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桥大集

集市特色:肖村桥卤煮、赵小卤熟食、科技小院特色蔬菜、冰雪嘉年华

开集日:每逢农历一、三、六、八

注:春节期间,马桥大集1月29日至2月12日不开集,节后将于2月13日(正月十六)开集,如有调整另行通知。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马驹桥镇西田阳村马桥大集

交通:可乘坐927路、T66路、T67路等公交车在牛坊路口站或西田阳站下车,沿南小营路向北步行200米即可到达。自驾车可停在马桥大集停车场,设500个停车位,24小时免费停车。

服务:大集提供卫生间,就在冰雪嘉年华南侧。大集东门南侧的招商办公室可提供热水饮用水,并提供一次性水杯,同时设失物招领处。


距离过年还有一周时间,马桥大集凝聚起的年味儿越发按捺不住,从南至北排开不同品类的摊位,集齐了水里游的海鲜河鱼,地上跑的鸡鸭猪肉,一站拎回家丰富年夜饭。过年就是热闹,锅碗瓢勺连带筷子在大集上也可以一并辞旧迎新。除了吃喝,也可以捯饬捯饬新鞋新衣裳,羊绒羊毛、拖鞋绒帽,从头到脚一站配齐。还有通州大集独一份的冰雪嘉年华,19个户外冰雪项目吸引了十里八乡的邻里。琳琅满目的当季食材,此起彼伏的热情叫卖,摩肩擦踵的热闹人群,摊位间升腾的袅袅烟气,一幅幅备年货迎新春的场景,让浓厚的年味儿弥漫开来。

1

3时30分 大集上的点灯人



若问大集从几点钟开始,那可要追溯到凌晨3点钟,肖村桥卤煮的掌门人“辫儿爷”算得上是大集上的“点灯人”了,做美食小吃,准备新鲜食材,他总要到得最早。凌晨3点来钟,迎着夜色,辫儿爷已经开着他的小货车从南四环上了京沪高速,车上满载着早上刚到货的新鲜卤煮食材、一大桶老汤、150斤水、一口大锅、六七百个烧饼、14张桌子、26个板凳、41个碗和3把大雨伞,不消20来分钟就到了马桥大集。

此时集市上还几近无人,摊位一支,“肖村桥卤煮”的招牌一挂,辫儿爷架上锅开始烧水。做卤煮的讲究不少,肺头不能超过4个小时,新鲜的肥肠不能超过6个小时,老汤需得常年不停火,才造就这一口远近闻名的美味。约莫6点来钟,天还没亮,便已有几位在附近晨跑、遛弯的熟客来此等候。

只见辫儿爷从锅中捞出肥肠和肺头,切成小段,烧饼切块,碗中浇上一勺汤,食客们再根据自己的口味撒上香菜、蒜末或辣酱,热腾腾满当当的一碗卤煮便出锅了。“您这火烧真不错!”食客赞不绝口。“我这是拿烫面做的,十斤面加上三斤拿开水烫过的面,和在一起,所以切出来没有白芯。”辫儿爷一边照看着他的汤锅,一边不紧不慢地回答。

“为什么打出肖村桥卤煮的招牌呢,有啥说道?”初次来的食客发问道。“卤煮南城最有名的就是朝阳区小红门乡的肖村桥,肖村桥卤煮的历史可久了,打没有四环的时候就有它。”显然,食客的问题问到了点子上,辫儿爷开始侃侃而谈,“那时候只要过了晚上11点半,您想吃一口卤煮,只有肖村桥桥底下有。”辫儿爷懂得多,卤煮历史、卤煮文化、哪家卤煮是跟谁学的,他都能说得头头是道,因此食客们也爱跟他聊。“那您这手艺是从肖村桥学的?”“那是二十多年前的事了!最开始跟着师父学,后来在肖村桥桥底下卖,这两年刚开始走大集。”“那您怎么想着来马桥了呀?”聊的兴起的食客好奇八卦。“做买卖跟盖房子一样,有句话叫‘南有马桥,北有沙河’,卤煮出自于南城,南城养育了我,所以我做生意也往南边来。”


早上七点,随着第一缕天光逐渐泄出,商户开始络绎不绝地支起摊位,“肖村桥卤煮”前也排起了队。等候期间,有人好奇地打量起辫儿爷这一身行头。他穿着一身黑色的中式盘扣棉袄,头上戴了顶黑色小帽,帽顶挂着的一缕红色流苏甚是惹眼,帽子后面露出他自己的一撮小辫儿,俨然一副京爷儿的装扮,“辫儿爷”的称呼也正来源于此。“您这行头有什么讲究吗?”“咱不是北京人,但卖的是北京的美食,得像那么回事,同样卖卤煮,凭这个我就能胜他一分。”说话间,已到了八九点钟,随着排队的人越来越多,辫爷手下不停地忙碌起来。

天光已大亮,大集上人潮涌动,叫卖声此起彼伏,卤煮、毛鸡蛋、羊杂汤、奥尔良烤鸡等各种美食的香味在空气中弥漫开来,升腾的热气点燃市井烟火。

2

8时30分 科技小院的特色菜



天色大亮,大集的景象才尽收眼底。大集规模大、东西非常丰富,放眼望去什么都有,一时让人不知从哪里开始逛起。赶集路上,不断有赶集完毕的人们拉着买菜车,抱着大箱小箱,往车上装着东西。更多的人流拥入市场,筹备年货。就在一排美食小吃的背后,一群年轻人正从面包车里往外搬货,一箱箱一袋袋,都是京蒙对口帮扶协作地区翁牛特旗五分地镇的荞麦、小米、大鹅、鹅蛋等农产品。直到其中一位小伙打开了易拉宝,人们才知道这个摊位真正的“杀手锏”是马驹桥镇科技小院种出的菊苣、西兰苔和皱叶菜等特色蔬菜。

“这个是咱科技小院引入的特色蔬菜菊苣。”马驹桥镇联营公司项目部负责人陈英浩说。这菊苣长的有点像娃娃菜的菜心,嫩黄嫩黄的,看着就新鲜。“菊苣吃起来脆脆的,先苦后甜脆嫩多汁,以生食为佳,比如做沙拉或佐以甜面酱、黄豆酱等,做成鲜美开胃的凉拌菜吃。”陈英浩介绍说。

菊苣是与中国农业大学共建的马驹桥镇智慧设施农业科技小院的特色蔬菜,有“蔬菜王子”的美誉。今年,科技小院在大棚里试验种植了六七亩地。“8月底在大田上种植,小雪节气时移到大棚里,正好年前丰收,作为年货供应,总共有1万多斤。”陈英浩说,这样的高档蔬菜最早源自欧洲,引进马驹桥因为还没量产,所以价格微高,20到25元一斤,一斤能出一盘,但绝对是通州的稀罕菜。

除菊苣外,科技小院这次还带来了皱叶菜、西兰苔等,尤其皱叶菜,北方比较少见,被称为“维c之王”,涮火锅吃口感更佳。“在咱东部地区想吃到这样的菜品,只能来咱马桥大集,或者在我们的“宏仁瑞农”线上商城购买。因为还没有大面积种植,所以很是紧俏。”陈英浩说。

大集上不仅能买到这样来自马驹桥镇独一无二的高档蔬菜,还有本地小有名气的赵小卤熟食,猪耳朵、猪蹄、肘子、猪肝等,都是当天早上现卤的。

3

10时 赶集中的流量密码



逛大集的意义早就不止于“商品交易”,更是一种生活的延伸,吃美食、大采购、凑热闹,也藏着摆摊人生活的希望。除了马驹桥本地特色外,大集还吸引来一批外地的俏销品再此扎堆儿。

“张家口的土豆啊,亚洲第一!”大集上的叫卖声足够吸引人转过身儿看一眼。家住大兴的老卢卖蔬菜已有20多年,这次唯独拉着一车土豆来卖,“当季就吃张家口的土豆,好吃!”老卢热情地说。普通的土豆为何贴上了张家口的标签?原来,张北的马铃薯是河北省张家口市张北县的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因为生长在北纬41度全球最佳马铃薯带,且平均海拔在1400米,所以不仅长得个头大,薯形还好,表皮光滑、干物质和淀粉含量高,深受市场欢迎,远销至广东、广西、山东。“这也是沾了张家口近的光,那么多种类就带土豆来,好卖,大家也认。”老卢说。


同样是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山东昌邑大姜也来到了大集上。“3块3,给3块不行吗?”“不行啊,这大冷天的就挣您这3毛钱呢!”摊位前,面对砍价的顾客,摊主熟练回怼,即便如此,来买姜的人也络绎不绝,很多人就冲这昌邑大姜的名气而来。“同样吃姜,为啥不吃个地理标志农产品,你说对不?”一位顾客说得还蛮有道理的样子,又带动了跟前儿几位顾客前来尝鲜。卖姜的这位徐大姐家住河北安平,虽说离咱通州也不远,但也算是远道而来。“通州的几个大集我都轮流来,北京比当地好卖。”她说。


大集上还有新疆阿克苏的苹果、迁西的板栗、河北保定的红薯粉、三河大厂的牛羊肉、天津的冻品海鱼和活蹦乱跳的河鱼……各地美食鲜货在这扎堆儿。还有人专门来蹭蹭大集的热度,在年关时走一批量,多挣点钱,哪怕是涨点粉儿。“他是个大网红,有30多万粉丝呐!”刚来大集不到一上午的时间,山东小伙圣文滨就跟周围摊主混熟了,在短视频平台引流挣钱的小伙子听说马桥大集火,特意拉了一车云南沃柑来试试。“我倒不指着卖多少箱沃柑,主要是来拍拍视频,引引流、涨涨粉。”他身穿一个红马甲,举着手机在大集中穿梭,边走边讲,大方地向镜头前的观众介绍马桥大集上都有什么特色摊位,不一会就涨了十几个粉丝,他看中的正是这些“注意力资源”。


4

11时 轻松遛娃的冰雪嘉年华



逛了一圈,美食吃了个遍,杨女士带着6岁的小孙女欢欢来到了集市深处的一片儿童乐土——总面积1.2万多平方米的冰雪嘉年华。不同于市集里热腾腾的烟火气,这里有与寒冷冬天最相宜的冰雪运动。一眼望去,雪坡大滑道、雪地坦克、雪地卡丁车、雪地越野车等19个项目39.9元畅玩儿。

一进门,欢欢便直奔正对面的雪坡大滑道,这几乎是所有孩子来此必玩的项目。取上雪圈,从长70米的滑道上顺势而下,耳畔的风声与孩子的欢声笑语交织在一起。“这个滑道其实没有那么刺激。”马桥大集冰雪嘉年华负责人韩加星说,“正常滑道坡度在18度,我们这里只有13度左右,要缓些,主要考虑到来玩的孩子大多在3到10岁间,带孩子的老人偶尔也会体验。”每到周末,这里便是孩子们的天堂,人最多时能达到六七百人,园区准备了150个雪圈,除了常备的应急雪圈外,几乎要全部上阵。

不一会,欢欢又和奶奶一同开起了雪地坦克,这是园区内最刺激的项目了。这样的雪地坦克有7辆,每辆坦克可以坐2个人。只见杨女士打开车门,右脚一踩油门,坦克便在雪地上飞驰起来。二人一边控制速度,一边通过两侧的手刹控制着方向。不料,车子刚跑了一圈,一个没刹住卡在了护坡上。“卡住了!需要救援!”欢欢大喊起来。几位工作人员赶忙上前,将坦克拉了上来,车子重新平稳行驶起来,欢欢兴奋极了。

另一边的冰面上,孩子们也玩得不亦乐乎。一辆辆电动的狗拉爬犁载着孩子们在2400平方米的冰面上自由驰骋,滚筒状的冰上乐巴车左右摇动,配合车子前仰后合,孩子们不时发出惊叫和笑声,还有不少孩子坐在圆圈状的冰上飞碟里,玩起了碰碰车,上演一场“冰上大乱斗”。

马桥大集冰雪嘉年华负责人韩加星是位27岁的年轻人,已经是第四年做冰雪项目,已辗转过长沙、北京房山等多地。在大集里做冰雪嘉年华,马桥是独一份。这源于韩加星对赶集人的观察,“好多是老人带着孩子来的,有的甚至是从十来公里外跑过来的,逛完市集没什么事就回去了,如果能有个玩的地方,大家来一趟更值,遛娃也有地方。”冰雪嘉年华的雪有30到50厘米厚,滑道处更能达到1米,每天晚上,韩加星和工作人员都会补上5厘米左右厚度的雪,以保证第二天的游玩体验。“冬天就是玩雪嘛,孩子给一块雪就能玩一整天,但离这里最近的有雪的地方在十公里之外,北京今年也没怎么下雪,很多年纪小的孩子甚至还没看过雪。我希望他们人生第一眼看到的雪,是在咱这儿。”韩加星说。

每天在大集里见证人来人往、孩童嬉戏,让韩加星对马驹桥镇居民勤快、善良的印象越来越深。“像咱们大集上出摊的人,他们往往凌晨三四点钟就过来了,可能到下午三四点才能收摊,一天中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努力打拼。”雪场中的互相谦让则让韩加星感受到孩子们的善良。“比如一个项目孩子玩了之后还想玩第二次,但是旁边有其他孩子在等着,很多孩子都会说‘没事,他小,他先来’。”小朋友的举动也鼓励着他,“冰雪嘉年华更是一座冰雪会客厅,这里会发生很多让人快乐和温暖的故事。”他说。

马桥大集的历史记忆

赶大集是老通州人买卖货物颇具“仪式感”的重要传统,在约定的时间,圈定的地点,人流乌泱泱挤在一起,在网络经济兴起的今天,和电商比肩,可谓奇迹。那么马驹桥大集可以追溯到何时呢?

史料记载,马驹桥镇水草丰美,良驹奔腾,曾是永济渠“要津”,隋末唐初,这片水草丰美之地造就了天然的草场。皇家放养军马时为了便于管理,通常将公马、种马和仔马(幼驹)分开牧养。其中,仔马的牧场就在马驹桥地区。到了近现代,作为交通要道的千年古镇马驹桥,依然是京畿重地畿南重镇,马驹桥大集也有多年历史,从马驹桥二街、马驹桥三街,再到马驹桥新海市场等,马驹桥大集曾因种种原因多次“搬家”,居无定所,最终在2002年前后才算在周营村定居下来,形成有名的周营大集。

周营大集曾是马驹桥及亦庄新城范围为数不多的大集,也是规模最大的集。2024年,因周营村等周边几个村征地腾退,周营大集永久关闭。没过多久,新的“马桥大集”开在了马驹桥镇西田阳村,又一次点燃了市民的热情。“衣锦还乡不如年货满筐,赶大集的快乐,只有去过人的才懂。”马桥大集相关负责人杨蕊说道。新年将至,腊月里的年集,就像一部活灵活现的民间生活史诗,描绘着新年的期盼,氤氲着新年的氛围,也有着那份属于马驹桥的“年味儿”。

北京城市副中心报记者:曲经纬 李若晨

摄影:北京城市副中心报 唐建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