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已悄然过去,我们一起盘点一下资本活跃的苏州去年新增上市公司的情况。
2024年,苏州新增境内外上市企业10家,其中A股5家,两项数据均列江苏省第一,覆盖了沪深北三大交易所和港股、美股。不过,与2023年苏州新增上市企业23家的数量相比,该数据有所下降。
截至2024年底,苏州境内外上市企业总数增至267家,其中A股上市219家,数量居全国第五。219家A股上市企业中,科创板55家,总量位列全国第三,北交所12家,总量位列全国第二。此外,还有新三板挂牌企业250家,总量位列全国第四。
苏州大学商学院副教授常巍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以上数据来看,苏州在2024年新增企业上市进程中,表现可圈可点。这不仅反映出苏州资本市场的活力,也显示了在全国的竞争力。
新增5家A股上市企业所处行业较为集中
2024年,苏州新上市的10家企业以科技类企业居多,5家A股上市企业合计募集资金总额约37.17亿元。
2024年12月30日,英诺赛科登陆港股,为苏州企业2024年上市进程画上句号,该公司是一家致力于第三代半导体硅基氮化镓研发与产业化的企业,拥有全球最大的8英寸硅基氮化镓晶圆的生产能力。
从A股新增的5家上市公司来看,所处行业相对集中,其中3家属申万电子行业,2家属电力设备行业。截至2024年12月31日,1家市值在250亿元以上,1家在100亿元以上,其余3家都在45亿元以上。
这5家A股上市公司分别从事电连接技术、微特电机及相关产品、先进陶瓷材料零部件、导热散热材料及元器件、印制电路板等业务。其中,于上交所、深交所上市的各两家,北交所上市的一家。从上市时间来看,两家在去年上半年上市、三家在下半年上市。
上述5家企业中,万源通还未披露财报,星德胜2024年前三季度增收不增利,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5.21%,剩余三家企业在2024年前三季度均实现营收、利润双增。
其中,珂玛科技业绩增幅显著,2024年1—9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16亿元,同比增长74.65%,实现归母净利润2.2亿元,同比增长296.77%。珂玛科技称,营业收入增长主要系全球半导体资本开支回暖和下游需求提升,同时公司自主研发生产的半导体设备核心部件陶瓷加热器下游需求旺盛。
从财务指标来看,2024年前三季度,苏州A股上市企业实现营业总收入6421亿元,同比增长5.39%。其中,超过六成企业营收实现正增长,约四成连续三年营收正增长,9家企业前三季度营收超百亿元。前三季度苏州A股上市企业实现净利润357亿元,八成企业实现盈利,五成净利润同比增长。
共储备市县两级上市后备企业近300家
苏州在产业集群效应、政策支持、人才与创新、区位与环境等方面都具有优势。
常巍分析,苏州制造业底蕴深厚,是全球重要的制造业基地之一。企业具有丰富的生产管理经验和稳定的客户资源,为上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政策支持方面,2024年9月,苏州出台《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18条举措,坚持科技与产业、产业与资本深度对接,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推进,着力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同时,苏州创新氛围浓厚,拥有的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数量和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均居全国第一。
2024年10月21日,江苏省科技厅对2024年度省科技企业上市培育计划拟入库企业名单进行了公示,全省共72家企业拟入库,其中苏州有27家,占全省总数的37.5%,数量居全省第一。在人才建设方面,苏州大力吸引国内外高端人才,助力苏州企业实现从制造到智造的升级和飞跃。
常巍表示,在营商环境方面,苏州市政府为企业上市营造公平、透明、高效的外部环境,积极与沪深北港交易所合作对接,协调上市进程中的各种事项。大力吸引长期资本、耐心资本入苏、留苏。
截至2024年12月末,苏州市共储备市县两级上市后备企业近300家,新增206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苏州自贸片区在2024年出台30项制度创新成果,吸引更多跨国公司进驻,2024年新增省级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和功能性机构达17家。
去年前三季度,苏州上市公司研发投入同比增8%
目前,苏州市219家A股上市企业中有160家为民营企业,190家为高新技术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占比达到85%,74家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5家上市企业入围2024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绝大多数企业拥有较强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技术。
2024年前三季度,苏州上市企业研发投入合计高达238亿元,同比增长8%,超过六成上市企业研发投入同比增长。
与2023年相比,苏州2024年上市企业增速放缓,同比下降56.52%。2023年,苏州新增境内外上市公司23家,其中A股上市公司20家,列全国第三。年末上市公司总数达263家,其中A股上市公司217家,列全国第五。
常巍分析表示,这一数字也是全国IPO市场趋缓的一个缩影。首先,从全国范围来看,2024年A股市场IPO数量为100家,相较前一年下降68%。其次,从2024年2月7日到5月16日,IPO审核停滞101天,证监会统筹一二级市场平衡,IPO审核政策持续收紧。最后,2024年,IPO受理数量大减,全年仅有77家企业获得新受理,其中北交所受理家数占比超过八成,沪深交易所受理家数均为个位数。2024年IPO终止数量达到437家,超过2023年全年的上市数。以上是导致上市企业数量下滑的主要原因,苏州能够继续保持市场地位已属不易。
进入2024年以来,监管部门提出大幅提高现场检查比例、扩大覆盖面,从源头上提高上市公司质量。
国务院新“国九条”及资本市场“1+N”系列政策文件自2024年4月出台,证监会协同交易所、证券业协会针对IPO市场发布、修订包括《关于严格执行退市制度的意见》《股票发行上市审核规则》《科创属性评价指引(试行)》《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网下发行实施细则》《首次公开发行证券网下投资者管理规则》等多项制度文件,强化退市要求、提高各板块上市标准、强化科创板科技属性要求、规范网下报价行为。
“系列举措的密集出台,既是明确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目的,也为日后IPO工作确定了发展基调。”常巍表示。
四个方向发力完善当地资本市场
为实现长久健康发展,在完善苏州资本市场生态方面,苏州还可以在哪些方面继续发力?
常巍表示,首先,要深刻领会国家政策意图。从宏观层面来看,IPO市场降温,跟新“国九条”对资本市场的影响分不开。必须仔细研读《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以强监管、防风险、促高质量发展为基本指导思想,把握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主题,加强对强监管系列新规的学习和对“1+N”政策框架的理解。把有力服务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和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作为基本目标。
展望2025年,中长期资金入市有利于改善A股的预期回报和投资环境,A股有可能逐步实现IPO发行节奏的常态化,资本市场资源要素继续向新质生产力集聚。在新材料、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相关行业的IPO数量有望增多。未来IPO审批将更加侧重于选拔具备成长潜力且合规的优质企业,未来可以继续围绕新质生产力扩大后备军团版图。
其次,要紧抓企业提质增效工作。在注册制条件下,优质企业依然是稀缺资源,审核机构对IPO项目的质量要求会继续提升。从审核机构审核关注点来看,经营业绩是被问及最多的领域,主要围绕经营业绩的可持续性、业绩快速增长的合理性、是否存在业绩下滑风险等展开;募投项目的合理性、必要性和可行性及潜在风险也是关注的焦点;市场投资者对项目的盈利能力、成长性及行业前景等方面要求也会更为严格。
“综上,如何激励企业提质增效,提高准上市公司质量是最根本的问题。企业拥有较强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技术是根本。”常巍表示。
再者,要继续做大做强苏州上市公司。江苏大市值上市公司主要集中于苏州、南京、无锡三个城市,其中苏州有百亿元以上市值公司43家,但苏州尚无达到千亿元市值的企业。自2024年9月24日金融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以来,苏州先后举办“跨境并购专题培训”“国际投资者走进苏州上市公司”“股票回购增持贷款相关业务解读会”等活动,支持上市公司用好资本市场各类增量政策工具。未来苏州上市公司可以利用增发、配股、可转债等方式筹措资金,完成产业链的上下游并购。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提升高端领域的竞争力,
最后,需夯实上市后备军团。截至2024年末,在申报上市方面,江苏省和苏州市都走在全国和全省的前列。在辅导备案公司数量方面,江苏位居国内第二位,省内苏州市位居第一。
“只有做好梯队建设,才能在IPO恢复常态化阶段以后,充分利用市场的蓬勃发展趋势,跟上全国新股发行的节奏。苏州市政府可以继续加强与沪深北港交易所、全国股转系统的合作,通过搭建合作基地,充分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为苏州市优质企业铺路架桥,通过设立母基金支持产业创新发展,健全服务体系,优化金融环境,推动苏州企业上市版图持续扩大。” 常巍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