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形作为知识——跨文化的地图史》李军著 山东美术出版社2025年
内容介绍
目录
Ⅰ 访谈:作为手艺、物性和尺度的艺术史
Ⅱ 图形作为知识——十幅世界地图的跨文化旅行
Ⅲ 达·芬奇、世界地图与中国
Ⅳ 跨文化语境下朝鲜《天下图》之“真形”——兼论古代地图研究的方法论问题
章节一:作者访谈:作为手艺、物性和尺度的艺术史
图像有自己的物性,形式有本身的历史。每一个现象都有一个光年外的身影,每一个图形都是一次知识的传递。从原子的裂变,到高原的隆起,小物件也可以有大历史,小空间也能够看大秩序,这是“艺术史的艺术”,也是“有限的总体”。
章节二:图形作为知识——十幅世界地图的跨文化旅行
以13至16世纪的世界体系为背景,揭示十幅(四幅东亚、六幅西方)现存最早、最具代表性的世界地图之间种种隐秘的历史联系,更借助于艺术史的方式,追踪它们在制作层面上,其图形形式之间所呈现的一个加减乘除、辗转流变的跨文化过程。
章节三:达·芬奇、世界地图与中国
揭秘达·芬奇身上遭到遮蔽的“东方性”和“世界性”,探讨致使达·芬奇之所以伟大的真实原因。
章节四:跨文化语境下朝鲜《天下图》之“真形”——兼论古代地图研究的方法论问题
朝鲜王朝从17 至19世纪流行一类奇怪的圆形《天下图》,它由两重大陆和两重大海相互套叠而成,其图形、布局和地名大致相同,具有相当的稳定性。本文在对学术史进行了细密的梳理和论辩之后,从三个方面尝试对《天下图》进行最新的解读。
作者简介:
李军,澳门大学艺术与设计系主任,讲座教授,中央美术学院二级教授,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文艺复兴艺术史研究学者,跨文化艺术史家。国务院学位办第八届艺术学理论学科评议组成员。哈佛大学佛罗伦萨文艺复兴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客座教授。著作有《跨文化的艺术史:图像及其重影》《可视的艺术史:从教堂到博物馆》等;译作有《拉斐尔的异象灵见》《宗教艺术论》等;发表论文《佛罗伦萨“乌菲奇画廊”与美术博物馆生成考(二)——关于博物馆起源问题的艺术史与哲学考辨之一》(《美术研究》2008年第3期)、《图像本身就是历史:图-文关系不对应的四个案例》(《美术大观》2020年第3期)等。曾获第七、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第五届中国出版政府奖、第八届中国优秀出版物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