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邢生祥 通讯员 吴道洁 杜云鹏
1月21日,在西宁车辆段客车检修车间探伤室内,探伤工张非手持探头,双眼紧盯显示屏,机敏地捕捉着车辆配件裂纹的蛛丝马迹,像一个正在破案的“侦探”。
今年34岁的张非,是西宁车辆段检修车间探伤班组的一名探伤女工。“我们的工作就是通过探伤仪‘透视’设备配件的内部结构,检查出肉眼看不到的裂纹或损伤点。”张非说,铁路车辆在长期、高速运行条件下,配件内部容易产生裂纹或损伤,如果不能及时发现,裂纹或损伤点就会越来越大,有可能会造成车辆热轴、断轴事故,后果不敢想象。
参加工作12年来,张非从最简单的记标记、配试剂开始学习。特别是每当身边的同事发现设备故障时,她都会第一时间赶到现场进行观摩,心里默默记下不同裂纹的波纹形状。凭借滴水石穿的坚持,张非从一名“菜鸟”逐步成长为技术过硬的探伤工。12年间,经她探伤过的车辆轮对已超过3万条,全部实现“零故障”交验,因探伤技术高超,同事们亲切地称张非为“女探花”。
“像这一处裂纹藏匿就很深,只有反复探测才能发现。”张非一边指着显示器上细小的波纹变化,一边介绍说,“探伤工作费眼劳神,一个小小的疏忽就可能漏掉一处裂纹,就会给行车安全埋下重大隐患,我的经验就是遇到疑似裂纹时就反复多探几回,争取不让一处裂纹‘漏诊’”。说话中,张非专注的眼神始终不离面前的探伤显示仪,生怕遗漏任何一处车轮“病症”。
随后,张非熟练使用超声探伤仪,开始从不同角度继续对轮对轴颈根部、轴端内部等容易产生裂纹的位置进行“找茬”。10分钟后,一条轮对探伤作业完毕。张非来不及休息,起身伸了伸胳膊,揉了揉眼睛,快速移步到下一组轮对继续探伤作业。
“探伤工作看似普通平凡,但每当发现一条细小的裂纹时,我的内心都会有一种抑制不住的喜悦和成就,我很热爱这份工作。”谈起自己的工作,张非满脸自豪。
来源:工人日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