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粟裕的时候,我们总会想起“战神”二字,因为在他的军事生涯中,他所指挥的大部分战争都是以胜利结尾。
据不完全统计,粟裕共指挥过60多次战役,失利的战役战斗不足10次,真正做到这样数据的人“屈指可数”。
粟裕将军作为这样的将领,曾接受过很多采访,其中大部分是关于战斗的,而他曾说过一句话,豫东战役是最让他紧张的三个战役之一。
之所以这么说,是在豫东大战的最后关头,我军以为胜利在望之际,黄百韬兵团突然杀入,这打了粟裕一个措手不及,导致战局一度险象环生。
虽然这场战争最终在粟裕的指挥下胜利了,但华野主力也遭受了不少损失,粟裕将军每每想起来都后怕。
事情还需要从1947年6月说起,当时冀察鲁豫野战军奉命强渡黄河,刘邓大军开始千里挺进大别山。
但在同时,解放军仍然面临很大的挑战,因为蒋介石在中原排列了重兵,我军依旧不占优势,刘邓大军被蒋介石视为眼中钉。
在这样的背景下,两军进入了相持阶段,但时间一点点流逝,对我军是很不利的,毕竟我们所准备物资是有限的。
为了缓解刘邓大军的压力,党中央命令粟裕解决这个问题,当时他认为要解决根本问题,最主要的是消灭中原的敌人。
于是战争在1948年5月的一天打响了,粟裕大将做了很充足的计划,但对方是邱清泉,他是国军的著名将领,有着非常丰富的经验。
在这样的背景下,邱清泉识破了粟裕大将的计策,于是转变了行军路线,使我军面临被合围的态势,因此让粟裕大将非常着急。
但粟裕大将也是见过大世面的,越是这个时候越不能慌,冷静地盯着军事地图看,试图找出敌人的防守破绽。
一段时间后,粟裕看到了地图上的开封,这是一座中原大城,敌人一直都非常重视,但当时为了与我军对峙,大批兵力都调走了。
于是粟裕改变了原来的部署,直奔开封去,如果能拿下开封,之后还可以再利用开封来打一场全歼战。
后来仅用了4天,我军就解放了开封,之后粟裕将目光锁定在了区寿年兵团上,设下了埋伏后,一举歼灭了近10万敌军。
这就是著名的豫东战役,是中原战场最为关键的一战,之后国共两党的局势发生了颠倒,我军逐步掌握战场的主动权。
在豫东战役结束后,众多战士都十分敬佩粟裕大将,刘伯承知道后更是竖起大拇指:“只有粟裕大将敢这么打。”
然而事实上,粟裕大将之所以能在关键时刻作出这样的决策,一定与陈赓大将有关,当年他的洛阳会战也面临过这样的问题。
当年陈赓大将被派去支援刘邓大军,当时陇海线成了关键所在,只要将其切断,就可以减轻刘邓大军的压力。
但在实施的时候,发现兵力对比差距太大,我军没有胜算,陈赓便开始寻找时机,后来发现洛阳的国军被调走一大批,于是他还是攻击洛阳。
粟裕大将正是因为想到了这个,所以才会做出这样的决定,最终胜利了,致敬粟裕大将!致敬陈赓大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