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集采问题是民众近期关注的焦点,我也谈谈我的看法。由于本人不是医疗专业人员,甚至不是患者,对此没有切身感受,只能从局外角度发表一些意见,以供各位观众参考,不当之处难免。这样也有一个好处,就是不用落进各种专业术语的迷宫,光说消费者想法,不管什么原研仿制、国产进口。

1.问题不在低价,而在“拍卖式竞低”。

以媒体热议的3分钱一片的阿司匹林肠溶片为例。我作为一个没接触过药品生产的普通群众,对药品的生产成本没概念,阿司匹林的售价应该是3分钱、3块钱还是30块钱一片,对我来说没区别,就是个数字,不妨用P表示。P的大小不重要,因为我不知道应该是多少。然而,已知的是,这个价格是各个药厂竞价竞出来的,价低者中标(根据媒体的报道,一般情况下,一种药品不是一家中标,而是有好几家,最低的一两家必中,价格比最低价高出一定百分比的直接淘汰,介于二者之间的进入复赛,继续厮杀)。



根据其他行业的经验,如果竞标的主要标准是价低者得,那么胜出者报价几乎肯定会低于成本价,否则就没法战胜同行。这个原理是人类的博弈机制造成的:靠价格竞标的产品一般都是成熟工艺,没什么技术壁垒,大伙都能做,总有人愿意以比成本价低出的价格投标,生意在那,先抢到客户再说。尽管大规模生产、自动化流程、节省营销费用这些好处都可以降低生产成本,但此类效应对所有竞标者都是等同的,这个优化后的成本下限已被各位竞标者提前计入,不影响结论。

低于成本价的药品进入市场流通,就需要从其他方面进行弥补。参考其他行业的例子:汽车行业,造车新势力给供应商压价,供应商只能从工艺质量上想办法打折扣;电商行业,平台要求商户低价优惠,商家经常货不对板;旅游行业,低价旅游团几百块钱云南双飞七日游,游客只能再花几万买个塑料手镯回家。药厂也不是雷锋开的,无法违反经济规律。



我平时买东西,作为一个普通消费者,既没有买奢侈品的钱,又没有到处找促销品捡漏的时间,更没有跟伪劣产品商家打官司的精力,我的策略就是买中等价位的大品牌商品。俗话说,省事就是费事,省钱就是费钱。

为了防范药品质量不合格,管理机构推行了严格的质量审查机制。

2.普通用户没必要研究这个审查机制是叫“一致性评价”,还是检验“主料辅料配方”、“体内体外试验”。业外人士永远不如专业人员明白。医学是个高度专业的领域,看看一个大夫上多少年的学、平时有多拽就知道了。

不管审查机制怎么运作,审查的项目也是有限的(不妨假设所有审查流程都严格执行,没有违规情况)。举个例子,多年前牛奶行业的三聚氰胺事件,就是规避了审查项目,因为宇宙中的物质可以有无限种,但审查化验的项目只有有限种,无法覆盖全部。

另外,即便一种产品通过审查,也只是说它及格,而及格线以上还分好坏(60分和90分的区别)。

上述这些产品问题,除了对违法违规企业进行必要的惩处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机制是市场化筛选,优胜劣汰,或者一分钱一分货,多出钱买好的,省钱买差点的东西。

遗憾的是,即便在最理想的情况下,药品市场也是非市场化的。

3.医药市场的非市场化,也是由该行业的高度专业化和公益性质决定的。

普通商品可以在市场上随便买,而药物需要医生开方子才能买(不太要紧的药,即非处方药,可以自己买,不过小病是不是不吃药也能好?),这是专业性问题,自己瞎吃会吃错了药。

另一个问题是医疗的公益性质,换句话说,医保池子里的钱具有严重的大锅饭性质,不是随便能花。

假设一个社会没有医保,也就是全部医疗费用都要自己花,那么很多重病病人就会负担不起。有了医保,像我这样月月交钱但一辈子不生病的人就会补贴那些患者。另外,除商业保险外,社保主要是公益性质,国家财政也会补贴一部分。

正是由于医保池子里大部分不是自己的钱,不是想花多少就花多少,所以才会有集采、报销限额这种发明出来。

最近很多专家、媒体在呼吁患者的“选择权”问题。这个措辞很准确,没有使用“市场化”的提法,因为选择权即便争取到,也非常有限,用药并不是市场化的。选择权表面上是患者的,实质上是医生的。医生会在大量的临床实践中选出几款疗效优胜的,推荐给患者,然后让患者根据自己的经济实力选择(比如给出高、中、低三档,报销比例不同,越贵的自费比例越高)。疗效差的药品,在医生层面就会先淘汰,而不是“哪个最便宜用哪个”。土豆更便宜,楼下超市就有,病人为啥还要花钱打车跑趟医院?

获得一定程度上的“选择权”,患者除了付出若干成本能得到更好的疗效外,还有一个心理层面的好处,就是“安慰感”。这就好比一个学生,课后父母给他报补习班,再考不及格,家长也会认为“尽了力”;或者美国总统,即使干得再不靠谱,民众也会认为“自己选出来的自己认”。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