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初,同济大学发布《同济大学学科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7)》,部署了七大重点任务,其中第二条明确:人工智能赋能,促进学科转型提质发展。无独有偶,南京大学在谋划2025年工作重点时也提到,要推动新一轮本科教育改革,强化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教学。
图源:同济大学
近年来,人工智能为不少传统学科、专业吹来“第二春”,但围绕这些“智能+”专业的争论仍然不少。有人认为这类专业只是“新瓶装旧酒”“换个马甲”。真的是这样吗?这条借由人工智能对传统学科专业改造升级的路到底走得怎么样?
“智能+”,改头换面!
“天坑专业”,主要指那些学习难度大,但就业前景不乐观、薪资水平相对较低的专业,被并称为“四大天坑”的“生化环材”类专业曾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不过,要说近年来频繁被大家提起的“天坑”,土木工程和建筑学专业一定榜上有名。
2024年末,一篇题为《比土木更惨的专业,985本硕月薪3000》的文章在微博和朋友圈刷屏。“每月到手两三千元,绩效和年终奖都不见踪影,甚至已经有单位通知:只交社保,不发工资。”建筑行业、房地产市场的影响已经蔓延至高校的相关专业。高校专业如何自救?答案是:改头换面。
2017年度,土木工程老牌强校同济大学第一次向教育部申报增设了智能建造专业。截至2024年2月教育部公布最新的普通高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7年来,全国共有153所高校开设“智能建造”专业,其中“双一流”高校22所。
回复下
根据教育部和住建部组织的行业资源调查报告,智能建造技术人才短缺突出表现在智能设计、智能装备与施工、智能运维与服务等专业领域。有关机构预测,今后10年,技术与管理人员占比要达到20%,高等教育每年需至少培养30万人左右。
同济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向“智能”转型其实颇具开创意味,2017年度打响的“第一枪”甚至早于首批人工智能专业开设的时间,这与同济当时对“新工科”的重点关注分不开。2017年度,同济大学新增10个本科专业,其中7个与“新工科”相关,典型代表还有智能制造工程专业。同济也是当年获批这一专业的4所高校中唯一一所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同时,建筑行业对外部市场变化和新技术的敏锐察觉,也间接促成了高校在专业转型升级上的“前瞻性”。
然而,公众围绕这一新专业的普遍困惑是:“智能建造与传统土木工程专业相比,到底有什么区别?”在公开媒体报道中,就读该专业的同学给出了如下答案:“几乎没有区别”。不过单从课程设置来看,两个专业的查重率不算高。从同时开设这两个专业的高校课程设置情况来看,对比土木工程,智能建造专业在智能机器人、计算机语言、图像处理等方面都下了功夫。
2020年《关于推动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的指导意见》印发,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指出,建筑产业互联网和建筑机器人的发展应用不足,要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加快打造建筑产业互联网平台,积极推广应用建筑机器人,这些就业新方向都给智能建造带来了新的生机。
努力“拥抱”人工智能的专业通常有个典型特点,即专业名称中带有“智能”或“智慧”。根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24年)》,这样的专业有39个,其中本体“人工智能”专业开设于2018年度。
2018年4月,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提出到2020年建设100个“人工智能+X”复合特色专业。同年7月,首届人工智能本科专业研讨会在京召开。来自清华大学、南京大学等国内26所大学的人工智能专业负责人参会,并在会议上形成了《关于设置人工智能专业建议书》。2019年初,35所高校获首批“人工智能”新专业建设资格。
而在人工智能专业正式开设之前,已经有专业瞄准与其交叉融合的可能,智能建造、智能制造工程和智能医学工程是典型代表。作为全国首个智能方向的医学类本科专业,南开大学和天津大学智能医学工程专业要求学生既要熟稔医学知识,也要学习云计算、大数据等。一般认为,这一专业是对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升级,不过对比后者,它的专业核心更偏重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大数据分析等信息技术。
回答好“智能在哪儿”很重要
2023年被称为AI元年。自ChatGPT等大模型爆火出圈,AI热潮席卷全球,越来越受到追捧。部分传统专业在就业形势不乐观的处境下,寄希望于通过对传统专业“智能化”来吸引学生报考,甚至不少学校的英语专业也都变为了“英语+AI”。
给专业改个时髦的名字虽然不难理解,但改名只是最浅的一层,最关键的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更新。既然是优化专业,就应该办出专业特色、时代特色,而不是只给专业取一个具有“时代感”的新名称。这不但不利于优化人才培养结构,还会误导考生的选择。
既然改了,就得回答好两个问题:这些专业到底“智能”在哪儿?其“智能”性能否回应好新兴的社会需求?
细看“智能+”专业,主要集中在工学门类开设,这与我国对“新工科”建设的重视有关。从2017年首次提出“新工科”起,我国新工科建设已走过7个年头。建设新工科,一方面要发展一批面向未来布局的新兴工科专业;另一方面,则是对现有的传统工科专业进行改造升级。
智能+材料。北京科技大学是国内第一个也是目前唯一开设材料智能技术本科专业的高校。在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基础上,北科大结合人工智能技术,专注未来材料智能化,旨在推动新材料研发从传统的“经验试错”模式向“数字化、智能化”新模式转变。以纺织、材料等特色学科、专业见长的东华大学,虽然没有设置材料相关的智能本科专业,但近年来已在智能制造、智能穿戴、智能纤维等领域取得一系列重要成果。
随着新能源、新材料、绿色环保、生物制造等一批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成为“风口”,学科交叉培养成为新趋势,一度被称为“四大天坑”的“生化环材”开始强化应用型人才培养,凭实力出“坑”。
智能+制造。据工信部研判预测,未来五到十年,我国智能制造专业人才缺口将达百万级。在“中国制造2025”的大背景下,高端制造等新质生产力领域的兴起吸引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加入制造业。智联招聘《2024大学生就业力调研报告》发现,期望在汽车/生产/加工/制造行业就业的毕业生占比8.2%,高于2023年的8.1%和2022年的6.1%。
图源:智联招聘
同济大学致力于培养智能制造领军者,学校的轻量化连接技术应用于通用汽车的部分车型,入选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标志性进展,央视《新闻联播》也报道了学校智能制造装备自主创新工作。以“智能”赋能机械工程优势学科的西安交通大学,响应第四次工业革命趋势,智能制造工程专业打破传统专业办学模式和路径依赖,交叉融合信息通讯、计算机、工业工程等相关学科,通过7级项目课程为学生创新创业夯实基础。
智能+交通。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春运——12306,启动!从“雪崩”式瘫痪到成为全球最大票务系统,12306的“最强大脑”单杏花功不可没,她研究生就读于华东交通大学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专业。单杏花带领12306完成的这场逆袭再次印证了培养智能交通领域领军人才的重要性。近年来,北京交通大学等一批高校开设智能运输工程专业,围绕交通运输行业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发展的重大需求,探索“智能+交通运输”人才培养新路径。
除了工学专业,农学和教育学等实践性强的专业也正向人工智能靠拢。虽然不如工学转型的大阵仗,智慧农业、智慧林业、智慧牧业科学与工程等“新农科”专业也在“闷声干大事”。
2020年10月,中央将“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同各产业深度融合,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建设智慧农业”等写入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建议。政策支持下,一批农林高校发力“新农科”建设。
例如,南京农业大学的智慧农业专业依托该校作物学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农业信息学”和“生物信息学”江苏省重点交叉学科开设,回应农业生产管理的数字化、精确化、智慧化需求;南京林业大学的智慧林业专业由曹福亮院士团队领衔,培养能将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林业科学有机融合的复合型高素质专业人才;聚焦畜牧业智能化运营的智慧牧业科学与工程专业,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为代表的15所高校布局开设,在国内大型互联网公司如阿里巴巴、京东等入局跨界养殖业的当下,将互联网、人工智能与养殖结合,也无疑更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所谓的“天坑”专业,大多是一段时间内就业市场遇冷对高校专业建设的反馈,但“天坑”绝不会是一个专业永远的标签。“出坑”的关键,一是社会需求的回归,二是人才培养模式的升级。而与其等待前者,后者整合资源拥抱“智能+”的行动无疑更具有主动打破局面的勇气。在学科交叉融合大势之下,无论是否“天坑”,更多传统学科、专业都正走在转型升级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