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日报
《人民日报》(
2025年01月24日
第 18 版)
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善琏镇,当地书法家为市民写春联。
施雪斌摄(人民视觉)
河南省许昌市建安区灵井镇霍庄村,村民在制作社火道具。
吕超峰摄(人民视觉)
山东省济宁市金乡县韩庄村,歌伴舞表演拉开“村晚”序幕。
赵 波摄(人民视觉)
善琏镇湖笔匠人在制作湖笔。
张 斌摄(人民视觉)
霍庄村文化合作社的成员们正在演出。
靳莹莹摄(人民视觉)
韩庄村“村晚”现场,村民们正在观看山东琴书。
赵 波摄(人民视觉)
迎春锣鼓敲起来,喜庆舞蹈跳起来。迎新年,庆新春,广袤农村,各种文化活动精彩上演。这是乡村文化建设累累硕果的展示,是农民群众多彩文化生活的缩影,也是乡村全面振兴新气象的展现。
乡村全面振兴要传承发展提升农耕文明,走乡村文化兴盛之路。新时代新征程,要保护、传承、发展优秀传统乡土文化,不断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有力赋能乡村全面振兴。
——编 者
湖笔写春联
乡村气象新
本报记者 窦瀚洋
“笔走龙蛇歌盛世,民携幸福贺新春”……临近春节,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善琏镇的湖笔文化公园里,红色春联高高挂起,各式“福”字热烈喜庆,墨香四溢。排队领取用湖笔写就的春联,上海游客张艳格外开心,“很有仪式感,很有纪念意义。”
名气响当当的湖笔制作技艺,首批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湖笔小镇善琏镇,传统湖笔制作工艺复杂,需经历择料、水盆、结头等8道大工序128道小程序,先后获评“中华老字号”“全国十大名笔”等10余项国家级荣誉。今天的善琏人仍然延续着制笔传统,几乎家家都出笔工,不少人家已几代传承。
走进湖笔世家双鹿湖笔店,杨文和姚玉粼夫妇正忙着赶制湖笔,他俩都是90后,家中四代都是湖笔匠人,到了姚玉粼这代年轻人,能沉下心来坚守这门手艺的,在善琏还有不少。
姚玉粼告诉记者,她大学毕业后返乡,父亲姚真泉便告诫她:“不做生意,先学手艺。”于是,姚玉粼拜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湖笔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邱昌明,一学就是3年。
匠心精神师徒相传,目前善琏镇有湖笔从业者1600多名,随着越来越多年轻人加入,湖笔焕发出新的活力。
在双鹿湖笔店,前来选购湖笔的游客不少。簪笔、青花瓷笔、珐琅彩笔……记者见到了不少制作精美的湖笔文创产品。湖笔不断跨界,创新款式颇受年轻人追捧,“这就是我们年轻一代‘湖笔人’赋予湖笔的新内涵吧!”姚玉粼说。
立足湖笔文化特色推陈出新,在南浔,湖笔已从实用型向工艺型、礼品型转型,创新研制胎发笔、生肖笔等600余项湖笔文创新品,拥有专利460项,不断提升产品附加值。
不光湖笔文化公园人气旺,另一头,善琏湖笔厂里也很热闹。寒假期间,不少家长带着孩子前来体验制笔研学课程。授课老师、省级非遗传承人王晓华一边讲解技术要领,一边手持择笔刀,双目紧盯笔尖,孩子们有样学样,全神贯注。
以“研学热”为契机,这几年善琏镇充分挖掘湖笔资源,大力发展研学旅游,促进乡村全域共富。去年7月,镇里联合湖笔小镇及15个各具特色资源的乡村,将湖笔元素融入研学体验、国学课堂、旅游线路,累计接待研学3万余人次,参与村民每年可人均增收2.3万元。
这几年,善琏镇不断加大建设力度,乡村文化逐渐“活”起来。春节将至,各村早已备好文化大餐。卜家堰村的湖笔匠心馆里,湖笔制作学习班免费对外开放,吸引不少年轻人学习、传承湖笔文化。善琏村的汉字艺术研究院里,纸巾画作妙趣横生,水墨咖啡兼具笔墨趣味……
“聚焦‘中国湖笔之都’特色品牌,未来我们将继续在集成资源、深挖特色、创新实践上下功夫,将湖笔制作技艺保护传承与乡村全面振兴相融合,提升非遗文化的现代价值。”善琏镇党委书记李莲莲表示。
社火活了
日子火了
本报记者 张文豪
喧天锣鼓一敲,嘹亮唢呐一响,河南省许昌市建安区灵井镇霍庄村村委大院里,不少村民换上行头,带着自制的社火道具,开始了迎新春的节目排练,年味儿顿时浓烈起来。在空中,彩龙游动、翻滚、盘踞,不停地变换着花样;在桩上,狮子腾跃、回旋、直立,时而威风凛凛、时而憨态可掬……
霍庄村是闻名全国的“社火道具专业村”。新春将至,这个百年“社火村”的乡亲们格外忙碌。烤、粘、填、糊、上色……年近七旬的姚红玉一双巧手上下翻飞,忙得额头沁出了汗珠。不到一个钟头,一个威风凛凛、栩栩如生的社火道具龙头便扎制完成。
“一条完整的舞龙,短的有5米左右,长的可以达到20米。”姚红玉说,龙头是整条龙的重点,刻画要逼真,色彩还得鲜艳,“忙碌了一年的乡亲们,就希望在春节抖擞精神,舞动起来。”
接单、沟通、确认……屋内,他的儿子、36岁的姚永恒正忙着回复网上买家的提问,把键盘敲得“嗒嗒”作响。“我们家的订单上个月就已经排到年底了,新单子都不敢接了。”姚永恒说,“今年是申遗成功后的首个春节,来找我们的订单明显多了。”
源于农耕文明的社火,是河南农村少不了的年味记忆和乡愁寄托。早在清末时,霍庄就有了社火道具生产。如今,小到舞鞋头饰,大到舞龙舞狮,这里的社火道具已达30大类200多个品种,占据了长江以北70%以上的市场。
曾经,百年“社火村”一度面临发展窘境:市场销路打不开,传承人梯队断档……如何破局?霍庄村在守正创新中不断摸索,运用互联网思维,走出了产业化、规模化的路子。
“在俺村,80%的人都在干社火道具这行。”霍庄村党支部书记霍军政说,村里建起“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龙头企业给农户提供质优价廉的原材料,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村物流公司有专人上门收货,社火成为村里名副其实的富民产业。
社火的红火,也吸引着外出务工年轻人“组团”回村创业。90后霍帅兵将传统工艺应用于汉服生产,成功解锁老手艺的新商机;00后霍云龙通过直播让社火制作“见人见物见生活”……
“搁以前,临近年关,我们常常离家往外走,带着社火道具跑销路。现在大不一样喽!”村民霍晓军说,近年来,村里年轻人结合声光电技术,参与研发和设计出了会发光、发声的舞龙、舞狮产品,网络订单、实体店买家主动找上门来。
霍军政提供了一张喜人的“年度账单”:2024年,霍庄社火道具销售额达1.2亿元,70%的村集体经济、80%的群众收入来自社火道具和戏剧用品产业,带动村民人均增收近3万元,村集体收入近百万元。在一些知名电商平台,很多社火道具店铺来自霍庄,一些产品出口到东南亚、欧美等地。
社火闹年,年复一年。非遗社火,传承不息。临近春节,霍庄村民再次穿上戏服、化上戏妆,抖掉旧岁的倦意,或划旱船、骑毛驴,或舞龙狮、摇彩扇,在欢快的锣鼓声中,迎接新年热辣滚烫的美好生活。
(王利辉参与采写)
农民当主角
“村晚”年味浓
本报记者 李 蕊
“咚锵咚锵咚咚锵……”伴随着铿锵有力的击鼓声,村民们踩着鼓点挥龙舞狮,“村晚”氛围被点燃。山东省济宁市金乡县高河街道韩庄村“村晚”现场,村民自编自导自演,把浓浓的年味“拉满”。
“村晚”舞台上,村民是绝对的主角,韩庄村蔬菜种植大户王爱华便是“明星”之一。
节目开演在即,王爱华刚从芹菜大棚出来,简单拾掇后,便匆忙投入最后一次排练中。
“开场舞是我们自己编导的《中国美》,我和村里几个姐妹练习个把月了,特别期待今天的演出!”身穿绯红靓丽的秧歌服,王爱华既兴奋又激动。
高清大屏上,一朵朵牡丹绽放,扇子舞《中国美》闪亮开场。队伍中的王爱华手中彩扇上下翻飞,脚下四步一前、两步一转,一颦一笑,节奏感十足,引得台下阵阵叫好。
台前幕后,像王爱华这样的村民还有不少。今年68岁的村民胡树安是“村晚”的“老戏骨”,除了拉二胡、吹笙外,他还是戏曲类节目的幕后“大导”。
“别看我年龄大了,以前庄上唱大戏都邀请我组戏班子,这是我第五年参加‘村晚’了。”胡树安说,本届“村晚”,山东琴书、山东落子、渔鼓戏、四平调等非遗民俗文化曲目占多数。
乡音会友,老少同乐,约500名村民将广场围得满满当当。村民点单,文化指导员支招,是今年韩庄村“村晚”吸粉的一大秘诀。
一个多月前,韩庄村党支部书记韩坤举通过微信群让村民点单,“老人想听戏”“孩子要看舞狮”……村民们纷纷留言,民俗文化曲目成为大家点单的集中需求。
爱听小曲的有多少?爱看大戏的有多少?谁会演艺、谁有唱功?县里文化指导员下到村里,挨家挨户调研摸底,村民们对文化生活的渴望和喜好被一点点挖掘出来。
对准了爱好,就找到了方向。文化指导员们根据这些信息,在全县范围内联络文艺人才,邀请专业的舞狮团队、曲艺老师、书法家、画家等走进乡村。“今年‘村晚’看起来就有劲,去年村里来了文化指导员,节目档次一下上来了。”村民胡艳娟说。
“‘村晚’释放年味,汇聚文化力量。去年以来,首批170名文化指导员下沉到乡村,开展指导活动120余场次,为年底40多个村精彩上演‘村晚’打下良好基础。”金乡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杜兵介绍。
精彩的“村晚”是乡村文化建设丰硕成果的集中展现。文化指导员、文化夜校……文化的“种子”在金乡全县播撒开来,推动全民秧歌舞、全民才艺大赛、戏曲曲艺票友赛、非遗展演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走村串乡,群众参与度越来越高。去年,由村民参演的四平调小戏《舅舅那些事》、坠子戏《少一不可》等剧目还获得山东省小戏小剧汇演一等奖。
年味、乡土味、文化味,让人回味;演村里人、道村里事、唱村里美、赞新时代,成为本届“村晚”的主旋律。“我们在内容编排上,都是选取身边人、身边事,希望以更接地气的方式展现村民的幸福生活。”文化指导员闫姝臻说。
为了满足在外游子看“村晚”的愿望,部分村民对“村晚”进行了现场直播,一名在外大学生在公屏上留言:“‘村晚’是浓浓的年味,更是那绵远悠长的乡愁,愿家乡越来越好。”
(易鹏参与采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