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发布的《2024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申报材料公示》显示,“老年医学与健康”专业位列专业申报数量的第五位。与此同时,民政部、全国老龄办发布的《2023年度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公报》显示,截至2023年末,全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9697万人,占总人口的21.1%。当老龄化社会与养老专业相逢,院校、行业却存在“招不到生”“留不住人”的现实问题。
随着我国老年人口规模持续扩大,不仅对养老服务的需求增多,而且对服务质量也有了更多要求。《2024养老护理员职业现状调查研究报告》显示,农村户口的养老护理员占据较大比例,为63.24%。初中学历的养老护理员占比56.13%,本科及以上学历的护理员仅占2.93%。整体来看,我国养老服务总体能够满足基本养老服务需求,但与部分老年人向往美好生活有距离。
目前,养老服务队伍不仅缺人,更缺人才。据悉,我国对养老护理员的需求超600万名,但现在仅有50多万名从事养老护理的服务人员,尚不能满足养老产业刚性需求。而老年人所需要的养老服务专业人才更为紧缺。虽然去年首届养老专业本科生毕业并受到众多养老机构“抢聘”,人社部增设了老年人能力评估师、老年助浴员等新工种,要求从业者具备更多专业知识和技能,但一些现实难题还需要破解。
这些主要表现在,一些院校“招不到生”,而一些养老服务机构又“留不住人”。虽然教育部《2024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申报材料公示》显示,“老年医学与健康”专业位列专业申报数量的第五位,但从相关数据来看,专业服务人才占比仍很低。这既与我国养老服务专业教育启动较晚有关,也与养老专业人才待遇不高缺乏吸引力有关。
有报告总结指出,我国养老护理员存在“三高三低”的普遍特征:学历水平低、薪酬待遇低、职业认同低、平均年龄高、工作强度高、流动性高。随着我国经济社会逐步转向高质量发展,加之越来越多老年人对个性化、专业化服务有需求,所以,养老服务行业在发展基础服务的同时更要重视高质量发展。
面对招生难、留人难的养老专业困境,有关学者认为,招生专业需要分层分类;强大的市场需求是破解这两大难题的根本。这样的专业性建议,值得有关方面倾听和借鉴。此外,还应该强化政策支持和财政保障。当市场无法为养老护理员特别是专业人才提供与其工作强度相匹配的工资待遇,“有形之手”应发挥引导、鼓励、奖补、税收优惠等助力。
简言之,只有切实提高养老护理人员特别是专业人才待遇,养老服务行业才能健康成长、高质量发展。
文/丰收
图源/视觉中国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