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行业领军者OpenAI要搞大事?

作为全球最负盛名的AI公司,2024年OpenAI发展却不太顺利,投资者和用户期待已久的GPT-5迟迟未能发布,Sora以PPT形态存在了一年,前段时间又否认将于2月推出AGI(通用型人工智能)。OpenAI的竞争对手则飞速成长,AI大模型产品能力愈发接近ChatGPT。

不过2025年刚过去半个多月,OpenAI就耐不住性子,接连曝出两则猛料,大有一扫阴霾之势。首先是OpenAI与微软解绑,将能够自行构建算力集群和使用其他企业提供的算力资源;其次则是特朗普宣布,OpenAI将与软银、甲骨文、MGX联合成立一家名为“Stargate”(星际之门)的企业,其中软银负责财务,OpenAI负责运营,孙正义担任董事长。



(图源:OpenAI)

“Stargate”(星际之门)会立即投入100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7272.5亿元),在美国建设人工智能基础设施,接下来四年累计投入将达到500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6362.5亿元)。该消息官宣后,软银股价一度飙升10%,当地时间周二甲骨文股价大涨7.17%,微软股票则走势不佳,可能是受到了与OpenAI解绑的影响。



(从左至右:特朗普、OpenAI CEO山姆·奥特曼、软银创始人孙正义和甲骨文创始人埃里克森)

此前的数次融资活动,OpenAI都募集到了大量的让普通创业者艳羡的巨额资金,但对于OpenAI的AI大计而言,那些钱都只是杯水车薪。OpenAI CEO山姆·奥特曼曾提出用7万亿美元重塑半导体产业,为AI时代奠定基础的想法。拿出7万亿美元投资AI显然不现实,但OpenAI确实也需要大量资源,与微软的解绑和成立Stargate,或将补齐OpenAI的短板,全面释放AI大模型的技术潜力。

摆脱枷锁,OpenAI猛虎下山

在GPT-4之前,训练AI大模型所需的算力、数据量都不算太多,因而OpenAI长期处于高速发展期。但GPT-4之后,OpenAI需要的算力和数据量大幅提升。

数据方面OpenAI还可以向其他企业购买,或招募员工原创数据,亦可使用其他AI大模型生成数据。理论上更简单的提升算力,反而成了困扰OpenAI的难题。2024年前后,Analytics及其他外媒多次曝出OpenAI即将破产倒闭的消息。

2019年,微软向OpenAI投资了10亿美元,作为回报,OpenAI则将服务设施全部迁到了微软的Azure云计算平台。随着训练AI大模型所需算力提高,加上用户规模增加,推理任务所需的算力也在增加,微软所能提供的算力逐渐无法满足OpenAI的需求,OpenAI还多次被曝内部团队争抢算力资源,其高层也对微软不满。



(图源:豆包AI生成)

OpenAI与微软调整协议后,微软依然保有优先购买权(ROFR),且仍持有将OpenAI技术用于Copilot 等产品的独家权利,以及维持现有的分成模式到2030年(目前微软可获得OpenAI 20%的收入),而OpenAI则获得了算力自主权。早在2024年6月,OpenAI就与甲骨文达成了合作,将使用甲骨文云计算平台的算力资源。如今协议调整,OpenAI终于可以与其他云计算平台合作了。

问题在于,仅GPT-4训练和推理计算量大约为2.15e25FLOP(2150 万 ExaFLOP),相当于2万张A100训练90到100天。未来训练AI大模型的算力将呈现指数级增长,再加上训练Sora,以及AGI所需的算力,OpenAI需要10万张乃至更多算力显卡才够用。

正因如此,OpenAI才需要与软银、甲骨文、MGX等企业联合打造数据中心,每年投入1000亿美元左右,用于为OpenAI构建云计算基础设施,满足未来OpenAI大模型训练任务和推理任务的算力需求。

当然,也有其他AI企业给出了低成本训练大模型的方法,例如开源大模型领域赫赫有名的DeepSeek,基于数据蒸馏技术,以其他AI大模型为教师模型训练学生模型,仅耗费557.6万美元,就训练出了DeepSeek-V3大模型。经过小雷实测,DeepSeek-V3日常使用表现不下于国内主流AI大模型。日前,DeepSeek又推出了R1大模型,AIME2024和MATH-500两项测试中,均不输OpenAI o1模型。



(图源:DeepSeek)

当然,采用数据蒸馏技术训练大模型,也存在诸多缺点,例如依赖教师模型的能力,且无法超越教师模型,还可能出现细节特征丢失。简单来说,数据蒸馏技术可以大幅降低训练AI大模型的成本,但注定只是跟随者,无法领导AI行业的发展和进步。

OpenAI之所以能够获得这么多投资,原因便在于技术领先。一旦失去领先地位,OpenAI难免失去大量企业的支持,更何况OpenAI的目标就是领导行业前进。

花钱容易赚钱难,AI创业淘汰赛加速

与元宇宙、区块链等概念不同,AI带来的体验提升是实打实的,如金融从业者通过AI查询法律法规和行业信息、媒体工作者利用AI生成图片和文字、办公族用AI总结文档或PDF等。然而在AI融入生活、方便生活的今天,依然有大量网友认为AI与元宇宙、区块链没有区别,只是一个新的金融泡沫。

这种观点之所以长期存在,原因就在于迄今为止还没有企业的AI业务能够实现盈利,整个AI行业最大的受益者是研发算力显卡的NVIDIA。再加上打造算力集群需要大量成本,无力负担的小企业自然会慢慢被淘汰。

与近几年爆火的新能源汽车行业不同,新能源汽车入场成本高,没有足够的钱根本不会涉足。AI行业入场成本低,后续打造顶级AI大模型的成本却可能比研发新能源汽车更高。基于数据蒸馏技术打造低成本AI大模型,实力较强的企业可以自己做,无需与AI公司合作,也压缩了AI企业的盈利空间。



(图源:豆包AI生成)

OpenAI已与微软、苹果等众多互联网巨头达成合作,但短期内依然无法实现盈利。2024年,OpenAI亏损幅度预计在50亿美元左右,因需要构建算力集群、打造数据中心,2025年和2026年OpenAI的亏损幅度大概率会增加。

数据调研机构The Information预测,2026年OpenAI的亏损将达到140亿美元,2029年才能实现盈利。OpenAI尚且如此,更不用说其他企业。小雷认为,AI行业的淘汰赛已经开赛,未来三年将有80%以上的AI企业被淘汰。

不过OpenAI毕竟是全球AI行业的领导者、估值最高的AI公司,在AI被视为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情况下,美国不会坐视不管。OpenAI与软银、甲骨文、MGX等企业联合成立子公司Stargate,美国显然是背后的推动者。



(图源:豆包AI生成)

GPT-5未能完成训练、Sora实际功能不如早前的宣传,都与算力不足脱不开关系。多方合作共同投入5000亿美元,能够大幅缓解OpenAI的经济压力,帮助OpenAI构建规模庞大的算力集群。摆脱微软限制、得到Stargate加持的OpenAI,将释放自身的潜力,多个项目同时开工,不用再为算力发愁,内部不同项目团队争抢算力资源的情况,大概率不会再发生。

基于甲骨文云计算平台和Stargate提供的算力,2025年我们将有机会看到GPT-5和性能更强大的Sora,OpenAI也将奔着AI大模型的最终形态——AGI前进。

挺进下一个高峰,AGI时代来了

OpenAI虽强,可投资者的钱也不是白来的,长期烧钱却无法实现盈利,数年后很可能被投资者抛弃。对于OpenAI而言,Stargate的成立、与微软解绑最大的意义在于帮助其解决了算力困局和资金难题。没有后顾之忧的OpenAI,将能够加快打造GPT-5和AGI的速度,从而尽快实现盈利。

OpenAI、亚马逊云科技等企业,最近一段时间都公布了关于AGI的消息,1月6日山姆·奥特曼更是在博客文章中表示已经知道该如何构建AGI,有信心在2025年推出AGI。2023年OpenAI在其官方使命声明中也提到,目标是构建造福全人类的AGI。基于该消息,X平台网友才会推测OpenAI将在2月推出AGI。



(图源:豆包AI生成)

能够像人类一样自主学习和推理,并处理任何任务的AGI,被视为AI的终极形态,AI行业的领导者OpenAI,也被许多网友认为是最有希望第一个推出AGI的企业。然而随着越来越多互联网巨头进入AI行业,OpenAI的压力也越来越大。

2024年12月初的re:Invent大会上,亚马逊云科技便透露计划在2025年中期推出可实现Any To Any的万能大模型,支持输入任何模态的信息,并输出任何模态的信息。

不同的是,之前OpenAI要靠金主投资,而亚马逊云科技、xAI、豆包、通义等,背后都有互联网巨头的支持,短期内无需追求盈利。过去OpenAI对于实现盈利的迫切性极高,难以将更多精力放在技术研发上,拥有Stargate兜底的OpenAI,将开足马力,向AGI前进。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