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1月22日电 题:北京图书订货会的启示
新华网记者 王志艳
新年伊始,书香盈怀。京城迎来了第一场文化盛事,被称为“中国出版风向标”的北京图书订货会1月上旬如期而至。
3天时间内,40万种图书集结亮相,400余场活动以飨读者,入场观众超10万人次,馆配采购码洋达1亿元人民币。这一持续举办了37届的出版业盛会,已成为推动行业交流和全民阅读的重要平台。
据订货会期间发布的《2024百道图书影响力数据报告》显示,过去一年出版的新书中,只有近三成得到被推荐、被发现、被传播的机会,这一现状引人深思。
有出版人感叹“做书难,做有影响力的好书更难”,如何适应市场变化,如何让好书“遇见”更多读者,这届订货会提供了一些新的启示。
2025北京图书订货会现场。新华社记者 鞠焕宗 摄
回归精品出版成共识
新书发布是每届图书订货会上的“重头戏”,今年亦不例外,许多大型出版工程、精品出版项目选择在此发布。
如中华书局举办答读者问活动,详解点校本“二十四史”及《清史稿》修订工程的最新进展;安徽人民出版社发布历时6年打造的重大主题纪实作品《北京1949》;《新德里国家博物馆中的敦煌艺术》首次展示了流失在印度的143件敦煌绘画,被称为“敦煌宝藏的最后一块拼图”;《国家名片C919》全景记录国之重器曲折又辉煌的面世过程等等。
《新德里国家博物馆中的敦煌艺术》新书发布。主办方供图
“还是要回归到出更多精品好书上来”,不少业界人士不约而同提到。“传统出版行业正进入‘头部制胜’时代,市场销量前5%的品种贡献了80%以上的码洋。”北京出版集团总经理吴文学说。
而名家作品作为市场稀缺的“头部资源”,向来是订货会上的焦点。今年,著名作家梁晓声带来新作《中国文化的历史基因》,文化学者纪连海推出《纪连海评左宗棠》《品梦粱录》《品梦华录》……多家出版机构发布的2025年出版计划中,“冯骥才小说文库”、周梅森长篇小说《天下大势》等名家新作也将陆续面世。
著名作家梁晓声为读者签售。新华网记者 王志艳 摄
艺术人文类新书是订货会上的另一抹亮色。《色彩中的艺术史》将艺术作品、色彩的发展历史、社会时尚的演变等融会贯通;“美学大师”系列深入解读宗白华、朱光潜、沈从文等美学大家的经典之作;《五色之美——品读中国传统色》展现中华民族独特的美学追求……
在岭南美术出版社副总编辑刘茵看来,“好书就是要带给读者美好的阅读享受”。
针对头部新品,京东、当当等电商平台也在调整策略。订货会期间,京东图书举办合作伙伴大会,发布“新品腾飞”计划,并宣布2025年将持续加码补贴政策与流量扶持,帮助新品销售。
京东图书业务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通过平台的用户流量势能和平台资源倾斜扶持等,实现平台、出版商和读者之间的良性互动。”
“科普热”涌动
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科技馆接待人次首次破亿。而刚刚发布的《2024出版产业发展报告》称,过去一年的大众出版中,科普、科幻类读物市场呈现增长态势。
这股“科普热”同样在订货会上涌动,不少出版机构纷纷打出“科技牌”。
一方面,以科技前沿内容为主题的科普读物备受瞩目。比如《复兴号,贴地飞翔的中国龙》记录中国高铁从无到有、从追赶到领跑的过程;《物理夜航船:直觉与猜算》讲解如何用物理直觉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AI领导力》聚焦人工智能技术的前沿应用……
读者在图书订货会上寻找心仪的图书。新华社记者 潘旭 摄
读者底女士是书展常客,她告诉记者,每次来最关注的就是少儿科普,现在很多科普读物内容丰富、细分到位、制作精美。“孩子正上小学四年级,科普图书已经占到她课外阅读的30%。”
另一方面,新技术与出版的深度融合大大提升了阅读体验。记者在多家展台看到,除纸书外,还有电子书、有声读物、课程视频、AR/VR产品等丰富的融合出版物供读者选择。
“以技术连接内容是未来出版业变革的重要方向之一。”中信出版集团董事长陈炜介绍,中信出版已经开展了对AI技术的应用,在图书编辑与宣传营销环节,利用AI辅助翻译校对、音视频处理、营销推广等工作,大大提高了出版效率。
2025北京图书订货会现场。新华网记者 王志艳 摄
“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前沿技术在出版领域的深度应用,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迅速适应并紧跟时代步伐才能在变革中抢占先机。”中国出版协会理事长邬书林说。
少儿出版期待创新和突破
正值寒假,大批家长带着小读者前来逛展。据北京开卷数据调查,近两年的图书零售市场中,少儿类出版占比接近三成,虽然仍是码洋比重最大的类别,但整体增幅略有下滑。
在童书细分品类中,儿童文学、图画书、科普百科“三足鼎立”,今年订货会上发布的新书也多集中于这三个类别。
如讲述痴迷马头琴的男孩阿木尔克服困难,实现音乐梦想的儿童成长小说《永远的马头琴》;原创故事绘本“熊镇的故事”系列新作《翻越熊峰》,勾勒出一个充满幻想的熊镇世界;《大美中国人文地理绘本·大江大河》展现我国七大水系的地理分布、自然生态、历史变迁和风土人情等等。
《永远的马头琴》图书分享会现场。主办方供图
在数字化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少儿阅读方式、内容和环境都在变化,少儿出版如何适应新需求,是订货会上业界关注讨论的热点。
资深出版人杨文轩谈到,儿童阅读就是要将“薄书读厚”,要为孩子提供更丰富多层的知识,满足包括认知、益智、情感、审美等多方面的需求。希望出版社编辑张保弟认为,除纸书外,少儿出版还要重视“破圈”“跨界”,加强影视、融媒体和新业态的开发。
《地图上的四大名著》就尝试把经典解读玩出“新花样”。丛书通过创新性的可视化地图,重新梳理四大名著中的地理环境、空间布局以及各种复杂的人物关系、事件关系。
“我们希望拓宽名著的呈现形式,为读者提供丰富的阅读体验。”融通传媒党委书记、执行董事郝刚说。
订货会期间,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新品牌“梦想家”发布,中国少儿科幻星云奖发布会,第四届接力杯“金波幼儿文学奖、曹文轩儿童小说奖”截稿倒计时等活动相继举办,为培育原创作品搭建平台。“期望为孩子提供更多高质量的阅读资源。”接力出版社总编辑白冰说。
2025北京图书订货会儿童阅读论坛现场。主办方供图
邬书林认为,中国的少儿出版经历了20多年的持续稳定增长,尽管当前进入到相对稳定的调整期,但相较于发达国家少儿市场占整个大众图书市场的份额,中国的少儿市场仍有较大空间。
“文旅+出版”助好书“出圈”
搭乘文旅融合的东风,出版业也承接了部分“泼天流量”,借助文旅IP将好书推向读者。
受同名热播剧和文旅带动,《我的阿勒泰》一书2024全年热销150万册,成为书业美谈。订货会上,该书的展示装置成了不少读者的打卡点。
“尔滨”与小砂糖橘亲密互动,使得砂糖橘一举成为广西亮丽的文旅名片。这次订货会开幕不到一小时,广西展区近400斤砂糖橘就被热情的读者“一抢而空”。
读者在广西展区品橘打卡。主办方供图
“2025开年的第一场文化盛会,借此和读者互动,祝愿大家开个‘好橘’。”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集团市场部总经理陈子锋说。
由“尔滨”掀起的冰雪热也“吹”进了订货会。吉林展区布置成了一个冰雪世界,各类冰雪元素的出版文创萌趣可爱;黑龙江展区,《又见冰雪∶赴一场冰雪文化盛宴》《遇见冰雪》《冰雪之旅:龙江雪域漫行》等书吸引不少读者驻足翻阅;中国出版集团展区,《带上一本书,去哈尔滨》的发布会人气爆棚,它既可看成一本充满文学气韵的旅行攻略,也像是“尔滨”向读者发出的一份邀请。
2025北京图书订货会吉林展区。新华网记者 王志艳 摄
作为土生土长的哈尔滨人,梁晓声在现场热情地为家乡“打call”。“‘尔滨’是浪漫、摩登、文艺气息浓郁的城市,希望通过书能让大家更深入地了解哈尔滨。”
在贵州出版展区,嘉宾围绕儿童文学《万桥飞虹》对“地域文化的另类书写”展开对话,该书将贵州大桥的雄伟壮丽与少年的追梦之旅融合,生动展现贵州的自然风貌与人文地理,为儿童文学创作带来新的启示。
这场寒冬里氤氲着书香的聚会留下的思考还有很多。阅读之变、渠道之变、技术之变等,为出版业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让好书“遇见”更多读者,仍需久久为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