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杨金龙

   “凌家滩遗址作为中华文明起源的关键见证,是历史交给我省的重要使命和担当。”在今年安徽省两会上,省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杨金龙呼吁,完善凌家滩遗址政府立法保护。

  近年来,凌家滩遗址管理处积极开展考古发掘工作,协同推进“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与“考古中国”重大项目课题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的重大发现与收获。杨金龙委员提出,2016年,全省首个文化遗产保护地方性法规——《凌家滩遗址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出台,为凌家滩遗址的保护、管理提供了有力的法治保障,但实施中渐显不足。

  杨金龙委员认为,《条例》的一些规定缺乏精细化、可操作的具体措施,需要制定配套的实施细则。法规指导性有待完善,现需侧重在“利用民宅发展服务业”等方面作出激励、引导要求。此外,在数字化支持运用和信息展示服务的推广力度上还有待加强,文物研究和展示缺乏更便捷和高效的手段,导致文物的传播和影响范围有限。

  “为巩固遗址发现新成果,针对出现的新情况,增加新的管理手段,进行政府立法,强化保护措施,具有现实需要。”杨金龙委员建议,省政府司法行政部门尽快开展调研,对制定规章的必要性、可行性等进行全面研究论证。根据论证结果,将凌家滩遗址保护项目列入明年的省政府规章制定计划,作为实施类项目加以推进。

  “建议省政府聚焦遗址核心保护需求,结合申遗工作和凌家滩遗址保护的最新情况,组织多学科专家团队参与,深入凌家滩遗址保护一线。”杨金龙委员提出,建立动态调整机制,每3-5年依据考古新发现、环境变化评估调整,如遇重大遗址发现或自然灾害冲击,及时启动应急修编。

  在内容上,细化遗址分区保护策略,核心区严格限制人员进入、采用无损监测技术实时监控;缓冲区合理布局生态涵养、科普教育设施,构建生态廊道连接核心区与外界,促进生态循环与文化传播。

  “要广泛征求社会公众、专家学者、代表委员等各方意见,确保草案符合各方利益。拓宽公众参与渠道,搭建线上线下融合平台,收集公众意见建议。”杨金龙委员说,立法印发实施后,应切实抓好贯彻执行,把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各项任务落实落细,省政府定期组织执法检查,进一步把凌家滩遗址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弘扬好。(记者彭旖旎 檀美玲 臧伟伟)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