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秦怡 赖芳杰

今年的四川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到,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积厚成势,合作共建重点项目完成年度投资5200亿元,联手打造4个世界级产业集群,川渝通办事项扩展至355项。

四川省与重庆市,作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核心引擎,不仅承载着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任,更是科技创新与产业融合的前沿阵地。如何围绕成果转化、技术攻关和人才培养等开展深度合作?四川省政协委员、致公党四川省委农业农村工作委员会副主任李斌提交了一份加强成渝地区科技成果转化合作的建议。


李斌

《成渝地区“一带一路”国际技术转移中心建设方案》正式获得科技部批复,天府绛溪实验室首个技术创新中心——时空AI感知技术创新中心正式成立……2024年末,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科创新高地建设成果频现。

推进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发力,是“双圈”建设走深走实的关键一招。在走访调研时,李斌发现,近年来川渝两地科技成果转化虽说有不少成绩,但也面临着统筹发展规划不足、体制机制不畅通、多元成果转化路径缺失、重点领域领军人才短缺等问题。

为更好推动川渝两地科技成果转化,进一步实现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和政策链深度融合,李斌建议建立更加完善的协同成果转化机制。“可以在川渝两地政府职能部门设立科技成果转化机构,负责收集、整理、发布两地科技成果信息,组织开展科技成果对接。”

与此同时,加强科学技术交易市场系统性建设,加强川渝地区产学研用转换深度合作,加强跨区域领军人才交流与引进,建设川渝科技资源共享创新平台。

“建立完善的人才交流机制,可以跨区域吸引更多的高层次领军人才在川渝创新创业。同时,加大对本地人才培养、培训力度,为这些科研人员提供更好的发展机会。如,子女入学、住房补贴、科研经费等方面给予倾斜,让他们一心一意搞科研。”

如何建设川渝科技资源共享创新平台?李斌建议,可以整合成渝地区已有的科研仪器、科技平台、科技成果、科技人才等资源,加快建设川渝地区科技资源互联互通共享平台,实现资源共享,为两地科技成果转化提供“一站式”服务。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