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周末,接到发小的电话。
交谈中他表明,今年还是不回家,托我给他父母捎点年货。
印象中,这已经是他第四个春节没有回家了。
谈及原因,来来回回绕不开两个字:没钱。
前几年,发小在老家开了个餐厅,时运不济,生意难做,积蓄全部赔光不说,还欠下不少外债。
如今一家人在深圳打工,春节回一次家就意味着三个月的工资打水漂。
一家四口的路费、年货钱、人情往来的费用……像是一座座大山,压得他喘不过气。
甚至,发小说深圳冬天暖和,他这四年都没舍得买新的冬衣,回一趟家还得给一家子置办几身新冬衣。
其实不只是我发小,人到中年,难免面临春节变“春劫”的困境。
去年春节过后,有个词在网上火了,叫“过年式破产”。
过年时还没有感觉,过完年才发现钱都不知所踪了,算完账直呼“破产”。
有人花的比赚的多,有人一下花掉了一半积蓄、为日后的房贷发愁……
辛辛苦苦大半年,一夜回到解放前。
很多人吐槽,平时挣钱如针掘地,过年开销如水浇沙。
不由得感叹,成年人回家过年的路,真的都是用钱铺的。
02
小时候盼着过年,因为过年意味着长假、鞭炮、大鱼大肉、好吃好喝。
那时候还不明白,童年之所以能够无忧无虑,是因为父母在托举,在负重前行。
如今我们跨入中年,扮演起赡养上一代,托举下一代的角色,真的开始害怕起了过年。
只觉得年像一头张开血盆大口的吞金兽,一台高速运转的碎钞机。
社会学家罗辉曾通过问卷调查,采访了100个家庭,把春节开销划分为三档。
最低档的为舒适版,原则只有一条,能省一点是一点,攒钱不易,且花且珍惜。
只买常规的肉类、坚果、水果、烟酒等,不买溢价的春节特供物品。
置办年货预算2000元,购置新衣预算5000元,四钱支出预算7000元,聚会娱乐预算3000元,交通出行预算2000元,还有一些杂七杂八的消费预算2000元。
饶是精打细算,一个春节过下来,也要20000元往上。
都说是成年人的崩溃,是从缺钱开始的。
但比缺钱更让成年人崩溃的是,辛辛苦苦一整年刚把钱包攒鼓,还没有暖热,过年时又要眼睁睁地看着钱包被掏空。
老婆看了一年的包包;答应孩子期末考试进前十就给他买的手机;老父亲早就该换的助听器;母亲那起球变形的大衣;还有走亲戚的各种礼物和红包……
哪一个少得了?哪一个放得下?哪一个你敢不考虑到?
成年人,看似风光,有车、有房、有票子。
实际上,口袋里有几粒余粮只有自己最清楚,个中滋味也只有自己最明白。
03
前两天看了2024年度纪录片《生灵奇旅》,其中一章讲到了动物的迁徙。
在非洲每年6月份,会有数百万计的动物大军,从塞伦盖蒂草原出发,前往马赛马拉草原。
全程3000多公里,在路上它们会逐渐耗光自身所有的脂肪贮备,饿得瘦骨嶙峋。
而在迁徙途中,早就有狮子、猎豹、鳄鱼等肉食动物准备好,趁机享用这一年一度的饕餮盛宴。
非洲每年因为迁徙而死的动物,多达上万头。
可以说,动物的迁徙之旅,都是由血肉铺的。
而春节,也被称为90亿人次的人类大迁徙。
对千千万万的成年人来说,家既是倦鸟归来的巢,也是内心深深的牵挂。
只不过我们的迁徙之旅,是由钱铺成的。
动物迁徙顺利与否,只看族群中有经验的成年动物。
春节过得幸福与否,全靠家中顶梁的成年人。
元旦那天,很久没有联系的大学舍友突然给我发来祝福的信息。
我和他聊了两句,还没来得及缅怀逝去的青春,他就向我道明来意。
问我有没有途径帮忙介绍几个兼职,累些重些无所谓,只有一个要求就是拿钱快,要在过年之前拿到工资。
我很诧异,记忆里他是一个潇洒的人,大学时经常组织聚餐且主动买单。
后来我才知道,他入职的公司这两年不景气,去年就被降薪了。
眼看马上就是春节,一年的工资还完车贷房贷,连5000块钱都拿不出。
最近疯了似的找兼职,只想多赚点钱,让老人孩子过个幸福的春节。
汪国真曾在《仓促地到了中年》里写道:
“中年和正午有些相似:凝重、深邃、空旷,是生命曲线上的一个极点。”
人到中年,背负着的是一家老小的吃喝拉撒,同时面临着“拿起工作不能抱你,放下工作不能养你”的艰难处境。
往前看没有支撑,往后看都是追兵。
平时不敢病,不敢倒,如履薄冰,连累都不敢喊。
而这一切,在年关来临时,又会被无限放大。
一年之中,没钱可以是常态,但是过年不行。
再难再累,也不能让自己爱的人失望,那就只能委屈自己、亏待自己。
狠下心一关关向前闯,即使精疲力竭,也得咬紧牙死命扛。
常听人说,人到中年怕过年。
怕辛苦一年的钱包被掏空;怕亲朋之间各种冰冷的指标攀比:怕衣食住行“五子”登科。
但人到中年,谁又不想回家过年?
家里永远有热好的饭菜。
家里永远有等待着你的父母和孩子。
赚多赚少,有钱没钱,只要你回家了,就是孩子最好的礼物。
谨以此文,献给所有不容易的成年人。
点个赞吧,与朋友们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