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东营职业学院在人才培养领域又迈出创新步伐,通过独特的“三个师父、两个循环、六年培养”模式,校企深度合作,为现场工程师的培养探索出一条特色之路。
在“六年校内校外双循环”模式下,学生的成长路径清晰且有序。大一上学期,学生着重进行职业认知,初步了解行业发展与职业方向。下学期便进入技能团队,参与操作项目训练,开启实践技能的积累。大二上学期,学生确定合作企业,并认下岗位师父,为专业学习与实践奠定基础,下学期则正式签订合作协议,明确各方责任与培养目标。大三时,学生进入创新团队,承接技改项目,提升创新能力,下学期进入企业实习,提前适应职场环境。
毕业后的三年同样规划明确。第一年,学生在企业各岗位轮岗选岗,实现一人多岗锻炼,拓宽职业视野。第二年,顶岗定岗,专注提升单一岗位技能,做到一岗多能。第三年,已然成长的他们开始出徒带徒,传承技艺与经验,完成师从到师出的蜕变。
“异步培养”则从多个维度提升学生能力。在实训基地,学生专注设备操作,成为精于操作的外操人员;企业轮岗跟岗实践,让学生深入理解工艺,成长为懂工艺的内操人员。同时,参与学校双创活动,培养学生的协作创新能力;参与班级管理,提升组织管理能力;参与企业一线技改项目,锻炼创新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三师”培养体系,学校教师传授专业理论知识,岗位师父指导实操技能,工程师导师带来行业前沿理念与项目经验,三方协同,为学生成长保驾护航。
东营职业学院这一创新培养模式,整合了学校与企业的优势资源,为现场工程师的培养提供了有力保障,有望为行业输送更多高素质专业人才,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大众新闻·黄三角早报记者 王明华 通讯员 王飞飞 夏明硕 任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