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可以让您下次继续阅读相关文章,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有位外国学者曾经说过:
- “中国人见面打招呼最常用的语句是‘吃了吗’,这是因为这个民族有长久的饥饿记忆,见面后问对方是否吃饱饭就是最真挚的问候”。
诚然,如今我们不会再食不果腹,但饥饿的记忆已经刻入了我们的基因。
所以,我们能看到父辈们的碗里不会留下一粒米,能看到母亲们对已经腐烂的蔬菜仍然挑挑拣拣舍不得扔。
在生产力并不发达的中国古代,天灾时有发生,一旦遇上饥荒,必定是饿殍遍地、尸横遍野。
没有粮食,树皮草根都会被吃得一干二净,但是好像很少有在饥荒时捕鱼的记载。
那么,为什么灾民宁愿吃树皮草根也不捕鱼呢?
一、中国古代漫长的饥荒史
翻开二十四史,从来不缺少饥荒的记载:
汉献帝兴平元年全国蝗灾,百姓“易子而食”;明崇祯年间,全国爆发数十次特异灾害,百姓十室九空;元代大德年间洪水爆发,“饥民充塞道途”“骨肉相食,饿殍满野”……
我们可以发现,中国古代的饥荒大多是因为自然灾害。
古代资源匮乏、生产力低下,对于看天吃饭的小农经济来说,一年风调雨顺已是奢求。
一场意料之外的干旱、洪涝、蝗灾都有可能导致今年颗粒无收。
发生大规模灾害时粮食告急,百姓便只得逃难,形成饥荒。
现在通过气象学的研究,我们可以推测出,周期性的大规模自然灾害是因为周期性的冰河期。
汉末、唐末、明末这三次史书上着墨众多的大范围饥荒,全都是地球的冰河期最低点,全球都发生了大规模降温和气候灾变。
以明末崇祯年间为例,仅仅十七年时间,发生了11次冰雹、5次蝗灾、9次洪涝、31场地震、连续三年大旱……雷击、鼠灾等种种灾变集中爆发,最终酿成了明末的饥荒惨剧。
另外,崇祯年间地方贪污、救灾不力实际上也放大了饥荒带来的影响。
二、百姓无粟米充饥,何不食肉糜
“百姓无粟米充饥,何不食肉糜”这句话是西晋时晋惠帝面对“天下荒乱,百姓饿死”的惨状时的回答,其实,问饥荒时百姓为何不捕鱼吃也是大致的道理。
中国古代的饥荒以南北区分呈明显的北多南少的情况。
南方江湖遍布,气候温热。适宜的水热条件让长江中下游地区,自南北朝时期开发后便一直是天下粮仓,在隋唐以后依靠大运河为人口稠密、粮食不足的北方地区“输血”。
成都平原更是在秦汉时期便被称为“天府之国”,秦国东出函谷、刘邦定鼎天下、北周统一北方,无不是川蜀地区在关中背后撑腰的结果。
在史书中南方出现饥荒,大多是由雨季带来的洪涝引起。
一旦洪涝爆发,百姓的房舍农田均被冲毁,湖泊河流连成一片,根本不会有机会在茫茫江河中捕鱼捞鱼。
此外,所谓“大灾后必有大疫”,洪涝灾害过后往往爆发大规模的瘟疫,江河中死亡的鱼虾又会污染水源,因此出于健康考虑,灾民也不会选择捕食鱼虾。
北方的灾害种类相比南方要多。由于“性情多变”的黄河时常改道、决堤,雨季时的河南、山东等地一直是北方洪涝的重灾区。
除此之外,北方更常见的天灾便是大规模的干旱(南方也有干旱灾害,但频率和强度较北方逊色不少)。
北宋明道二年“大旱,种粒皆绝,人多流亡”;光绪初年,“华北大旱,晋豫奇灾,居民死者百数十万”。
在旱灾来临时,黄河、淮河、甚至部分流域的长江都可能干涸,一般的溪流湖泊更不用讲了。
江河内的鱼虾早已死亡,灾民也就不可能去捕捞了。
哪怕是真的有临近干涸的湖泊中有鱼,也有瘟疫的隐患,捕鱼从来不在灾民的考虑范围之内。
那么为什么灾民会选择树皮和草根呢?
除了没有其他食物以外,树皮和草根均为植物,其中富含纤维素和淀粉,不仅能提供部分营养,关键是可以填起肚子来躲避饥饿的感觉。
这也是饥荒会有很多人选择吃观音土等土壤的原因,就是因为饥饿的感觉太难熬,非常痛苦。
与其忍受痛苦而死,不如先填饱肚子再考虑别的。
三、灾难面前
面对饥荒,古代灾民往往会怎样求生呢?
现实是残酷的,人类在天灾面前往往根本没有还手之力。
有树皮草根吃已经是不错的条件了,灾难面前人理纲常都要退后,所谓“易子而食”就是最大的悲剧。
有一个说法是“中国古代的百姓是最顺从的,只要能给他们吃饱饭,他们就会安心种地不会造反”,此种说法虽有偏颇亦有可取之处。
对于安土重迁的中国百姓来说,能吃上饭就是对生活的要求。
如果这个要求都无法被保障,那就只要揭竿而起。
因此,历代王朝对于饥荒问题都非常重视,一旦解决不好很有可能动摇统治的根基。
古代王朝对于饥荒的解决分为灾年和常年,灾年时往往会开放官府的粮仓来赈济灾民。而主要的功夫都是花在常年。
首先是储粮,古代官府往往会在丰年将农民手中多出的粮食收购,一方面可以调控粮价,防止“谷贱伤农”,另一方面可以储备下足够的粮食以供灾年之需,正如汉代贾谊所言:“夫积储者,天下之大命也”。
在面对饥荒时,古代官府无一例外地会选择开仓、减税等政策,以求平稳度过灾难。
另外,为了提高粮食产量以应对小规模的天时变化,古代还会鼓励百姓垦荒开田。
如今西南地区的土地大多是乾隆年间百姓迁移后开垦的。
此外,兴修水利也是一项重要的举措,可以大幅提高常年时的粮食产量。
中国古代基层以农村为主,农村内又以宗族家庭为主。
在面对饥荒时,宗族内部的互相扶持也是百姓度过灾难的重要保障。
参考资料:《明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