管是从大处着眼,还是从小处着手,都有很多值得品味的地方。
现在好多书法家都喜欢模仿碑刻那种斧凿的痕迹,但冯岩的笔触却很自然,没有那种刻意雕琢的感觉。这说明他在创作的时候,更看重书写的精神内涵,而不是单纯追求外在的形态。他把那种硬朗的棱角巧妙地融入笔画里,让字看起来圆润又自然。
赵之谦能在行书上取得那么大的成就,一方面是因为他在书法、碑刻和金石学上积累深厚,另一方面也离不开他超强的艺术融合能力和天赋。冯岩在学赵之谦的时候,选择了一条很明确的路——他不贪多,而是专注地去研究赵之谦的书法风格,把功夫下在深入掌握上。
专注于一种书法风格,能让学习者把这风格的特点摸透,这对初学者特别有帮助。它能让人快速找到自己的风格,写字的时候也能一下子就把学到的韵味展现出来。
但对于已经拿到兰亭奖这种高水平的书法家来说,如果一直只写一种风格,可能会把自己局限住,没法在艺术上探索得更广、更深。
冯岩通过深入学习赵之谦的书法,在兰亭奖上拿奖,这说明他在模仿和学习上确实很厉害。不过,赵之谦毕竟是近代的书法家,他的艺术成就和影响还需要时间来沉淀,我们才能更深入地理解他书法的真正价值。
学书法的时候,模仿赵之谦的笔法和风格当然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搞清楚他是怎么把传统书法和现代元素巧妙结合在一起的。只有真正理解并且实践这种融合古今的创作精神,书法家才能走得更远,艺术之路才能越走越宽。
就冯岩的作品来说,他现在模仿赵之谦已经模仿得特别像了,能把赵之谦的笔触和韵味还原得特别到位。不过,书法这事儿永远没有终点,冯岩要是想在书法上更上一层楼,还得在赵之谦的基础上,继续探索和创新,搞出自己的风格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