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卢的故事对我的触动在于,我一直在思考,乡村的未来在哪里?它不可能复制城市的模式,也不可能回到传统的乡土社会。城乡融合是唯一的出路。城乡融合的主体,不可能是空心化乡村里的留守老人,只能是这样一批返乡入乡青年。
小卢让我看到,农业可以这么玩,秋后我让一个硕士生去村里住了一个月,定点深入观察,他回来告诉我,生活太有趣了。他们会很认真地做实验比对什么锅炖鸡最好吃;他们还会和鸡斗智斗勇,逼得一只鸡挑战极限,飞上七八米高的大树……一边玩耍一边直播一边赚钱。这是在用年轻人的方式重新打开乡村。
乡村建设是需要情怀的。唯有热爱,可抵岁月漫长。这批90后、00后的返乡青年,既了解城市又了解乡村。他们用自己把城乡连接起来了。在这里,我看到了未来乡村。
或许正是加措这份更显纯粹的热爱与执着打动了学生们,但初入田野就能因人因事因物而愿意真正走进田野的青年学子同样让我心生敬意。我不敢确定回归城市之后的我们,再次通过电子设备收听龙头琴时,是否还会像在加措家里现场聆听时那般心潮澎湃,但彼时这样一种从走近到走进的蜕变,使得田野从一个可以科学论述的研究方法,已然转化为融入每一位亲身参与者的生命体验。无论是团队成员,抑或是那些与我们交流的人,多年后回想起、甚至是再见时,田野中所有的一点一滴势必会再次映入眼帘,这种名为“记忆”的力量,将会引领着我,以及所有田野工作者们砥砺前行、风雨无阻。
作为研究者,田野促使我对青年和对自我有了全新的理解和思考。从数字游民身上,我看到的不是逃避、不是躺平,更不是摆烂,而是一种旺盛的生命力!他们渴望找到“卷”与“躺”之外的第三条路,以“燃烧自我”的态度寻求人生的更多可能性与活法。于是,处于结构性困境之下的年轻人尝试把数字游牧当作自救与自愈的方法,他们以“数字游民”为名,以“共同发现更好的存在方式”为目标,去想象和共创着一种当下可能的“理想生活”。他们在人生的旷野而非轨道中展现和再造着这个时代青年人的另一种韧性与希望。
2024年,我陆续走访了成都、长沙、上海、杭州、菏泽、北京等城市,继续着网络主播的田野调查。同时,我的写作仍旧在进行中。在田野的过程中,我幸运地遇到了两位优秀的研究者:叶蓁和王怡霖。我与她们合作完成了若干中英文的研究论文;目前,我还与王怡霖合作完成一本中国秀场直播的人类学作品。我在其中受益于她们的专业与热忱。
一路走来,我同样想感谢的,是那些愿意接受我们访谈的主播们。在中国平台经济的巨轮之下,她们如同一枚枚隐秘在甲板下的齿轮,很少有人会在意她们在转动中的摩擦与疼痛。不过,就是这样一群人,支撑起了秀场直播产业。感谢她们的真诚袒露,更感谢她们让我学会了,如何在不能完全认同一个行业的同时,去爱具体的人。
爱自己的孩子,有时竟意味着别离。人口流动的大背景下,许多父母因工作或其他原因,不得不与自己的孩子分隔两地。在社会与技术变迁的双重浪潮中,流动与回流,奔波与停留,不仅发生在中国农村,在城市、在全球都是如此。2024年夏末的一次学术会议上,我报告了这些关于孩子的研究,听众席上一位老师红了双眼。底色是亲情动人,而更多则是因为大家深入其表可以看到在社会与技术双重变迁浪潮中,这些家庭的坚韧——这些父母、孩子和祖辈们,奋力维系亲情,努力保持家庭韧性和活力。他们在每一次视频通话里那些小心翼翼细微调节手机角度的尝试,焦灼地甩手机寻求更好的网络信号、大声地叫妈妈的场景,都是这些努力的最好证明。
项飚曾批评学校制度对青年系统性“生命力的捕获”,那么今天什么可以恢复我们的生命力?我想人和人面对面的真诚沟通可能是其中一种解法。走出象牙塔,寻找温暖明亮的公共空间,未尝不是困在系统里的师生的“自我疗愈”。“接地气”,今天用于形容学术研究面向社会现实发言,而不是虚无缥缈的空谈理念。它的原初意象——个体赤裸双脚站立在土地上,本就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身心疗愈手段。
我同意凯博文的观点,我们并不是向内寻求自我,而是通过与人交往、关心他人、探索外部世界的过程中发现自我。“发现”也可以被以下动词取代:照亮、吹拂、触动、重塑。希望2025年,我们都拥有更具韧性、开放、丰饶、寓于社群中的自我。
7月的贞丰古城,“年青贞好”新青年守艺人艺术联展正在火热举办中。在“珉谷艺术空间”,我们见到了黔西南州州级非遗传承人杨帆。他将传统造纸技艺与现代设计理念相结合,开发了一系列文创产品,如装饰画、灯罩等,这些产品不仅保留了皮纸的独特质感,更融入了时尚元素和生活元素。杨帆还在贞丰古城创建了“贞好看”青年电商直播基地,并开设了店铺。除了传统的皮纸,直播基地还有国家级非遗蜡染、银饰、造纸以及省级非遗土陶等众多文创产品,杨帆通过合适的团队分工模式,有效降低了非遗文创产品的成本,使更多人负担得起,他就是一个努力使非遗文化走进千家万户的推动者。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新媒体编辑:宗敏
如需交流可联系我们
点个“在看”不失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