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20世纪初,日本为了实现统治中国的野心,派出了许多探险家和学者以交流的名义在中国各地收集情报,对中国各地风俗民情、历史建筑、自然风光等多方面,进行了大量影像采集工程。旨在唤起日本国民对中国的关注,为进一步侵略中国创造条件。
《亚细亚大观》
此后这些珍贵的照片被发行在了一本名叫《亚细亚大观》的摄影集里,本期为大家展示的22张老照片就出自于此。下面让我们穿越时空,一起来感受下90多年前年前普陀山独特的人文风貌吧。(注:原始黑白照片均进行了修复上色)
▲海岸牌坊 回澜亭(正面)
照片位于普陀山码头,在牌坊的后面有一座三面透光的建筑,叫做“回澜亭”。最初建于清朝雍正九年(1731年)。
而牌坊上装饰的“南海圣境”、“同登彼岸”、“宝伐迷津”、“金绳觉路”、“回头是岸”五块匾额,由北洋政府时期的黎元洪、徐世昌、冯国璋等人题写。
▲海岸牌坊 回澜亭(背面)
可以看到码头边停靠着等待载客的帆船,岸边站满了等待登船的乘客。而想要前往普陀山,海岸牌坊和回澜亭则是游客和僧侣登岛的必经之地。
▲普济寺
普济寺,又名“前寺”,是一座始建于后梁贞明二年(916年)的古老建筑,坐落在白华顶的灵鹫峰南麓。
▲俯瞰普济寺
普济寺历史上经过了数次损毁,最后一次重建在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俯瞰普济寺可以看到门口的那棵参天大树,见证了这座建筑的沧桑历史。
▲潮音洞
潮音洞,位于普陀山岛东南紫竹林庵前。潮音洞的洞口面朝大海,日夜被海浪所拍击,潮水涌入洞口时,声若雷鸣,故名潮音洞。照片中旁边的小洞,名为善财龙女洞,相传是观音身边的善财、龙女所居之处。
▲法雨寺
法雨寺,又名“后寺”,始建于明万历八年(1580年),由僧人大智真融创建,初名为“海潮庵”,因当时此地泉石幽胜而得名。后改为“海潮寺”,然而,这座寺庙在历史上的某个时期被战火摧毁。
▲磐陀石
磐陀石,并非直接称为普陀寺内,但它与普陀山的佛教文化紧密相连,磐陀石由上下两块巨石相累而成,上宽下窄,呈菱形。顶端却安稳如磐,可容30人在上游玩嬉戏。相传磐陀石是观音大士的说法处,被誉为“天下第一石”。
▲多宝塔
多宝塔始建于元朝元统二年(1334年)。由宝陀观音寺(今普济寺)的住持孚中怀信禅师主持修建。多宝塔取《法华经》“多宝佛塔”之义而定名。同时,由于得到了宣让王等江南诸藩王的资助,特别是宣让王帖木儿不花的慷慨解囊,因此该塔又被称作“太子塔”。
▲磨茶叶的老者
照片中的老人手中握着一把磨刀石般的工具,而那并非用于磨刀,而是细细地研磨着茶叶。茶叶在他手中缓缓转动,仿佛时间也在这一刻变得缓慢而悠长。
海边的阳光透过稀疏的云层,洒在他佝偻的身影上,为这古老的画面增添了一抹温暖的色彩。
▲朝拜1
信徒们怀揣着虔诚与希望,踏上前往普陀山的朝拜之旅,整个普陀山弥漫着一种宁静而庄严的氛围,信徒们的脚步声、祈福声与远处的钟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曲悠扬而动人的乐章。
▲朝拜2
当他们行至普陀山时,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些带有瓦片屋顶的传统建筑,墙面斑驳,透露出历史的痕迹。这些建筑依山而建,错落有致,与周围的自然环境和谐共生,构成了一幅宁静而古老的画卷。
▲诵经的尼姑
大殿内,光线柔和而昏黄,透过古老的窗棂洒在尼姑身上,为她镀上了一层神秘的光环。尼姑身着素色僧袍,面容平和,双眼微闭,口中诵念着经文。
▲短姑古迹
短姑古迹,又称短姑圣迹,此地旧时原为海滩,滩上有阔十余米、长百来米的小石自相零附,两侧错列着巨细不一、形状各异的岩石。
岩石上镌有“短姑古迹”、“慈航普渡”、“道义同皈”、“第一佛国”、“乐土”等14款题刻,出没于潮汐浪涛之中。
▲信真和尚墓
此墓始建于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由于历史变迁和自然环境的影响,信真和尚墓可能经历了不同程度的损毁和变化。目前,关于其现状的详细情况需要进一步调查和了解。
▲摩崖石刻
一处摩崖石刻,上方有“万众共仰”四个大字,在岩石的庇护之下,一位苦行僧端然静坐,宛如雕塑般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他轻轻阖上双目,全神贯注地聆听大自然的呢喃,此刻,他的心境如明镜止水,仿佛身心已与这浩瀚天地相融。
▲摊贩
一位年轻的摊贩坐在路边,身旁摆放着一筐筐手工制作的佛珠。摊贩耐心地向过往香客介绍佛珠的寓意与祈福之力,吸引着众多信徒驻足选购。
▲峭壁上的寺院
一百年前,普陀山的峭壁之上,隐匿着一座古朴庄严的寺院。它依山势而建,巧妙利用岩石的自然形态,仿佛与山体融为一体,气势恢宏又不失和谐之美。
▲售卖草药的僧人
一位身材异常矮小、患有侏儒症的僧人正售卖着他亲手采集的草药。他身着一袭洗得发白的僧袍,面容慈祥,尽管身体条件特殊,但眼神中透露出一种超乎常人的坚韧与平和。
▲轿夫
一群身着粗布衣衫、肩披汗巾的轿夫便成为了连接山上下的重要纽带。轿夫们或两人一组,或四人一抬,肩上抬着装饰华丽的竹轿或木轿,轿内或是虔诚的香客,或是尊贵的施主,他们稳稳地穿梭在山间小道上,步伐稳健而有力。
普陀山岛石桥
▲普陀山岛石桥
建于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是一座单孔青石拱桥,位于普陀山通往法雨寺的路上。该桥不仅是普陀山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普陀山佛教文化的重要载体。它们见证了普陀山佛教文化的繁荣与发展,也记录了普陀山与周边地区的文化交流与融合。
写在最后:透过1925年日本间谍的镜头,我们仿佛穿越回了一个未被现代资本洪流触及的普陀山。那时的普陀寺,静谧而庄严,每一砖一瓦都沉淀着历史的厚重,每一缕香烟都承载着信徒的虔诚。
在这片佛国净土上,时间仿佛静止,让人不禁感叹历史的沧桑与变迁。如今,当我们再次回望这段历史,不仅是对过去的缅怀,更是对普陀山及其佛教文化深厚底蕴的深刻认识与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