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市内医疗机构之间检验检查结果互认项目超过200项。”这是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的之一。实施卫生健康系统为民服务实事项目,是国家卫生健康委代表全系统干部职工向全国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检验检查结果互认在过去多年积攒的硬实力基础上,向着新目标稳健前行。
有信心,更有底气
目前,山东省滨州市已有199个全省统一的检查检验互认项目。“今年将进一步扩大互认项目范围,实现地市内医疗机构之间检查检验结果互认项目增加至300项。”滨州市卫生健康委医政科科长李俊哲说。
截至1月20日,四川省绵阳市检查检验结果互认项目达161项。绵阳市卫生健康委医政科副科长文钧说,绵阳市正在积极按照上级部署扩增检查检验结果互认项目,推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检查检验结果线上互认平台和“影像云”平台全覆盖。
截至2024年底,山东省青岛市检查检验结果互认项目已达207项。“目前,已启动检查检验结果互认扩容摸底、论证,2025年将全面推进检查检验结果互认项目扩容。”青岛市卫生健康委医政药政处副处长姜兴祥表示。
没有信息化,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工作寸步难行。滨州、绵阳、青岛三地扎实的信息化基础,为推进当地检查检验结果互认提供了关键支撑。
绵阳市依托全民健康信息互联网平台建成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平台,目前已接入医疗机构64家,其中二级及以上公立医院47家、乡镇卫生院17家,检查检验结果可实时在线查阅,实现“一次检多次用”。文钧介绍,绵阳市还依托“城市智脑”大数据平台建成“影像云”平台,已接入医疗机构21家,有效解决了影像检查线上互认“无片可查”的问题。目前,绵阳市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平台三期扩面建设正在进行招标采购。三期建设完成后,互认平台和“影像云”平台可同步完成乡镇卫生院全覆盖,实现市、县、乡三级医疗机构检查检验信息互通共享。
截至目前,青岛市有690家医疗机构接入市级智慧检查检验系统,越来越多的患者就医无需再携带纸质报告单或光盘等资料,就医体验大大提升。事实上,14年前,青岛市就着手构建区域卫生健康信息平台,但在建设初期,由于缺少统一的患者信息系统,跨院数据共享成为一大难题。为此,2015年,青岛市推出“一号通”系统,通过统一市民的就诊卡信息,解决患者在不同医院间的身份识别问题。随着技术的进步,青岛市进一步升级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实现平台主动抓取医疗数据,确保了信息的实时性和准确性。2022年10月,青岛市上线市级智慧检查检验系统,接入32家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实现47个检查检验项目的互认共享。此后,检查检验结果互认机构与项目不断扩容。
滨州市也在信息化平台搭建和资源对接方面加速推进。李俊哲介绍,2023年10月,滨州市完成市级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平台建设,该平台与滨州市“医疗影像云”平台和山东省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共享应用平台对接。这一举措使滨州市的二级以上公立医院能够实现跨市调阅检查检验结果,为实现更广泛的跨区域医疗数据共享奠定了基础,也为后续扩展和深度整合区域内外医疗资源提供了技术保障。
最看重的是患者安全
1月20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召开的新闻发布会强调,检查检验结果互认项目的确定,应当从保障医疗质量安全角度出发,选择具有较高同质化水平、较好稳定性以及统一技术标准的项目。
“患者安全是我们最看重的。”姜兴祥表示,青岛市坚持以医疗质量为底线、以具体互认条件为前提,将质量控制贯穿于推进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工作的全过程。在推动检查检验结果互认的初期,青岛市充分发挥临床检验、医学影像等质控中心专业优势,对拟纳入互认范围的项目进行了两轮次深入、细致的论证。一方面,互认项目在不同医疗机构的检查检验结果的稳定性、精准度要达到较高水平;另一方面,考虑到群众就医便利性,重点关注看病就医过程中的高频检查检验项目,确保其纳入互认项目后能够减少患者就诊费用、提升患者就医体验。
互认共享准入门槛该怎么设?青岛市的做法是,要求所有申请加入互认范围的医疗机构必须通过实验室质控,并纳入市、区两级日常质控范围。截至目前,青岛市已有710家医疗机构上线“市级智慧检查检验系统”,其中175家与山东省“鲁医互认”平台互联,实现省内区域互认,累计完成项目互认140万项次。
在质控上,绵阳市建立覆盖市、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分级质控体系,确保全市医疗机构在检查检验质量上“同频共振”。文钧介绍,绵阳市每半年对市属医院和县级龙头医院的标本检验结果进行比对,再通过县级质控中心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进行质量检查,确保质量体系的可溯源性、合理性。截至目前,绵阳市已开展22轮片区督导检查,印发22期质量通报,为5000余人次提供质控业务培训。由此,该市临床检验项目抽样平均通过率提升6%。此外,绵阳市推行线上质控,对平台图像和报告进行随机抽查,实现对数据的实时监控。
滨州市组织接入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平台的所有医疗机构开展线上培训,指导医疗机构进一步掌握平台操作流程。各医疗机构同步为所有临床医师开展培训,确保临床医师熟练掌握接诊和开单各环节互认操作流程,提升平台使用率。同时,滨州市卫生健康委强力督促医疗机构按规定参加国家、省级质控中心组织的室间质量评价等质控活动,委托市医学检验质控中心开展市内的实验室室间质评,确保实验室检查检验结果达标。
用好激励,调动积极性
患者病情是变化的,检验检查结果互认的“有效期”怎么算?哪些项目可以互认?
绵阳市出台医学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医保激励管理办法,从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付费、医保基金预算总额等方面,对医疗机构予以激励。该市明确,不因检查检验结果互认调减医疗机构医保基金预算总额。同时,该市实行医务人员专项激励,出台相关政策,明确将结果互认工作开展情况作为医务人员年度考核、评先评优条件;鼓励各级医疗机构制定“一院一策”补偿措施,目前该市70余家医疗机构制定了院内工作方案,累计兑现医务人员互认专项补偿56万元。
青岛市为消除医疗机构开展互认工作的顾虑,明确“不因实施检查检验结果互认而降低区域医保总额”的原则。同时,青岛市探索建立科学的补偿机制,通过适当的财政激励和医保支持,让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的工作得到应有的回报。
李俊哲表示,滨州市紧扣政策要求,锚定工作前行方向。下一步,将建立完善覆盖全市的临床检验和放射影像质量控制组织,深入掌握接入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平台的所有医疗机构的使用情况,通过开展培训、及时宣传、固定考核等举措,指导医疗机构和临床医师在保证医疗质量的前提下,不断提升检查检验结果互认率。同时,深入监察纠偏。对检查检验结果互认项目、互认比例明显偏离平均水平的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加强重点监管,落实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平台应用情况定期通报制度,督促纠治医疗机构过度检查检验,持续提升服务便民度。
文:健康报首席记者 姚常房
编辑:李诗尧
校对:杨真宇
审核:管仲瑶 叶龙杰
本文经「原本」原创认证,作者健康报社有限公司,访问yuanben.io查询【3ZC1EN8G】获取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