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三联电子厂Pro,作者:梅卡,编辑:Benjamin,题图来自:AI生成
如果说智能手表是调理身心的赛博义肢,心率、血氧、肺活量,它用各项指标提示着你身体机能的极限,那么即将在今年爆发的智能眼镜,它所提供的服务,显然要温和友善得多。
智能眼镜的使命,就在于增强你对现实世界的掌控感。
可以做到实时翻译的雷鸟X2眼镜,图自小红书用户@芝芝士
其中,最基础的功能便是“记录决定性瞬间”,不需要有美联社记者的同款手速,这要喊声智能眼镜的名字,快门都不用按,镜头便已经开始记录。
至此,就连曾经假到不行的情侣博主,也开始变得合理起来,当我们还在揶揄情侣博主演技过人时——即便对着怼脸的摄像头也能随时上演各种温情、惊喜瞬间的戏码,人家很可能已经戴上了智能眼镜。
“头上长摄像头”的情侣博主,图自小红书用户@你像个草莓麻薯
不仅“头上长摄像头”的人会越来越多,在今年的CES展会上(科技贸易展国际消费电子展),智能眼镜已经把实时翻译、AR导航、AI大模型,乃至于笔记本电脑的功能都塞进了一副眼镜里。会场里人人戴着一副眼镜体验的盛况,甚至一度让人怀疑这是潘家园的太阳镜展销会。
在今年的CES展会上,单是中国AI眼镜厂商就多达59家,产品也是各有专精。
像是Halliday的AI隐显眼镜,外观上几乎和传统眼镜没有区别,重量仅有35g,但是镜片右上角却藏了一块可以显示文字和图像的“小屏幕”,当你看到会场里有人戴着它做出轻微的“翻白眼”动作时,可能就是在查看镜框上方显示的AI实时翻译、题词文字,尽管动作不太优雅,但显示效果已经足够清晰。
AI眼镜已经不仅仅是智能手表的替代版,过不了多久,“随地大小班”的打工人,可能仅需随身携带一副眼镜、一个键盘。
国内厂商INARI推出的INAIR Spatial Computer就被官方直接定义为“空间计算机”,不仅提供134英寸的屏幕显示功能,还可以串流家里的电脑进行远程办公,相当于Vision Pro的精简版。
如果说智能手表完成了我们向内的建设,就连压力大不大、吃没吃好这些琐事,都能做到贴心关照,智能眼镜则是中产们向外探索的物理外挂。
CES上的AI眼镜看起来有些“过于超前”,但是,用户已经想得比厂商还要超前:“有没有哪款能在吵架时提供实时AI支持,每次吵完都觉得没发挥好。”
一、AI眼镜的第一次出圈,主要靠颜值
同样是智能穿戴设备,如果说它的顶配形态是售价超过2万元的Vision Pro,那么Ray-Ban Meta眼镜则提供了一个将科技感化为无形的柔和方案。
在功能上,它不像Vision Pro一样——又是让你能在里面看3D电影,又是能帮你沉浸式办公,提供无微不至的周到服务,精细到可以直接把你与现实世界的联系切断。Ray-Ban Meta眼镜的功能基本可以提炼为三个关键词:拍照、耳机、AI助手,“但是它却把三个普通的功能都做到了95分以上”,画质和音质基本相当于iPhone 12的质感。
除此之外,Ray-Ban Meta眼镜的外形也一改智能眼镜冰冷的科技感,无论远看近看,它基本就是雷朋常规太阳镜的样子,从做工到设计都保留着雷朋一贯的简洁精致,就连Meta的Logo也只在镜腿内侧出现了一次,谦逊得甚至不像一个互联网企业的产品。
Ray-Ban Meta眼镜的成功也变相证明了——并没有多少人,想要花大钱把自己装扮成科幻电影中的AI助手,一款AI硬件想要普及,它首先得看起来AI味没那么足。
作为目前为止销量最高的AI眼镜,据科技媒体The Verge的统计,Ray-Ban Meta眼镜在2023年第四季度便已达到30万出货量,基本是第一代Ray-Ban Meta眼镜整体的销量,而截至2024年5月,Ray-Ban Meta智能眼镜的全球销量已突破100万副。
Ray-Ban Meta眼镜的成功也吸引了全球AI眼镜产品的爆发,从百度、字节代表的互联网大厂,到雷鸟、XREAL等AR类公司,但凡和电子消费品沾边的品牌,都不想错过这趟快车。据“VR陀螺”统计,目前国内、国外已经入局AI眼镜的厂商高达36家,预计在这两年面世的产品将超过50个,其中既有你熟悉的眼镜品牌暴龙、宝岛眼镜,更有深耕非洲手机市场的非洲机王传音。
虽然AI眼镜的饼画得挺大,概念产品个个都吹得天上有地下无,厂商们堆叠起功能来更是主打一个量大管饱,然而,目前已经面世的AI眼镜,基本相当于小米手环3在智能手表中的定位,而且它们都有同一个对标对象——Ray-Ban Meta眼镜。
同样是具备拍照、音频和AI功能,国产AI眼镜主打的就是在价格或者参数上,至少把一项卷到极致。
去年年底,从半年前便开启众筹的闪极AI眼镜,终于在12月19日正式发布,闪极A1仅售999元的价格还不到Ray-Ban Meta的一半,堪称“卖一副亏一副”。
而不久之后发布的雷鸟V3,售价1799元,号称是“站在Ray-Ban Meta肩膀上,超越Ray-Ban Meta的眼镜”,产品经理们秉持着“纸面数据不能输”的传统,从续航到拍摄时长,雷鸟V3处处都抓着Ray-Ban Meta短板打——39g的重量比Ray-Ban Meta少6g、9分钟的录制时长是Ray-Ban Meta的三倍,考虑到用户还嫌Ray-Ban Meta仅有的竖屏拍摄太单调,雷鸟V3也加上了横屏的拍摄模式。
雷鸟V3和中端手机的画质对比
随着国产AI眼镜在年初陆续发货,闪极A1、雷鸟V3成了年轻人今年的第一个电子年货,等到了大年初一亲戚们一聚,甭管七大姑八大姨们是问工作还是问姻缘,戴着智能眼镜的年轻人,早就先一步从纷扰的现实中抽离。
二、AI眼镜,养成系电子产品
如果往回追溯AI眼镜的这波破天富贵,Meta与雷朋联名推出的AI眼镜能出圈,雷朋自带的时尚属性至少占了一半功劳,“首先因为它是雷朋,其次才因为它也是Meta”。
就算用户常常嫌弃Ray-Ban Meta的续航时间太短,但实在耐不住它作为时尚单品的高光,“即便没电了,它也是一款不错的太阳镜”,再加上299美元的售价,基本与雷朋日常款持平,仔细一算下来,“拍摄、耳机、AI功能,都相当于是白送的”,即便只是想“追一追数码潮流”的普通人,在对数码功能丧失兴趣后,也不至于后悔自己交了智商税。
限量款的透明版Ray-Ban Meta眼镜
于是乎,当数码博主们还被Vision Pro绕得五迷三道时,林俊杰和吴彦祖已经先一步成了Ray-Ban Meta的忠实用户,而后知后觉的科技博主们,此时才开始托朋友、找代购,远渡重洋只为求得一款名气远远小于Vision Pro的AI眼镜。
至此,AI眼镜也成了继大疆Pocket3、Insta GO3s之后,新一代的自媒体生产力工具,其“头上长摄像头”的设定,更是可以完全做到“解放双手”,甚至有人开始呼吁大疆、影石等运动相机品牌尽早布局AI眼镜赛道。
在今年B站的百大UP主颁奖晚会上,UP主@-LKs- 不仅戴着AI眼镜用第一视角记录了颁奖过程,还在现场偶遇了其他戴着AI眼镜的UP主,颇有一种数码套娃的既视感。
对于普通用户来说,AI眼镜少了一些生产力工具的意味,反倒更像一个在生活中随时“作弊”的赛博插件,比如说,当你需要阅读长内容的文章、邮件时,AI眼镜就能帮你自动总结,最后还会通过耳机把关键信息给你播报出来。
除此之外,作为运动相机使用时,AI眼镜有着比拇指相机更微弱的存在感,这对于那些连扫街摄影,都只敢搭伴出行的社恐用户来说,无疑在最大程度上卸下了心理负担;而作为蓝牙耳机使用时,AI眼镜把听歌、听播客变成了一件更自如的事情,“砍掉了拿出耳机的动作,反倒让一天的听歌时间变多了”。
三、到底有多少人,需要“头上长摄像头”
虽然名为AI眼镜,但是在实际体验中,AI功能往往是最容易被忽略的一项,这也多少让AI眼镜的未来走势有些魔幻。
按照各项功能的使用频率排序,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基本是蓝牙耳机>相机>AI功能,毕竟,普通人不像职业博主那样时时刻刻惦念着视频素材,更没有那么多汇报邮件可读。
而对于那些还在观望AI眼镜中的人来说,AI眼镜基本隐藏于无形的摄像头,也让人隐隐有种隐私被侵略的不适感,“想到自己完全没有表情管理的邋遢状态,不知道哪一天就会出现在博主的Vlog里,已经提前开始替自己感到尴尬”。
另一方面,AI眼镜的良品率,依然是各个品牌补不上的短板。就目前少数收到现货的用户反馈来看,国产的AI眼镜还处于一种“养成系产品”的阶段,前有预售期长达一个月的闪极V1,后有续航吃力的雷鸟V3——尽管官方当初许诺了7小时的综合时长,但实际续航还是和Ray-Ban Meta“半斤八两”,有人戴着眼镜出去玩了两天,结果整个一天都处在电量焦虑下,最频繁的心理活动便是,“快拍,等会又没电了”。
而即便是在AI眼镜领域耕耘了3年的Ray-Ban Meta眼镜,如果你真想入股,过来人也会推荐你买个配套的保修,以此对未来可以预见的小毛病做好防范,“刚刚用了两个月,麦克风处的塑料盖板已经稍微翘起来了”。
图自小红书用户@亨亨利利
少有用武之地的AI识图功能、不出国就基本用不到的实时翻译,乃至于略微带着侵略性的摄像功能,当AI眼镜鼓足了劲往眼镜上堆料,极简主义的玩家已经删繁就简,找到了一个更具性价比的选择:音频AI眼镜。
实际上,没有摄像功能的音频AI眼镜,不仅在AI配件领域寂寂无闻,朴实无华的设定,甚至让它有种不配被纳入AI眼镜麾下的感觉。
音频AI眼镜注定无法成为科技博主的谈资,但却是真正方便了打工人的摸鱼神器,上班时用它悄悄听歌、听小说,下班时不用掏手机、耳机就能接上外卖、打车的电话,它不仅价格便宜得多,而且各方面性能都透露着踏实的安全感——更长的续航,更清晰的播放效果,它才舍不得让你在2025年还患上续航焦虑。
图自小红书用户@answers
即将在今年拉开序幕的“百镜大战”,颇有种前几年“百模大战”的盛况,一样的混乱、一样的充满了过剩的功能,互联网厂商想要趁机植入自己的交互功能,AR厂商想要赶快秀一把技术优势,各种功能塞进眼镜框架里,但谁也没考虑过,这么多功能人的五感到底能承受多少?
可以预见的是,AI眼镜迟早也会像智能手表一样,构筑出另一种生活方式,甚至于将蓝牙耳机、运动相机都一起取代,而在一切尘埃落定前,我们只能默默祈祷,希望它能给我们多留一点个人的空间。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三联电子厂Pro,作者:梅卡,编辑:Benjamin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