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将至,试问过年最火爆的生意是什么?
湖南浏阳会用一场绚烂夺目的烟火来回答你。
跨年夜当天,有德国民众凌晨4点排队抢购价值1700欧元的中国浏阳烟花一举冲上热搜。
年关将至,湖南浏阳各烟花生产车间异常忙碌,工人们熟练作业赶制烟花,海内外订单火爆。
业内人常说,世界上每燃放三朵烟花,就有一朵来自浏阳;中国人每点燃两个花炮,就有一个来自浏阳。
一河诗画满城烟花,湖南浏阳是“中国花炮之乡”,经历过行业动荡起伏后,这里的烟花产业正在全面开花,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国家文化名片”。
“中国烟花之都”在湖南
众所周知,烟花作为一种全球性的庆祝工具,能提供跨越语言、国界的独特喜庆氛围和情绪价值。每逢喜事,用一场盛大绚烂的烟火来庆祝,更能点亮人们心中的喜悦。
但在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和城市人口密度的增加,烟花爆竹的燃放带来了显著的安全隐患和环境污染问题。因此,“禁放令”开始在一些城市陆续出现,1992年,广州市率先出台了“禁放令”,随后全国各大城市也紧随其后,逐步贯彻实施“禁放令”,烟花产业一度遭遇困境。
不过基于对花炮文化的重新认识与平衡,2005年前后,我国一百多个城市开始撤销“禁放令”,对燃放政策进行了调整,全国多地将“禁止”改为“限制”,在保障安全和环境可承受的前提下,允许民众在特定时段和区域内燃放。
不得不说,燃放政策的变化着实为地方的烟花产业打了一记强心针,其中,湖南浏阳的表现令人瞩目。
从生产要素来看,湖南浏阳显然享受到了自然的馈赠,地处亚热带,土壤酸性且富含火硝,为花炮提供了原材料;竹木资源丰富,适合做炮筒;境内河流多,水源足,既满足生产需求,又便利运输。
回看过往,浏阳花炮历史悠久,《中国实业志》记载:“湘省爆竹之制造,始于唐,盛于宋,发源于浏阳也。” 近代以来,浏阳花炮产业历经曲折,在战争和动荡中受创,好在工匠们坚持传承,到了20世纪50年代,政府扶植花炮业,调整税率,湖南花炮生产迅速恢复,浏阳占比超半。1995年,浏阳被国务院批准授予“中国花炮之乡”。
如今的浏阳拥有涵盖研发、生产、经营、物流等环节的烟花全流程产业链,其烟花产业规模稳居全国第一。
2023年浏阳烟花产业实现总产值508.9亿元,比上年增长68.8%。2024年浏阳烟花爆竹产业出口额为65.8亿元,同比增长24.9%。其中,花炮出口重镇文家市镇表现尤为亮眼,2024年花炮出口主营业务收入达10.6亿元,同比增长35.7%。
在市占率方面,浏阳烟花的内销占全国的60%,出口总额占全国的70%,专业燃放市场份额占全国的90%以上。在国际市场上浏阳烟花也享有很高的声誉,其产品遍及美洲、欧洲、东南亚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目前浏阳的花炮企业431家,产业年产值突破500亿元,带动了30余万人就业,年发放社会工资近200亿元,已成为当地的重要支柱产业。
传统烟花焕发新生
众所周知,特色产业是县域经济区位条件和资源禀赋的集中展现,它依托于当地独特的资源,经过长期的培育和发展而形成比较优势,乃是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对于浏阳来说,烟花早已不是逢年过节的限定,而是借着新时代的东风,在实践中一步步走向产业长红,试问这个人口147万人的县级市,如何做到从“十户九爆”的家庭式作坊发展到百亿规模的全产业链,成为全球最大的烟花爆竹生产贸易基地和科研中心的?
关键在于:湖南浏阳的烟花产业在“守正”与“创新”的相辅相成中升级、融合,加快转型升级,迈向高质量发展。
要知道,我国传统产业底蕴深厚,拥有成熟的工艺体系,主要分布于轻工、纺织、机械、食品等多个领域,在制造业中占据主导地位,占比超过80%,与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时代的变迁下,市场需求和消费习惯千变万化,想要在新的市场环境中活下来且活得好,传统产业的发展就不能故步自封,而是需要顺势而为。
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强调,坚持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不能当成“低端产业”简单退出。去年全国两会期间,最高层再次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是忽视、放弃传统产业。
尤其在培育新质生产力的背景下,推动传统产业升级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竞争力,既是积极适应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必然选择,也是主动引领产业革命的战略需要。
面对这样的机遇,浏阳研究并制定了《浏阳市烟花爆竹产业集群“十四五”发展规划》、《浏阳市烟花爆竹产业高质量安全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以及《浏阳市打造“世界花炮之都”十条激励政策》等一系列政策,每年还统筹拨付1亿元的专项资金,以支持产业的发展。
政策在前,离不开人才的助力,才能将这一红利转化为实际的生产力和竞争力。针对烟花产业科研基础条件不强、人才培养机制不健全等问题,浏阳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加大创新型人才培养力度,例如,出台人才引进政策,定制职称评审,投入资金培训,提升烟花产业人才素质。近年来,浏阳烟花产业人才数量显著增加,涵盖科研、安全、文创、焰火燃放等多个领域的高层次人才和专业技能人才。
最重要的是,科技创新是浏阳烟花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其中,数字化与智能化更是这一产业实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手段。浏阳鼓励企业研发和运用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进行改造升级,与南京理工大学等专业院校合作,取得了多项烟花产品工艺创新成果。
①“人做”变“智造”:目前浏阳花炮持续推动数字化与智能化升级,效率提高2倍,涉药人员减少50%,产值增长80%,全市建成机械化自动化示范生产线20条。
②研发环保产品:支持企业开展钝感烟火药等绿色安全环保型烟花爆竹品种的研发创新,研发出无火药烟花、微烟无硫发射药等新产品,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③AI赋能产品多样化:浏阳鼓励企业采用“烟火+”的创新发展模式向价值链的高端领域迈进,积极探索无人机与烟花的融合,利用无人机技术实现烟花在空中的精准定位和控制。例如,湖南花火剧团攻克数字化点火技术,实现了烟花与无人机技术的融合,打造了“天空之门”等惊艳全场的大型焰火表演,频频出圈。
除了制造端的技术革新和消费端市场的转型升级,浏阳烟花产业的发展还迫切需要文化产业的深度融合与赋能,利于进一步拓展市场空间,助力花炮产业向更高层次、更宽领域迈进。
目前,浏阳正积极探索将花炮产业IP与城市文化深度融合,旨在开辟一条产业融合与可持续发展的创新之路。
其中,探索“烟花+文旅融合”的新模式是关键的一步,例如,自2023年以来,浏阳持续开展周末焰火秀活动,截至目前共举办各类焰火燃放活动94场,其中周末焰火秀60场,累计吸引游客500万人次,拉动消费超150亿元。2023年浏阳入选第一批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单位名单;2024年,浏阳烟花爆竹产业入选“中国有影响力的城市产业名片”。
整体来说,在“文化+科技”加持下,浏阳传统烟花产业正在释放新动能,推动产业能级大跃升,助力县域经济做大做强。基于此,浏阳始终坚持“产业立市、产业强市”不动摇,加快构建“2+2+N”现代化产业体系,该市已连续两年位居全省县域经济先进县第一。
产业转型升级靠规划
有句话叫做,没有夕阳行业,只有夕阳思维。
湖南浏阳通过精准施策、推动产业融合、强化创新驱动等多项举措,为传统烟花产业的持续繁荣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其成功经验可为其他地方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启示。
作为深耕行业研究26年的科技型决策智库,前瞻产业研究院一直持续追踪地方特色产业的发展动态,深入洞察其内在规律和发展趋势,为地方产业的转型升级和繁荣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前瞻认为,在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背景下,无论是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提升,还是培育壮大新兴产业,亦或是前瞻性地布局建设未来产业,都必须深刻把握因地制宜的原则。产业发展不能千篇一律,而是要紧密契合当地的特色资源、文化底蕴以及整体经济社会需求。
在规划产业发展时,既要立足当地的资源禀赋,充分发挥自然优势和人文优势,又要遵循产业发展内在规律,确保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还要科学落子布局,统筹考虑短期效益与长期目标,以科学的态度和战略的眼光,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地方产业的繁荣发展,离不开科学的产业定位和精细的规划布局。一个清晰、符合地方实际和未来发展趋势的产业定位,是地方产业崛起的基石。前瞻产业研究院作为政府的发展智库,由国际院士专家领衔,组建“3+2”知识结构复合型团队,利用6大自研大数据平台,构建“产业研究+大数据+技术洞察”的全球化优势,持续研究监测超6600+细分产业,洞察市场趋势、行业热点和技术发展方向,能够为地方产业提供精准的转型升级方案和策略建议,为地方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贡献力量。
前瞻经济学人APP 产业观察组
更多行业研究分析详见:
【1】《2024-2029年中国花炮(烟花爆竹)产业发展前景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前瞻产业研究院
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新赛道研究、投资可行性研究、产业规划、园区规划、产业招商、产业图谱、产业大数据、智慧招商系统、行业地位证明、IPO咨询/募投可研、专精特新小巨人申报、十五五规划等解决方案。如需转载引用本篇文章内容,请注明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更多深度行业分析尽在【前瞻经济学人APP】,还可以与500+经济学家/资深行业研究员交流互动。更多企业数据、企业资讯、企业发展情况尽在【企查猫APP】,性价比最高功能最全的企业查询平台。
参考资料:
【1】《湖南浏阳:创意遇上科技 古老烟花焕新生》,新华社
【2】《创意频出 燃遍世界中国烟花何以出圈?》,华西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