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回家,长辈们的一大话题一定是“人生大事”。很多小伙伴也会被安排相亲,相信大多数人都是抗拒的。因为我们越来越注重自我,伴侣已经不再是“默认设置”。

不过,今天的文章可能会改变你对相亲的看法,那就是:建立一份长期的、良好的亲密关系,可能真的对身体有好处。



图库版权图片,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孤独真的影响健康

尤其年老的时候

许多老年人,由于子女后代在别处安家,老人们就只能留守旧居,再加上退休、朋友同事们的远去,以及和现代社交网络的逐步脱节,于是老年人们往往会比较孤立孤独。

尤其是女性,往往比男性更加长寿,这也意味着老年女性更容易面临丧偶的情况,而不得不独自生活。在这种情况下,她们的健康状况也会受到影响。

一篇针对美国 57825 名绝经女性的研究,调查了年龄范围从 65-99 的老人,研究人员首先让这些老人进行了衡量社会孤立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相当多的老年女性感受到了社会孤立(缺乏与他人的关系,很少或没有社会支持或联系。)或者孤独,而且年龄大的人,更容易孤独。

科学家们同时还对调查人群的心血管疾病(CVD)进行了调查。当把两者联合起来分析的时候,发现:社会孤立和孤独感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风险因素,而心血管疾病也是老年人群中主要的死亡因素。



换句话说,一个人长期社会孤立或者孤独,可能会损害健康。如果可以,建议你建立一个长期的、良好的亲密关系。

孤独对于健康的影响

并不只是针对老人

在《JAMA网络开放获取》(JAMA Netw Open)上还有这样一份针对中国、日本、韩国和新加坡四国共计62万人的研究,其中男女都有,比例为 47.6% vs 52.4%。

该研究调查了这些人的生活方式、社会学特征、饮食习惯以及常见重大疾病如冠心病、脑血管疾病、2型糖尿病、高血压、癌症等的发生情况。



结果发现,未婚人士全因死亡率比已婚人士高了 15%,通俗的理解就是,未婚人士更容易罹患这些严重的疾病而导致总体死亡率高于已婚人士。

其中,最为严重的是冠心病,未婚人士相比已婚人士死亡风险高了 20%,其次是意外事故导致的死亡以及循环系统疾病风险,就连让人谈之色变的癌症也高了 6%。

研究人员也考虑到了“未婚人士”中的不同情况,并将未婚的人群进一步进行了划分,包括单身(single)、分居(separated)、离异(divorced)和丧偶(widowed)。结果发现,无论哪个群体,他们罹患这些严重的疾病都要比已婚人士高。

而且具体来说,单身人士的全因死亡率是最夸张的,高了 62%,离婚人士其次,高了 38%,分居人士也差不多,高了 35%,丧偶人士要相对好一些,高了 9%。

可见,无论是哪种形式的单身,对身体都不大好。



图库版权图片,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不过,有意思的是,如果按照性别进行划分,那么情形就略有不同了。“是否单身”对男性的健康影响很大,对女性却基本上没有差异。

单身的人更容易痴呆

一篇纳入了 812047 人参与的研究还发现,与已婚人士相比,单身到老的人,患痴呆症的风险要高不少,丧偶其次。



图库版权图片,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和伴侣一起睡

可以睡得更好

其实,有个伴侣,还有意想不到的好处,比如和伴侣一起睡,可以睡得更好。

2020 年一项发表在《精神病学前沿》上的研究指出跟单独睡眠时相比,夫妻一起睡觉时候快速眼动阶段的碎片化程度更低,拥有更完整的快速眼动睡眠。快速眼动阶段的睡眠与记忆力、缓解情绪压力有关。更完整的快速眼动阶段睡眠可能对记忆力、心理健康、人际交往有更好的作用。

也就是说,夫妻“同床共枕”可能更有利于心理健康和社交。2022 年发表在《睡眠》杂志上的研究也得出了类似的结论。

这项研究统计了 1000 多名成年人的睡眠情况,发现相比于自己独自入睡的人,跟伴侣睡一起的人能够更快入睡、睡眠时间更长。而且,相比于独自睡觉的人,跟伴侣一起睡的人抑郁、焦虑和压力的自我评分也更低一些,疲劳感也更弱。



图库版权图片,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当然了,这绝不是建议大家都随便找一个伴侣帮助自己快速入睡。长期稳定的伴侣能够让人获得更好的情绪满意度,也更容易获得更好的睡眠质量。

看到这里,是不是对长辈劝你找个对象没那么抗拒了呢?

参考文献

[1]Golaszewski, Natalie M., Andrea Z. LaCroix, Job G. Godino, Matthew A. Allison, JoAnn E. Manson, Jennifer J. King, Julie C. Weitlauf et al. "Evaluation of social isolation, loneliness,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mong older women in the US." JAMA network open 5, no. 2 (2022): e2146461-e2146461.

[2]Leung, Chi Yan, Hsi-Lan Huang, Sarah Krull Abe, Eiko Saito, Md Rashedul Islam, Md Shafiur Rahman, Ai Ikeda et al. "Association of marital status with total and cause-specific mortality in Asia." JAMA network open 5, no. 5 (2022): e2214181-e2214181.

[3]Zhou, Maigeng, Haidong Wang, Xinying Zeng, Peng Yin, Jun Zhu, Wanqing Chen, Xiaohong Li et al. "Mortality, morbidity, and risk factors in China and its provinces, 1990–2017: a systematic analysis for the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 2017." The Lancet 394, no. 10204 (2019): 1145-1158.

[4]Sommerlad, Andrew, Joshua Ruegger, Archana Singh-Manoux, Glyn Lewis, and Gill Livingston. "Marriage and risk of dementi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observational studies." Journal of Neurology, Neurosurgery & Psychiatry 89, no. 3 (2018): 231-238.

[5]Fuentes, Brandon, Kathryn Kennedy, William Killgore, Chloe Wills, and Michael Grandner. "0010 Bed Sharing Versus Sleeping Alone Associated with Sleep Health and Mental Health." Sleep 45, no. Supplement_1 (2022): A4-A4.

[6]Andre, Chloe J., Victoria Lovallo, and Rebecca MC Spencer. "The effects of bed sharing on sleep: From partners to pets." Sleep Health 7, no. 3 (2021): 314-323.

策划制作

本文为科普中国-星空计划作品

出品丨中国科协科普部

监制丨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有限公司、北京中科星河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作者丨李雷 中国科学院遗传学博士

审核丨李菁晶 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内科教授、主任医师

策划丨林林

责编丨符思佳 钟艳平

审校丨徐来 林林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