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 by Lewis Burrows
2024年10月26日,我受人大出版社之邀做了一场主题分享——从零开始写故事:你的经历,就是最好的故事。本文收录整理了公开课的精华内容。
分享人 | 叶伟民
为什么你的经历就是最好的故事?
我爱看作家自传,比如陈忠实的《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让我最有感触的地方是他为了写白鹿原,常年带着一个笔记本,骑自行车到自己生长的村庄去。每一个角落都去,每一寸土地都去,见到了每一个老人,都要上前聊,听他讲一生的经历。
就在这经年累月的田野调查中,白鹿原的一些故事和人物原型就一点点的浮现,一点点地向他走来。
此外他还去档案馆查资料,里面的工作人员觉得他很怪,就问他,老先生,这里都没有人来,你怎么就天天爱泡这呢?
陈就说:“我啊,想给我死的时候,有一本垫棺做枕的书。”
这些细节很让人感动,同时也会思考:为什么大多伟大的作品都是作家往内走的结果呢?也就是回到他最熟悉的地方、最熟悉的领域和最熟悉的时代去。这种向内寻,反而能走得更远。
刚才说陈忠实的书名《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这句话是有出处的,原创者是海明威。他也是从自己的经历出发,在自己的过往里淘金,而不只是写他人的。
拿他的《老人与海》来说,小说以他在古巴20多年的生活为蓝本,里面的老渔夫真有其人,是他的朋友,现实中也是个渔夫,叫富恩特斯。作家用他的笔,把这熟悉的人塑造成文学史上最著名的“硬汉”。
我们再看更多作家,他们的做法都出奇的一致。比如马尔克斯,以自己的故乡和生活经历为蓝本,创作了《百年孤独》;沈从文早就离开故土,但凭借对湘西的深刻记忆和情感,写出如诗如画的《边城》;还有土耳其的帕慕克,就从他出生的城市伊斯坦布尔写起;莫言,从他的高密东北乡构建自己的文学王国;还有迟子建,出生在漠河北极村,后来一直描写东北雪原上的人物风情……
这些出类拔萃的作家,都是从极小、极熟悉的地方出发,找到与世界、与人类相通的纽带,最终写出无比辽阔的作品。
我们再来反观自己。新手写作,总是容易犯一个错误,就是把眼睛抬得过高了,觉得远方才是精彩的,自己却是无趣的。
真的是这样吗?未必,只是因为太习惯了,太熟悉了,以至于习以为常,被人为忽视了。
Photo by Andrea Piacquadio
零基础启程:挖掘内心深处的宝藏
从这些作家的经历,我们要明白一个道理:一定要相信自己,切莫妄自菲薄。
最难走的路,是从零到一,我们先找到最适合自己的突破口。每个人都是故事富矿,不要舍近求远,你所经历的,就是最好的。
对于写作新手如何找准写作方向,有三点可以优先选择:
1、从职业写起;
职业不仅是你的饭碗,还是你积累最丰厚的地方。比如我是个烘焙师,是名医生,或者是名火车司机,都各有各的写作优势。
2、从经历写起;
如果你有一些别人极少体验的经历,比如当背包客去过100多个国家,或者当志愿者参加过援助非洲的医疗队,再比如我是名远洋水手,去过最深最远的大洋……这些经历多稀缺啊,还闪闪发光,不要等,赶紧写,其他人一听就竖起耳朵,等着你来讲。
3、从兴趣写起;
别小看兴趣,这也是个富矿。很多作家都爱写自己的兴趣,例如汪曾祺,很爱吃,他就写吃,还写出了那么多经典;村上春树爱马拉松,他也写过关于跑步的书;还有法布尔,昆虫学家,自幼生活在乡间,爱上观察各种小虫子,后来写出了著名的《昆虫记》;还有当年明月,酷爱研究明史,写出了《明朝那些事儿》,跻身作家富豪榜。
还有很多很多案例,不管你出生在什么地方,成长经历如何,做什么样的工作,喜欢什么,你只要优先考虑这三点:职业、经历、兴趣,你都能定位自己的写作方向。
如果选择太多,都喜欢,咋办?那就赛马机制,都试一试,交给读者和市场来验证和反馈,看哪个能跑出来。
情节设计:文无定法,结构可循
即使我们没写过故事,我们也看过电影,电视剧,知道故事是由一个个情节组成的,那我该如何设计情节呢?这就要讲到结构。
写文章就跟盖楼一样,有砖瓦钢筋水泥还不够,你得先设计好结构图,这个楼才是稳固的。
当然,结构是个复杂的话题,今天时间有限,我们就分享最重要的基础款——三幕式结构。
哪三幕?很简单,我们小学就学过——开端、发展(高潮)、结局。三幕式结构最早由亚里士多德提出,和我们老祖宗说的“起、承、转、合”有异曲同工之妙。
最糟糕的故事是没变化,一条直线,那是流水账,又长又臭。相反,好的故事一定有变化,有起伏,有冲突,有悬念,还有反转,带来让人意外或值得深思的结局。就像爬山一样,从山脚出发,经历山腰的艰险,甚至有山穷水尽,结果柳暗花明,得以站立高峰,最后乘兴而归,回味无穷。
作家许荣哲有个非常好的拆解,他通过七个问题,把三幕式快速勾勒出来。
问题一:主人公的“目标”是什么?
问题二:他的“阻碍”是什么?
问题三:他如何“努力”?
问题四:“结果”如何?(通常是不好的结果。)
问题五:如果结果不理想,代表努力无效,那么,有超越努力的“意外”可以改变这一切吗?
问题六:意外发生,情节如何“转弯”?
问题七:最后的“结局”是什么?
这个就是三幕式结构的七步分解:
1.目标→2.阻碍→3.努力→4.结果→5.意外→6.转弯/高潮→7.结局
做个最简单的拆解大家就明白了,比如经典童话《白雪公主》,就是非常纯正的三幕式结构。我们对照上述7个问题看一下:
1、目标:白雪公主想继续她平静、快乐的生活。
2、阻碍:后母妒忌她的美貌,虐待她,派仆人去杀掉她。
3、努力:哀求仆人,真诚打动,被丢弃在森林,遇到七个小矮人,求助,藏起来。
4、结果:王后得知公主没死,假扮成老太婆,用毒苹果毒死了公主。(这个结果坏到冰点)
5、意外:王子路过,发现了公主,也爱上了公主。
6、转弯:王子亲吻公主,没想到唤醒了公主。
7、结局:王子公主结婚,过上幸福的生活;王后罪有应得,摔下悬崖而死。
大家可以试着去拆解更多经典故事,感受精彩故事里面的核心规律。
白雪公主/网络图
写出文采:模仿是最好的老师
有了方向、选题和结构,就进入写的阶段,进入到具体的遣词造句,也就是大家常说的文笔。提升文笔最快最有效的一招就是:模仿。去模仿你喜欢的作品,模仿你喜欢的作家。
顶尖作家都非常推崇模仿,认为模仿是最好的老师,也是最好的学习秘籍。余华就多次提到自己的写作是从模仿开始的。他自嘲最初连标点符号都不太会用,于是在旁边放一本杂志,随时“参考”。
他最早的模仿对象是川端康成,后来换成了卡夫卡,再在威廉・福克纳的影响下走向成熟,最终创造了自己的风格。
具体怎么模仿呢?我推荐以下四步法:
第一步:明确目的
要模仿一位作家,你得要明确目的,即学习他的什么,不用多,一点就够了。
第二步:放大特点
如果你看过模仿秀,一定会佩服那些演员,明明长得不像,但只要做几个动作,就知道他在模仿谁了。秘诀就是抓住并放大特点。
第三步:从形似到神似
还是以演员为例,要演某个历史人物,形似只是造型做得不错,要做到神似才是演技的证明。
模仿文章名家也一样,盯着一词一句只会学得皮毛,最重要是领悟其“文气”,即行文背后的“精气神”。
第四步:学会摆脱
模仿只是手段,不是目的,最终还是要写出属于自己的作品。
这一阶段就要跳出来,只带走与模仿对象同频,就是频道相同的部分,去滋养自己的笔尖。久而久之,属于你的那颗种子才会真正破土。
接下来,我以自己的一次模仿为例,展示我如何模仿作家汪曾祺。
第一步,明确模仿目的。我非常喜欢他的语言,这自然是我模仿的首要目的。
第二步,放大特点。汪老的最大特点,是“淡”,写什么都是不急不忙,淡淡的。汪氏之“淡”,就是要在模仿中着重放大的地方。
第三步,从形似到神似。汪老是短句高手,行文极有韵味。“淡”之外,他还说过另一句话:“生活,是很好玩的。”他其实比谁对生活都有兴致,实质外冷内热。
这种炙热的“淡”,便是可追求的神似之处。
最后一步,学会摆脱。这一步说难也难,说不难也不难。别忘记自己的本色就好了。
在我的散文《碉楼里的黯然销魂饭》,有些段落就有模仿汪老《端午的鸭蛋》的痕迹,基本也贯穿了以上四步,展示如下,可一并对照感受——
【原文】
鸭蛋有什么可挑的呢!有!一要挑淡青壳的。鸭蛋壳有白的和淡青的两种。二要挑形状好看的。别说鸭蛋都是一样的,细看却不同。有的样子蠢,有的秀气。挑好了,装在络子里,挂在大襟的纽扣上。
这有什么好看呢?然而它是孩子心爱的饰物。鸭蛋络子挂了多半天,什么时候孩子一高兴,就把络子里的鸭蛋掏出来,吃了。端午的鸭蛋,新腌不久,只有一点淡淡的咸味,白嘴吃也可以。
孩子吃鸭蛋是很小心的,除了敲去空头,不把蛋壳碰破。蛋黄蛋白吃光了,用清水把鸭蛋里面洗净,晚上捉了萤火虫来,装在蛋壳里,空头的地方糊一层薄罗。萤火虫在鸭蛋壳里一闪一闪地亮,好看极了!
——汪曾祺《端午的鸭蛋》
Photo by Clem Onojeghuo
【仿写】
叉烧挑肉,以梅头肉为上,位置在猪脖子后,软嫩,筋少,一头猪也就五六斤。用它做出的叉烧,看一眼也是享受,瘦处红润微焦,肥处晶莹剔透,淋上蜜汁,像半凝的琥珀。
切法也讲究,斜切最好,掌压上方,瘦的顶刀,肥的顺纹,缓缓回拉。慢是慢点,但胜在口感好,嫩滑多汁醒味蕾。要是图快垂直剁,一块块方头方脑,就很没意思了。有些厨师还会用刀拍拍再切,像按摩,也像威服,软硬兼施,好对得起客人的唇齿。
周星驰大概受此启发,在《食神》里用掌力化肉,内力催火,制出绝世叉烧,还言之成理:“每一块叉烧的肉汁被封在纤维里面,有如江河汇聚,里面的筋络被内功震断,入口极之松化。”
饭也不能输。丝苗米最佳,粒粒分明,软糯回甘,托着油亮亮的叉烧片,肉吸饭香,饭引肉汁,像对默契的老伙计,再加几根焯水油菜和单面溏心蛋,洒几滴酱汁增色,一碗广式叉烧饭便礼成。
——叶伟民《碉楼里的黯然销魂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