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1948年9月,解放军仅仅用了8天时间便攻下济南,济南守军负责人王耀武等人被俘。王耀武在抗战期间基本上屡战屡胜,短短几年时间,王耀武从淞沪会战期间的师长一路高升,抗战后期,王耀武升任方面军司令官,可见王耀武军事指挥能力还是相当不错的,那么王耀武为何守不住济南?除了吴化文,还有三个原因:
第一:济南守军大部为杂牌部队
当时济南守军虽然号称有10多万人,其中有三分之一的兵力为保安旅,这部分守军没什么战斗力,剩下还有两三万守军是吴化文部。当时王耀武将济南守军分为两个守备区。
王耀武
西守备区由吴化文负责指挥。吴化文率领5个旅以及一些保安部队负责西边防守,西守备区以吴化文整编第96军为主,整编第96军实际上也仅仅辖一个整编第84师。可见王耀武兵力有多么稀缺,如果兵力充沛,王耀武断然不可能将这么重要的任务交给吴化文。
东守备区由曹振铎负责指挥。东守备区共有五个旅的兵力,以整编第73师为主,这部分守军才是王耀武真正能掌握得住的守军,但是整编第73师战斗力也一般。整编第73师前身为第七十三军,该部在莱芜战役中大部被歼灭,当时曹振铎化装成伙夫才逃回济南,后来王耀武又重建了第七十三军,该部后来整编为第七十三师。曹振铎化装逃跑能力确实不错,济南被攻克后,曹振铎再次化名逃离济南。
济南战役
王耀武手中的总预备队有两个旅以及空用来的几个连,这几个连是整编第七十四师余部,当时在后方休整,所以这几个连战斗非常强,也算是王耀武手中掌握的最有战斗力的一支
机动部队。济南外围守军更是以保安部队为主,战斗更是一般,一触即溃。9月16日,解放军刚对济南外围阵地发起进攻,17日晚上,解放军便全歼长清守军,其他据点陆续失守,保4旅更是私自放弃阵地后撤。
济南守军本来战斗就不行,再加上两个守备区的负责人一位善于逃跑,一位经常更换门面,可想而知王耀武当时面临的困境,济南被攻克那是迟早的事情。
第二:攻城和打援部队兵力充足
攻城和打援部队兵力充足,与济南守军形成鲜明对比。
攻城部队分为东西两个兵团,共计六个半纵队,总兵力14万人。攻城部队表面好像与守军人数差不多,实则不然,攻城部队14万人基本上都可以投入战斗,济南守军排除五个保安旅和吴化文部外,吴化文守了两三天后就率两万多人起义了。开战两三天,济南守军兵力直接缩小一半,这时攻城和守城兵力比为三比一,关键攻城部队大多数经过这两年的征战,战斗经验丰富,攻坚武器也有了很大的进步,双方战斗力根本不在一个层面。
济南战役(剧照)
打援部队共有八个半纵队,总兵力18万人。这18万人的打援部队摆在增援路上,援军也到达不了济南,14万作战经验丰富的主力部队进攻几万杂牌守军,结果肯定是全部歼灭。
解放军攻城和打援部队共计32万人,此外还有三个纵队作为预备队,算上预备队有小四十万人。这小四十万人不需要投入到维持后勤等工作中,都可以作为作战部队参战,随便拉出来一个纵队,都要比济南守军这些杂牌部队的战斗力强。
第三:援军救援不力
每次提到济南战役时,关注点往往是攻城本身,实际上一场战役的另一个关键便是打援,只有把援军挡住,攻城部队才能顺利攻城,有时候打援部队的兵力甚至比攻城部队都要多。
1948年8月,解放军主力运动至山东,早在济南战役发起之前,国民党军便已经判断出解放军攻打济南的意图,将华东的主力编组为三个机动兵团(邱清泉第二兵团、黄百韬第七兵团、李弥第十三兵团),进行机动作战。按照国民党的作战计划,王耀武在济南采取机动防御的办法,对攻城部队造成较大伤亡后,三个机动兵团北上夹击攻城部队。8月底,为了增加守城力量,计划将整编第83师空运至济南,最后仅仅空运了一个旅。
战役开始后,三个机动兵团担心陷入打援部队的包围中,未敢全力向济南开进。在吴化文率部起义后,王耀武迅速调整了部署,收缩阵地,王耀武原计划向北突围,但是蒋严令守住济南,等援军到来。于是王耀武将部队收缩至内城等待援军,就在王耀武苦苦等待援军时,援军畏惧打援部队,缓慢前进,等到济南守军被全歼后,援军也没有到达外围。
这次援军救援不力是济南被快速攻克的一个原因,如果三个机动兵团可以快速增援济南,就算达不成夹击攻城部队的目标,但是完全可以解围。
结语:
济南仅仅八天就被攻下,有守军大多数为杂牌,援军增援不力,打援部队兵力充足等多个原因。从根本上来讲,是因为1948年下半年,全局形势已经发生根本变化。解放军在过去两年的100多万人发展到280多万人,国民党军从430万人下降至360多万人,实际能用于一线作战的仅有170多万人,能直接投入一线作战的部队人数低于解放军。
济南战役(剧照)
正是因为全局形势已经发生根本变化,几个月后便发起了战略决战。济南守军大多数为杂牌,援军救援不力,守城部队起义,这些都是形势发生根本变化的具体表现,守城部队的起义也是顺应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